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祥专利>正文

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22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人力蹬骑的三轮车上装用的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是由箱体及传动装置构成,箱体后半部上装有拨轮轴,其轴上有左右拨轮,两轮中间的同轴上装有被动齿轮,左右拨轮由连接板同左右脚蹬杠杆固定连接,箱体前部装的轮轴上有传动齿轮,并同被动齿轮相啮合,前箱体的轮轴上的左右扇面齿轮拨轮同后箱体的轮轴上的左右半面齿轮棘轮相啮合,箱体前部轴的外端上装有可调链轮盘,箱体前部连接板处外装有脚蹬杠杆控制器,其结构新颖独特,快速、省力,应用市场广阔。(*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人力蹬骑的三轮车上装用的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人力三轮车是常用载骑工具。目前社会上人力三轮车保有量、使用量较大。其动力传递结构是在主轴后端安装有链轮轮盘,后轮轴上装有飞轮,链轮轮盘飞轮之间通过链条来传递动力。乘骑时,由人用脚踏脚蹬脚拐(曲柄)作360度回转(左右脚蹬在脚蹬上用力),此结构的人力三轮车由于动力传递结构上存在的问题,空车和轻负荷在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显得速度较慢,车上负荷重时蹬车费力,人特别辛苦,爬坡时尤为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可有效地解决人力三轮车行车慢,爬坡困难的问题。本技术应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箱体后部上装有托架,托架上装有拨轮轴,其轴上装有左右拨轮,两拨轮中间的同轴上装有被动齿轮,左右拨轮经连接板同左右脚蹬杠杆固定连接,在箱体前部装的轮轴上装有传动齿轮,并同被动齿轮相啮合,前箱体的轮轴上的左右扇面齿轮拨轮同后箱体的轮轴上的左右半面齿轮棘轮相啮合,箱体前部轴的外端上装有可调链轮盘,箱体前部连接板处装有脚蹬杠杆控制器。本技术其结构新颖独特,安装使用方便,乘骑三轮车快速、省力,特别是在爬10—15度坡地时尤为效果明显,应用市场广阔,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由图1给出,本技术是由箱体及传动装置构成,箱体由左箱体板3、右箱体板4及后连接板1、前连接板22(经螺钉2、螺钉21)固定在一起构成,箱体后半部上靠左右箱体板处经托架5分别装有左向心球轴承9、右向心球轴承7,两轴承分别装于齿轮拨轮轴6的两端,在箱体内的拨轮轴6上有向心球轴承8及其被动齿轮10,左扇面齿轮拨轮12上装有向心球轴承9,右扇面齿轮拨轮11上装有向心球轴承7,左右扇面齿轮拨轮的外侧各有一个与左脚蹬杠杆26、右脚蹬杠杆27相连接的连接板28,左右脚蹬杠杆上有脚蹬23,箱体前半部左右箱体板上的轴承室29内分别装有向心球轴承19和向心球轴承14,两轴承装于传动齿轮轴13的两端,在箱体内靠左右箱体板内面的传动齿轮轴13上装有左半面齿轮棘轮18、右半面齿轮棘轮15,两棘轮间的同传动齿轮轴13上装有传动齿轮17,并由轴键16固定,传动齿轮17与被动齿轮10相啮合,左扇面齿轮拨轮12与左半面齿轮棘轮18相啮合,右扇面齿轮拨轮11与右半面齿轮棘轮15相啮合;传动齿轮轴13的左箱体板的向心球轴承19的外侧轴上装有可调链轮盘20,并由轴键30固定;被动齿轮10上有4个链轮盘固定孔24,用于固定链轮轮盘;前箱体的外侧前连接板22的固定螺钉21上装有脚蹬杠杆控制器25。为了便于安装使用,左右箱体板同前后连接板相固定时可在螺钉处加装弹簧垫圈,箱体的两端与机架下纵梁上用螺钉、弹簧垫圈、螺母固定特设法兰。左右扇面齿轮拨轮模数3、齿数88,均以1/8作拨齿,即11个齿,左右半面齿轮棘轮模数3,齿数22个,均以1/2作传动齿,即11齿,棘轮以丝紧固于轴上。本技术的工作情况是,当左侧的脚蹬杠杆向下时,脚蹬杠杆控制器会将右侧的脚蹬杠杆提起,同时左侧的扇面齿轮拨轮与左侧的半面齿轮棘轮脱开,而右侧的扇面齿轮拨轮与右侧的半面齿轮棘轮啮合,当右侧的脚蹬杠杆向下时,脚蹬杠杆控制器会将左侧的脚蹬杠杆提起,同时左侧的扇面齿轮拨轮与左侧的半面齿轮棘轮脱开,而右侧的扇面齿轮拨轮与右侧的半面齿轮棘轮啮合,同时设在半面齿轮棘轮轴中间的传动齿轮与设在左右扇面齿轮拨轮中间的被动齿轮啮合。当乘骑者在后,载货斗在前时,可以左箱体外的可调链轮盘来传递动力,当载货斗在后,乘骑者在前时,可以扇面齿轮拨轮中间的固定在被动齿轮上的链轮盘传递动力。乘骑者在前载货斗在后时,设在传动轴上的齿轮与设在扇面齿轮拨轮中间的被动齿轮转动,固定在被动齿轮上的链轮盘同时转动,由链条带动后轴上的飞轮、轮盘、链条,飞轮工作驱动后轮转动使三轮车前进。