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拥军专利>正文

摩托车分体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3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分体链轮,其包括:左半轮(1)、右半轮(2),在左半轮(1)上设有“C”型凹槽(3),右半轮(2)上相对应设有“C”型凸起(4);左半轮(1)上的“C”型凹槽(3)与右半轮(2)上的“C”型凸起(4)相配合。“C”型分割线便于切割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时间短;“C”型凸起与母体联接面积大,牢固耐用,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传动链轮,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差速器后桥链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三轮摩托车差速器链轮套装在后桥两半轴与差速器中间。该链轮是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但是拆卸该链轮时,要首先将其两侧的半轴、轴承、轴承座及油封等拆下,方可取出链轮。这样,容易造成上述部件的损坏,也很麻烦。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已有一种分体式链轮,它由两个半轮组成,其对接处为“T”形或燕尾形的凹凸结构。其缺点是不便于切割加工;“T”形或燕尾形的凸出部分与母体联接面积小,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分体链轮,其便于加工,不易损坏。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左半轮、右半轮,其特征在于左半轮上设有“C”型凹槽,右半轮上相对应设有“C”型凸起;左半轮上的“C”型凹槽与右半轮上的“C”型凸起相配合。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左、右半轮上分别设有“C”型凹槽和“C”型凸起,二者紧密配合,组合在一起间隙小,使用效果好。此外,“C”型分割线便于切割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时间短;“C”型凸起与母体联接面积大,牢固耐用,不易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左、右半轮分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左半轮1、右半轮2,左半轮1上设有“C”型凹槽3,右半轮2上相对应设有“C”型凸起4;左半轮1上的“C”型凹槽3与右半轮上的“C”型凸起4相配合。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分体链轮,其包括左半轮(1)、右半轮(2),其特征在于左半轮(1)上设有“C”型凹槽(3),右半轮(2)上相对应设有“C”型凸起(4);左半轮(1)上的“C”型凹槽(3)与右半轮(2)上的“C”型凸起(4)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分体链轮,其包括左半轮(1)、右半轮(2),在左半轮(1)上设有“C”型凹槽(3),右半轮(2)上相对应设有“C”型凸起(4);左半轮(1)上的“C”型凹槽(3)与右半轮(2)上的“C”型凸起(4)相配合。“C”型分割线便于切割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时间短;“C”型凸起与母体联接面积大,牢固耐用,不易损坏。文档编号B62M9/00GK2748372SQ20042002968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石拥军 申请人:石拥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分体链轮,其包括:左半轮(1)、右半轮(2),其特征在于:左半轮(1)上设有“C”型凹槽(3),右半轮(2)上相对应设有“C”型凸起(4);左半轮(1)上的“C”型凹槽(3)与右半轮(2)上的“C”型凸起(4)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石拥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