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768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结构的而且头枕的设置较容易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一种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具有:座垫(SC),其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并且设于后端部的卡定片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以及座椅靠背(SB),其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汽车地板侧,并且在顶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有头枕(HR);其中,在所述头枕(HR)的底面上设置了能够供所述座垫(SC)的卡定片(8)插入的头枕安装部(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具有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的座垫和下端部以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汽车地板侧的座椅靠背,在座椅靠背的顶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头枕。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作为其一例,有日本特开2010-269622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该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具有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的座垫和下端部以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汽车地板侧的座椅靠背,在该座椅靠背的顶部安装有能够拆装的头枕。该座椅在使用状态(乘客落座状态)下,座椅靠背相对于汽车地板立起,座垫相对于汽车地板水平设置,另一方面,在折叠状态下,座垫以前端部为中心向前方反转,座椅靠背自其顶部取下头枕,向前方倾倒并相对于汽车地板水平设置,将座椅靠背上方作为行李空间进行利用。在这样的座椅中,在折叠状态下,若使头枕以安装于座椅靠背的顶部的状态向前方倾倒,则头枕与座垫相接触而导致座椅靠背难以顺利地倾倒,因此要取下头枕后使座椅靠背向前方倾倒,头枕载置在座椅靠背之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96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要从座椅靠背上取下头枕,将该头枕载置在座椅靠背之上,因此相应地座椅靠背上的行李空间受到限制,而且,在作为座椅进行使用时,需要从行李空间中找出头枕,在折叠状态下,如果能将头枕的位置设置在易于找到的地方,则是非常便利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结构的而且头枕的设置较容易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具有:座垫,其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并且设于后端部的卡定片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该座垫能够从使用时的水平位置向立起位置朝向前方转动;座椅靠背,其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汽车地板侧,该座椅靠背能够从使用时的立起位置向水平位置朝向前方转动;以及头枕,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座椅靠背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的底面上设置了能够供所述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头枕安装部。在该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中,由于在头枕的底面设置了能够供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安装部,因此在从座椅靠背的顶部取下头枕设为折叠状态时,能够将头枕安装于座垫的卡定片,能够容易地进行头枕的设置。而且,根据在头枕的底面设置能够供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安装部这样的简单的结构,能够进行头枕的设置,而且由于没有在折叠状态下将头枕载置于行李空间内,因此能够实现行李空间的有效利用。优选的是,所述头枕安装部由能够供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孔部构成,仅通过将座垫的卡定片插入头枕的孔部内,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头枕的安装。在该形成于所述头枕安装部的孔部内设置能够供座垫的卡定片卡合的钩片。通过在孔部内设置钩片,从而座垫的卡定片卡于头枕的钩片,头枕的安装变可靠。由于所述头枕安装部设于所述头枕的底面,并且配置在自该底面延伸的一对支承杆之间,因此不必在座垫、座椅靠背上特别设置用于收纳头枕的支承杆的收纳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头枕、支承杆安装于座垫的卡定片进行收纳。由于所述头枕安装部设于所述头枕的底面,并且配置在自该底面延伸的一对支承杆之间,向所述头枕的安装部内插入所述座垫的卡定片,将所述头枕安装于转动到立起位置的所述座垫上时,所述头枕的支承杆自所述座垫离开,并位于转动到水平位置的所述座椅靠背侧,因此头枕的支承杆未向座椅靠背的背面侧突出,因此能够将座椅靠背的背面作为行李室更广泛地进行活用。由于所述头枕安装部构成为狭缝状,因此若座垫的卡定片从孔口插入,则孔口利用填充材料的弹性而闭合,因此座垫向卡定片的安装变牢固。由于所述钩片沿着形成于所述头枕安装部的孔部的内表面设置,在上部形成有钩部,因此座垫的卡定片顺利地沿着孔部的内表面插入,并且卡定片卡定于上部的钩部,座垫的卡定片卡定于头枕的钩部,头枕的安装更可靠。由于所述钩片的钩部构成为能够供所述座垫的卡定片卡合、脱离的弯曲形状,因此钩部易于卡定于所述座垫的卡定片。由于所述钩片的钩部在其顶端形成有能够供所述座垫的卡定片卡挂的卡挂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卡挂所述座垫的卡定片。