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485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0:40
倾斜限制机构(8)包括设置于第二横向部件(52)的左接触面(525a)和设置于第一侧向部件(53)的左接触部(53a)。通过左接触面(525a)与左接触部(53a)接触,第一横向部件(51)和第二横向部件(52)的可旋转的范围被限制。左接触面(525a)和左接触部(53a)当从侧方观察车身框架(21)时在与第一侧向部件(53)重叠的位置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已知有如下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辆转弯时在左右方向上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的两个前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具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另外,连杆机构包括支承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右端部的右侧向杆、以及支承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左端部的左侧向杆。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经由中间上轴承与车身框架连结,并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上轴线旋转。上横向部件的右端部经由右上轴承与右侧向杆连结,并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上轴线旋转。上横向部件的左端部经由左上轴承与左侧向杆连结,并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轴线旋转。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经由中间下轴承与车身框架连结,并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下轴线旋转。下横向部件的右端部经由右下轴承与右侧向杆连结,并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下轴线旋转。下横向部件的左端部经由左下轴承与左侧向杆连结,并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下轴线旋转。当车身框架从直立状态向左右方向倾斜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相对于车身框架绕中间上轴线和中间下轴线旋转,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个前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另外,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被设置于在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下与两个前轮相比靠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具有:将右前轮支承为能够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右缓冲装置、以及将左前轮支承为能够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左缓冲装置。右缓冲装置以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右侧向杆。左缓冲装置以能够绕沿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左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左侧向杆。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还包括车把、转向轴、以及旋转传递机构。车把被固定于转向轴。转向轴被可旋转地支承于车身框架。当旋转车把时,转向轴也旋转。旋转传递机构将转向轴的旋转传递给右缓冲装置和左缓冲装置。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在转向轴的周围具有很多车辆搭载部件。车辆搭载部件是头灯等照明器材、散热器、储液箱、喇叭等电装部件、车辆的主开关、收存箱、收存袋等。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2/007819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Catalogopartidiricambio,MP3300ieLTMod.ZAPM64102,Piaggio公司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在比两个前轮配置在上方的转向轴的周围具有与车身框架的倾斜连动的连杆机构。因此,当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中在转向轴的周围设置车辆搭载部件时,需要避开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由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中,转向轴的周围的构造容易变大。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包括限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可旋转的范围的倾斜限制机构。具体地说,在上横向部件的下表面和下横向部件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突起。两突起被配置为当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随着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而相对于车身框架旋转时相互接近。一旦突起彼此接触,则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可旋转的范围被限制。但是,为了使设置于上横向部件的下表面的突起和设置于下横向部件的上表面的突起接触,需要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增大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尺寸。另外,为了使设置于上横向部件的下表面的突起和设置于下横向部件的上表面的突起接触,需要确定上横向部件的上表面和下横向部件的下表面的间隔。因此,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形状以及配置受到限制。因而,在包括限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可旋转的范围的倾斜限制机构的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中,与两个前轮相比配置于上方的转向轴的周围的构造变得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其即使设置限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可旋转的范围的倾斜限制机构,也能够确保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形状以及配置的自由度,能够抑制比两个前轮配置于上方的转向轴的周围的构造体型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用的一个方式是以下的车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头管;右前轮和左前轮,所述右前轮和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被并列配置;右缓冲装置,所述右缓冲装置在下部支承所述右前轮,缓冲所述右前轮相对于上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左缓冲装置,所述左缓冲装置在下部支承所述左前轮,缓冲所述左前轮相对于上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右侧向杆、左侧向杆、上横向部件以及下横向部件,其中,所述右侧向杆支承着所述右缓冲装置的上部使得所述右缓冲装置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进行旋转,所述左侧向杆支承所述左缓冲装置的上部使得所述左缓冲装置能够绕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进行旋转,所述上横向部件在其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在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上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所述下横向部件在其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在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与所述中间上轴线平行的中间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所述右侧向杆与所述左侧向杆之间的位置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所述头管,并且其上端部与所述中间上轴线相比被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车把,所述车把被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旋转传递机构,所述旋转传递机构将与所述车把的操作相应的所述转向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右缓冲装置和所述左缓冲装置;以及倾斜限制机构,所述倾斜限制机构限制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可旋转范围,其中,所述倾斜限制机构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被设置于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中的一者上;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被设置于所述右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以及所述头管中的至少一者上;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可旋转范围被限制,当从侧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所述右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以及所述头管中的至少一者重叠的位置上相互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倾斜限制机构被设置于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中的一者以及对该一者进行可旋转地支承的部件之间。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的位置处于右侧向杆、左侧向杆以及头管的侧方。由于无需使上横向部件与下横向部件直接接触,因此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形状以及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并且,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的位置处于右侧向杆、左侧向杆以及头管的侧方,因此容易避免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的可动范围与倾斜限制机构发生干涉。因此,即使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上设置限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可旋转范围的倾斜限制机构,也能够确保上横向部件和下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头管;右前轮和左前轮,所述右前轮和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被并列配置;右缓冲装置,所述右缓冲装置在下部支承所述右前轮,缓冲所述右前轮相对于上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左缓冲装置,所述左缓冲装置在下部支承所述左前轮,缓冲所述右前轮相对于上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右侧向杆、左侧向杆、上横向部件以及下横向部件,其中,所述右侧向杆支承着所述右缓冲装置的上部使得所述右缓冲装置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进行旋转,所述左侧向杆支承所述左缓冲装置的上部使得所述左缓冲装置能够绕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进行旋转,所述上横向部件在其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在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上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所述下横向部件在其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在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与所述中间上轴线平行的中间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所述右侧向杆与所述左侧向杆之间的位置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所述头管,并且其上端部与所述中间上轴线相比被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车把,所述车把被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旋转传递机构,所述旋转传递机构将与所述车把的操作相应的所述转向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右缓冲装置和所述左缓冲装置;以及倾斜限制机构,所述倾斜限制机构限制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可旋转范围;其中,所述倾斜限制机构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被设置于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中的一者上;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被设置于所述右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以及所述头管中的至少一者上;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可旋转范围被限制,当从侧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所述右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以及所述头管中的至少一者重叠的位置上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21 JP 2012-278878;2013.09.30 JP 2013-205451.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头管;右前轮和左前轮,所述右前轮和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被并列配置;右缓冲装置,所述右缓冲装置在下部支承所述右前轮,缓冲所述右前轮相对于上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左缓冲装置,所述左缓冲装置在下部支承所述左前轮,缓冲所述左前轮相对于上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右侧向杆、左侧向杆、上横向部件以及下横向部件,其中,所述右侧向杆支承着所述右缓冲装置的上部使得所述右缓冲装置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进行旋转,所述左侧向杆支承所述左缓冲装置的上部使得所述左缓冲装置能够绕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进行旋转,所述上横向部件在其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在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上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所述下横向部件在其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在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向部件的中间部以能够绕与所述中间上轴线平行的中间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所述右侧向杆与所述左侧向杆之间的位置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所述头管,并且其上端部与所述中间上轴线相比被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车把,所述车把被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旋转传递机构,所述旋转传递机构将与所述车把的操作相应的所述转向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右缓冲装置和所述左缓冲装置;以及倾斜限制机构,所述倾斜限制机构限制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可旋转范围;其中,所述倾斜限制机构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被设置于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中的一者上;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被设置于所述右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以及所述头管中的至少一者上;其中,所述倾斜限制机构配置成借助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限制所述上横向部件和所述下横向部件的可旋转范围,其中,所述倾斜限制机构配置成当从侧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时,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所述右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以及所述头管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和久平山洋介饭塚利男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