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837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包括立柱、支撑架、设置在立柱上方的侧轨,侧轨上设置有轨道和滑动驱动装置,侧轨之间设置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包括滑动支架、旋转支架、链条、旋转驱动装置、提升驱动装置、与提升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拖拽架,拖拽架与旋转支架之间设置有套杆,拖拽架上设置有平移驱动装置、驱动链条、U形拖架,U形拖架的端口设置有电磁锁,拖拽架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锥尖插头,支撑架上设置有停车板,停车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停车板设置有插孔和锥孔;这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可应用在空间较窄的场地,定位准确,拖拽板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较稳定,而且汽车在停车库内均不需要转弯,停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成长的时代,尤其在国内,近些年的汽车销量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停车难问题也日益激增,在一些老旧小区、商业区,停车难的问题尤为明显,由于停车位的严重短缺,使得这些地区时常面临车位争抢、停车困难的尴尬,为了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出现了立体停车库,将多辆车子上下叠放,提高了车位的空间利用率,但现有的立体停车库也存在一些问题:1、不能应用在空间较为狭窄的场地;2、拉动停车板较为费力;3、停车板与拖拽板定位不准确;4、拖拽板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不稳定,易晃动;5、车位与车道垂直布置,汽车进入车位需要转90度的弯,停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这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可应用在空间较窄的场地,停车板与拖拽板定位准确,拖拽板拉动停车板较为省力,拖拽板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较稳定,而且汽车驶入及离开停车库均不需要转弯,停车较为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这样一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包括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一侧中间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立柱另一侧上方的侧轨,所述侧轨上设置有轨道和滑动驱动装置,两排所述侧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轨道连接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滑动支架、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的旋转支架、与旋转支架匹配的链条、与所述链条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上的提升驱动装置、与所述提升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拖拽架,所述拖拽架与所述旋转支架之间设置有套杆,所述拖拽架上设置有平移驱动装置、与所述平移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链条、设置在所述拖拽架上且由所述驱动链条带动的U形拖架,所述U形拖架的端口设置有电磁锁,所述拖拽架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锥尖插头,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停车板,所述停车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停车板靠近所述拖拽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锁匹配的插孔和与所述电磁锥尖插头匹配的锥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绳垂直连接在所述拖拽架的四个角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杆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上的套筒和设置在所述拖拽架上的立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为180度一36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旋转平台设置在立柱的上方,这样即使在空间狭窄的场地,停车库照样能工作;停车板与拖拽板之间设置电磁锥尖插头与锥孔,这样停车板与拖拽板能实现准确定位;拖拽板与旋转支架之间通过4根竖直钢丝绳连接而且设置有套杆,拖拽板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不易晃动;停车板下方设置有轮子且U形拖架通过链条带动,这样拉动停车板较为省力;汽车进入车位不需要转90度的弯,停车较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基本部分E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基本部分B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基本部分C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基本部分K的放大图;图8为图6中基本部分L的放大图;图9为图8中基本部分M的放大图;图中:1、立柱;2、支撑架;3、侧轨;4、旋转平台;41、滑动支架;42、旋转支架;43、提升驱动装置;44、旋转驱动装置;45、拖拽架;451、平移驱动装置;452、驱动链条;453、U形拖架;454、电磁锁;455、电磁锥尖插头;46、套杆;47、链条;48、钢丝绳;5、停车板;51、插孔;52、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立柱1、设置在立柱I 一侧中间的支撑架2、设置在立柱I另一侧上方的侧轨3,侧轨3上设置有轨道和滑动驱动装置,两排侧轨3之间设置有与轨道连接的旋转平台4,旋转平台4包括滑动支架41、设置在滑动支架上41的旋转支架42、与旋转支架42匹配的链条47、与链条47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44、设置在旋转支架上42的提升驱动装置43、与提升驱动装置43通过钢丝绳48连接的拖拽架45,拖拽架45与旋转支架42之间设置有套杆46,拖拽架上45设置有平移驱动装置451、与平移驱动装置451连接的驱动链条452、设置在拖拽架45上且由驱动链条452带动的U形拖架453,U形拖架453的端口设置有电磁锁454,拖拽架45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锥尖插头455,支撑架2上设置有停车板5,停车板5的底部设置有轮子,停车板5靠近拖拽架45的一端设置有与电磁锁454匹配的插孔51和与电磁锥尖插头455匹配的锥孔52。工作时,滑动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平台4移动到指定停车位上端一侧,提升驱动装置43带动拖拽架45下降到比指定停车位稍高的位置,微调将电磁锥尖插头455与锥孔52上下对齐,然后继续下降拖拽架45,电磁锥尖插头455落入锥孔52内,直到拖拽架45与指定停车位的停车板5齐平,平移驱动装置451带动U形拖架453移动到停车板5的插孔51处,通过电磁锁454将U形拖架453与停车板5固定住,之后电磁锥尖插头455解锁缩回,平移驱动装置451带动U形拖架453向回移动,将停车板5拖到拖拽架45上,提升驱动装置43继续带动拖拽架45下降一定距离,旋转驱动装置44带动旋转平台4旋转90度,之后提升驱动装置43继续带动拖拽架45下降到地面,将汽车直接开到拖拽架45的停车板5上,提升驱动装置43带动拖拽架45上升到一定距离,然后旋转驱动装置44带动旋转平台4在反向旋转90度,之后提升驱动装置43带动拖拽架45上升到与指定车位齐平的位置,平移驱动装置451带动U形拖架453将停车板5及汽车移向指定车位,然后电磁锁454打开,移驱动装置451带动U形拖架453回到初始位置,提升驱动装置43带动拖拽架45上升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即完成一次停车;本立体停车库通过将旋转平台设置在立柱I的上方,这样即使在空间狭窄的场地,停车库照样能工作;停车板5与拖拽板45之间设置电磁锥尖插头455和锥孔52,这样停车板5与拖拽板45能实现准确定位;拖拽板45与旋转支架42之间通过钢丝绳48连接而且设置有套杆46,拖拽板45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不易晃动;停车板5下方设置有轮子且U形拖架453通过驱动链条452带动,这样拉动停车板较为省力;汽车进入车位不需要转90度的弯,停车较方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钢丝绳48垂直连接在拖拽架45的四个角上。这样拖拽板45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更不易晃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套杆46包括设置在旋转支架上的套筒和设置在拖拽架上的立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旋转平台4的旋转角度为180度一360度。旋转平台4的工作角度为180度一360度,可实现双向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巷道无避让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一侧中间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立柱另一侧上方的侧轨,所述侧轨上设置有轨道和滑动驱动装置,两排所述侧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轨道连接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滑动支架、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的旋转支架、与旋转支架匹配的链条、与所述链条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上的提升驱动装置、与所述提升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拖拽架,所述拖拽架与所述旋转支架之间设置有套杆,所述拖拽架上设置有平移驱动装置、与所述平移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链条、设置在所述拖拽架上且由所述驱动链条带动的U形拖架,所述U形拖架的端口设置有电磁锁,所述拖拽架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锥尖插头,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停车板,所述停车板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停车板靠近所述拖拽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磁锁匹配的插孔和与所述电磁锥尖插头匹配的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卫敏池续航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宝地停车机械有限公司池续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