由于卡定片由一对突出部和连结该突出部之间的连结部构成,因此若向头枕的安装部内插入卡定片,则借助卡定片的一对突出部,头枕不会在水平方向上晃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一种简单结构的而且头枕的安装设置较容易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的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头枕的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座垫的后部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3所示的头枕的VI-V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在图2所示的座垫上安装了头枕时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在图1、2中示出了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座椅的使用状态、折叠状态,座垫SC的设于其前端部的连杆1的下端1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FL,并且设于后端部SC-1的卡定片8安装于汽车地板侧。卡定片8固定在形成座垫SC的内部框架F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在座椅靠背SB上,为了在使座垫SC向前方反转时能够使座垫SC的卡定片8不接触座椅靠背SB的下部地顺利地反转而在卡定片8的移动范围内形成有凹部B。而且,座椅靠背SB的下端部SB-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FL的装置2,并且在顶部SB-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有头枕HR。该头枕HR在其底面HR-3上延伸设置有一对支承杆3、3,该一对支承杆3、3向座椅靠背SB的顶部SB-1的支承杆用安装孔(未图示)内嵌入,在座椅靠背SB的顶部SB-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有头枕HR。因此,在使用状态下,如图1所示,座垫SC相对于汽车地板FL水平设置,座椅靠背SB相对于汽车地板FL立起。在设为折叠状态时,如图2所示,座垫SC以连杆1的下端1a为中心如图1所示向前方F反转,此时,由于在座椅靠背SB上为了能够使座垫SC的卡定片8不接触座椅靠背SB的下部地顺利地反转而在卡定片8的移动范围内形成有凹部B,因此座垫SC不会卡于座椅靠背SB的下部,就能够使座垫SC向前方F反转。座椅靠背SB从其顶部SB-1取下头枕HR(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如图2所示,向前方F倾倒而水平设置于汽车地板FL,座椅靠背SB的背面SB-2能够作为行李空间进行使用。在该折叠状态下,如图2所示,头枕HR安装于座垫SC的后端部SC-1的卡定片8上。因而,若使座垫SC向前方F弹起并像图2那样设置在立起位置,则卡定片8位于立起状态的座垫SC上,因此会立刻进入使用者的视野内。因此,由于卡定片8能够容易地被发现,因此能够简单地确认后述的将头枕HR安装于座垫SC的位置。如图3所示,头枕HR具有在安装于折叠前的使用时的座椅靠背SB的情况下形成接纳落座者头部的前表面部的第一面HR-1和形成其相反侧的背面部的第二面HR-2。HR-3表示头枕HR的底面。在头枕HR的底面HR-3上设有一对支承杆3、3和安装部6。如图3所示,安装部6在一对支承杆3、3之间配置于头枕HR的第二面H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具有:座垫,其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并且设于后端部的卡定片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该座垫能够从使用时的水平位置向立起位置朝向前方转动;座椅靠背,其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汽车地板侧,该座椅靠背能够从使用时的立起位置朝向水平位置向前方转动;以及头枕,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座椅靠背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的底面上设置了能够供所述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头枕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25 JP 2012-2352981.一种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座垫,其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并且设于后端部的卡定片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安装于汽车地板侧且能与所述座垫一起移动,该座垫能够从使用时的水平位置向立起位置朝向前方转动;座椅靠背,其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汽车地板侧,该座椅靠背能够从使用时的立起位置朝向水平位置向前方转动;以及头枕,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座椅靠背的顶部;所述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具有自所述头枕的底面延伸的一对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形成于座椅靠背的顶部,在所述头枕的底面上设置了能够供所述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头枕安装部,在所述座垫转动到立起位置时,通过将所述座垫的所述卡定片插入所述头枕安装部,从而将所述头枕安装在所述座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中,所述头枕安装部由能够供座垫的卡定片插入的孔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头枕的双折叠式汽车用座椅,其中,在形成于所述头枕安装部的孔部内设置有能够供座垫的卡定片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桥洋平下村佳之藤野重哉宫畑诚五十岚俊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塔捷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