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65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传动销(1)与外套(2)之间有橡胶垫套(3),传动销(1)、外套(2)、橡胶垫套(3)固连在一起,安装在轮毂(4)上;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插入滑行器(5)上的传动孔(6)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使摩托车后轮毂与滑行器合理连接,传递平稳、可靠,制作成本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后轮毂与滑行器的连接、传动装置。(二).
技术介绍
通常用链传动技术带动后轮前进的摩托车,其链轮与轮毂的连接一般采用带动销与链轮用螺母固连后插入轮毂上缓冲套内孔中。由于安装在摩托车后轮毂上的滑行器受设计尺寸限制,不能按照上述方法将链轮与轮毂连接。(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缓冲器。它有结构简单,易于摩托车后轮毂与滑行器的合理连接,传递平稳、可靠的特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其特征在于传动销与外套之间有橡胶垫套,传动销、橡胶垫套、外套固连在一起,安装在轮毂上;传动销伸出的端头插入滑行器上的传动孔中。橡胶垫套经过热压与传动销、外套固连在一起。传动销伸出的端头可以为圆弧状或为直杆状。传动销与橡胶垫套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凹槽。本技术由于将传动销、外套与经过热压的橡胶垫套固定连接,因此易于安装,能使摩托车后轮毂与滑行器合理连接,传递平稳、可靠。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因此还有制作成本低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在于传动销1与外套2之间有垫套3,传动销1、外套2、橡胶垫套3经过热压固连在一起,橡胶垫套3的缓冲效果和耐磨性能好。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插入与滑行器5上的相对应传动孔6中。当滑动器转动时,由于传动销1与滑行器5为浮动连接,通过橡胶垫套3的弹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或缓解传动中产生的冲击、振动。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可以为圆弧状,也可以为直杆状,其链轮与轮毂的连接效果相同。传动销1与橡胶垫套3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凹槽,以使传动销1与橡胶垫套3更加紧密结合。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传动销(1)与外套(2)之间有橡胶垫套(3),传动销(1)、外套(2)、橡胶垫套(3)固连在一起,安装在轮毂(4)上;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插入滑行器(5)上的传动孔(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橡胶垫套(3)是经过热压与传动销(1)、外套(2)固连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可以为圆弧状,也可以为直杆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传动销(1)与橡胶垫套(3)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传动销(1)与外套(2)之间有橡胶垫套(3),传动销(1)、外套(2)、橡胶垫套(3)固连在一起,安装在轮毂(4)上;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插入滑行器(5)上的传动孔(6)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使摩托车后轮毂与滑行器合理连接,传递平稳、可靠,制作成本低。文档编号B62M21/00GK2527502SQ0222128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尹明善, 李生富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传动销(1)与外套(2)之间有橡胶垫套(3),传动销(1)、外套(2)、橡胶垫套(3)固连在一起,安装在轮毂(4)上;传动销(1)伸出的端头插入滑行器(5)上的传动孔(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善李生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