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焜山专利>正文

自行车动力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94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动力输入装置。为提供一种增加骑乘乐趣、模仿踩踏登山机、骑乘安全、可自行组装的自行车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摆杆组、两组踏杆组及两组摇柄;摆杆组包括摆杆枢座及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上的摆杆;踏杆组包括踏杆枢座及其一端枢设于踏杆枢座上的踏杆,踏杆另一端水平开设有让槽及设有供骑乘者压踏的踏板;摇柄一端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其另一端水平朝外凸设与踏杆上让槽相对应的从动导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部件,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动力输入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传统的自行车脚踏动力输入装置为一端枢设踏板而另一端与链盘41的转动轴结合为一体连动的踏板组42。藉由其特有的传动结构虽可达到驱动自行车的功能,然而却也因其结构,使骑乘车在踩踏时必须扭动脚踝、膝盖等部位,并若是施力不当,就极为容易造成骑乘车脚踝、膝盖等部位扭伤。再者随着经济蓬勃发展,近来人们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已经不是往常但求温饱的物质阶段,而是更进一步地往上提升为精神层面,是以崇尚新鲜奇特以及轻松运动的休闲风气,自然是弥散于整个社会。因此诸如直排轮鞋、滑板车等新鲜,奇特的轻松运动休闲用品,更是随处可见,琳琅满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骑乘乐趣、模仿踩踏登山机、骑乘安全、可自行组装的自行车动力输入装置。本技术包括组装于后轮叉管适当部位上并呈翘翘板状结构的摆杆组、两组分别装设于后轮叉管适当部位的踏杆组及两组分别装设于链盘转轴两端的摇柄;摆杆组包括摆杆枢座及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上的摆杆;踏杆组包括踏杆枢座及其一端枢设于踏杆枢座上的踏杆,踏杆另一端水平开设有让槽及设有供骑乘者压踏的踏板;摇柄一端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其另一端水平朝外凸设与踏杆上让槽相对应的从动导杆;摆杆枢座及踏杆枢座组接于自行车后轮叉管上,并令踏杆位于摆杆上方;摇柄以其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端呈紧迫状与链盘转轴套结为一体连动,摇柄的另一端以其上从动导杆与踏杆上让槽滑动连接。其中本技术包括组装于链盘与前轮间车架适当部位上并呈翘翘板状结构的摆杆组及两组分别装设于链盘转轴两端的长形摇柄;摆杆组包括摆杆枢座及两端头呈适当弯曲状以其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上的曲形摆杆;长形摇柄的一端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其另一端枢设有板块状踏板;长形摇柄以其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端呈紧迫状与链盘转轴套结为一体连动,并恰可分别跨压在曲形摆杆两端。摆杆组的摆杆枢座及踏杆组的踏杆枢座以焊接方式组设于自行车后轮叉管上。摆杆组的摆杆枢座及踏杆组的踏杆枢座以螺锁方式组设于自行车后轮叉管上。摆杆组的摆杆枢座以焊接方式组设于自行车链盘与前轮间车架上。摆杆组的摆杆枢座以螺锁方式组设于自行车链盘与前轮间车架上。由于本技术包括摆杆组、两组踏杆组及两组摇柄;摆杆组包括呈倒冂形座体的摆杆枢座及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上的摆杆;踏杆组包括呈倒冂形座体的踏杆枢座及其一端枢设于踏杆枢座上的踏杆,踏杆另一端水平开设有让槽及设有供骑乘者压踏的踏板;摇柄一端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其另一端水平朝外凸设与踏杆上让槽相对应的从动导杆。组装时,摆杆枢座及踏杆枢座组接于自行车后轮叉管上,并令踏杆位于摆杆上方;摇柄以其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端呈紧迫状与链盘转轴套结为一体连动,摇柄的另一端以其上从动导杆与踏杆上让槽滑动连接。