当乘骑者在后载货斗在前时,载货斗两车轮的横轴上设有转动转向十字架,与前后特设的箱体板法兰相固定,箱体板左侧外的链轮盘与乘骑座下后方的行走车轮轴上的飞轮,由链条连接来传递动力驱使三轮车前进。社会上一般人力三轮车的轮盘齿数为36个,后轴飞轮20个齿,本技术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比社会上的三轮车轮盘多10个齿为46齿,此传动比为可调轮盘20传递动力,适用于载货斗在前,乘骑者在后,以后行走轮作驱动的人力三轮车。如以载货斗在后乘骑者在前,以后轮两行走轮作驱动的速比是被动齿轮10,传动齿轮17变速的,传动齿轮齿数56,被动齿轮齿数42,固定在被动齿轮上的可调链轮盘20齿数46,后行走轮轴上的飞轮齿数20,由被动齿轮10、传动齿轮17、可调链轮盘20后行走轮轴上的飞轮相互传递动力变速,比社会上一般人力三轮车增快40—45%速比,社会上一般人力三轮车的主轴脚拐(曲柄)的长度150MM,而本技术左脚蹬杠杆、右脚蹬杠杆的长度600MM,左右脚蹬杠杆上下往复活动的转动极限以脚蹬杠杆水平上22.5度,下22.5度。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本技术优点在于1、空车或负载轻时,在平整路面上行驶比一般人力三轮车的速度快40—45%,2、采用长杠杆式加力比一般人力三轮车采用的脚拐(曲柄)式加力相比,在同样的载重负荷下,据测试可省力55%,并可爬行10—15度坡地山地。权利要求1.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是由箱体及传动结构组成,箱体由左箱体板(3)、右箱体板(4)及后连接板(1)、前连接板(22)固定在一起构成,其特征在于是箱体后半部上靠左右箱体板处经托架(5)分别有左向心球轴承(9)、右向心球轴承(7),两轴承分别装于齿轮拨轮轴(6)的两端,在箱体内的拨轮轴(6)上有向心球轴承(8)及其被动齿轮(10),左扇面齿轮拨轮(12)上装有向心球轴承(9),右扇面齿轮拨轮(11)上装有向心球轴承(7),左右扇面齿轮拨轮的外侧各有一个与左脚蹬杠杆(26)、右脚蹬杠杆(27)相连接的连接板(28),左右脚蹬杠杆上有脚蹬(23),箱体前半部左右箱体板上的轴承室(29)内分别装有向心球轴承(19)和向心球轴承(14),两轴承装于传动齿轮轴(13)的两端,在箱体内靠左右箱体板内面的传动齿轮轴(13)上装有左半面齿轮棘轮(18)、右半面齿轮棘轮(15),两棘轮间的同传动齿轮轴(13)上装有传动齿轮(17),并由轴键(16)固定,传动齿轮(17)与被动齿轮(10)相啮合,左扇面齿轮拨轮(12)与左半面齿轮棘轮(18)相啮合,右扇面齿轮拨轮(11)与右半面齿轮棘轮(15)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齿轮轴(13)的左箱体板的向心球轴承(19)的外侧轴上装有可调链轮盘(20),并由轴键(30)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箱体的外侧前连接板(22)的固定螺钉(21)上装有脚蹬杠杆控制器(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右扇面齿轮拨轮以1/8的齿数作拨齿,左右半面齿轮棘轮以1/2的齿数作传动齿。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人力蹬骑的三轮车上装用的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是由箱体及传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山地人力三轮车增速节力器,是由箱体及传动结构组成,箱体由左箱体板(3)、右箱体板(4)及后连接板(1)、前连接板(22)固定在一起构成,其特征在于是箱体后半部上靠左右箱体板处经托架(5)分别有左向心球轴承(9)、右向心球轴承(7),两轴承分别装于齿轮拨轮轴(6)的两端,在箱体内的拨轮轴(6)上有向心球轴承(8)及其被动齿轮(10),左扇面齿轮拨轮(12)上装有向心球轴承(9),右扇面齿轮拨轮(11)上装有向心球轴承(7),左右扇面齿轮拨轮的外侧各有一个与左脚蹬杠杆(26)、右脚蹬杠杆(27)相连接的连接板(28),左右脚蹬杠杆上有脚蹬(23),箱体前半部左右箱体板上的轴承室(29)内分别装有向心球轴承(19)和向心球轴承(14),两轴承装于传动齿轮轴(13)的两端,在箱体内靠左右箱体板内面的传动齿轮轴(13)上装有左半面齿轮棘轮(18)、右半面齿轮棘轮(15),两棘轮间的同传动齿轮轴(13)上装有传动齿轮(17),并由轴键(16)固定,传动齿轮(17)与被动齿轮(10)相啮合,左扇面齿轮拨轮(12)与左半面齿轮棘轮(18)相啮合,右扇面齿轮拨轮(11)与右半面齿轮棘轮(15)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