当骑乘者的一只脚往下压踏踏板时,踏杆往下摆动,并经踏杆上的让槽与其滑动连接的从动导杆推动摇柄转动,使摇柄以固设单向棘轮端带动与其套结合的链盘转轴一体连动,同时,向下抵压位于其下方摆杆,使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上的摆杆呈该端下降而另一端上翘的翘翘板状摆动,以向上顶升另一踏杆,从而促使两踏杆可自动连续地呈交错状下降、上升,进而将乘骑者单纯的上、下踏压动作转换为链盘的圆周运动,以能顺利驱动自行车;藉以形成骑乘者仅作单纯上、下压踏,确切能满足现代人喜爱新鲜奇特、崇尚休闲的潮流;且除了享有骑乘自行车的乐趣外,又能额外提供模仿踩踏登山机般运动模式;更令骑乘者的脚踝、膝盖等部位不会发生扭伤的情况;不仅增加骑乘乐趣、模仿踩踏登山机,而且骑乘安全、可自行组装,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用的自行车动力输入装置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组设本技术的自行车结构示意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动作示意图(摆杆组及踏杆组)。图7、为本技术动作示意图(摆杆组、踏杆组及摇柄)。图8、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具有曲形摆杆及长形摇柄)。图9、为组设本技术的自行车结构示意侧视图(摆杆组装设于链盘与前轮之间的车架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组装于后轮叉管43适当部位上并呈翘翘板状结构的摆杆组1、两组分别装设于后轮叉管43适当部位的踏杆组2及两组分别装设于链盘41转轴两端的摇柄3。藉由本技术促使链盘41转动,并进一步驱自行车。摆杆组1包括焊接或螺锁在后轮叉管43上的呈倒冂形座体的摆杆枢座11及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11上的摆杆12。摆杆12具有适当长度,其两端分别撑托住踏杆22。踏杆组2包括焊接或螺锁在后轮叉管43上的呈倒冂形座体的踏杆枢座21及其一端枢设于踏杆枢座21上的踏杆22,踏杆22为长形杆体,其另一端水平开设有让槽221及设有供骑乘者压踏的踏板23。摇柄3系为具有适当长度的板体,其一端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31,并以该端呈紧迫状与链盘41转轴套结为一体连动,其另一端水平朝外凸设与踏杆22上让槽221相对应并滑动连接的从动导杆32。如图5所示,组装时,将摆杆组1中摆杆枢座11及踏杆组2的踏杆枢座21组接于自行车后轮叉管43上;摇柄3以其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31端呈紧迫状与链盘41转轴套结为一体连动,摇柄3的另一端以其上从动导杆32与踏杆22上让槽221滑动连接。如图6、图7所示,当骑乘者的一只脚往下压踏踏板23时,踏杆22往下摆动,并经踏杆22上的让槽221与其滑动连接的从动导杆31推动摇柄3转动,使摇柄3以固设单向棘轮31端带动与其套结合的链盘41转轴一体连动。踏杆22往下摆动的同时,向下抵压位于其下方摆杆12,使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11上的摆杆12呈该端下降而另一端上翘的翘翘板状摆动,以向上顶升另一踏杆22,并经踏杆22上的让槽221与其滑动连接的从动导杆31推动摇柄3以固设单向棘轮31端相对链盘41转轴反向转动。即当骑乘者向下压踏一侧踏板23时,另一侧的踏板23上升,从而促使两踏杆22可自动连续地呈交错状下降、上升,进而将乘骑者单纯的上、下踏压动作转换为链盘41的圆周运动,以能顺利驱动自行车。如此,藉以形成骑乘者仅作单纯上、下压踏,便能确切地驱动自行车行进。如图8、图9所示,亦可将摆杆组1’的摆杆枢座11往前挪移装设在链盘41与前轮间的车架适当部位上,两端头呈适当弯曲状的曲形摆杆12’以其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11上,适当加长的长形摇柄3’恰可分别跨压在曲形摆杆12’两端,并于长形摇柄3’另一端分别枢设有板块状踏板31’。当骑乘者的一只脚往下压踏枢设于长形摇柄3’上的踏板31’时,使长形摇柄3’以固设单向棘轮31端带动与其套结合的链盘41转轴一体连动,并经向下抵压位于长形摇柄3’下方曲形摆杆12’,使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11上的曲形摆杆12’呈翘翘板状摆动,以向上顶升另一长形摇柄3’,使另一侧长形摇柄3’以固设单向棘轮31端相对链盘41转轴反向转动,以向上升起枢设于其端部的另一踏板31’。本技术的摆杆枢座11、踏杆枢座21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后轮叉管43连接;亦可以螺锁方式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动力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装于后轮叉管适当部位上并呈翘翘板状结构的摆杆组、两组分别装设于后轮叉管适当部位的踏杆组及两组分别装设于键盘转轴两端的摇柄;摆杆组包括摆杆枢座及以中央部分枢设于摆杆枢座上的摆杆;踏杆组包括踏杆枢座及其一端枢设于踏杆枢座上的踏杆,踏杆另一端水平开设有让槽及设有供骑乘者压踏的踏板;摇柄一端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其另一端水平朝外凸设与踏杆上让槽相对应的从动导杆;摆杆枢座及踏杆枢座组接于自行车后轮叉管上,并令踏杆位于摆杆上方;摇柄以其固设有单向转动的单向棘轮端呈紧迫状与键盘转轴套结为一体连动,摇柄的另一端以其上从动导杆与踏杆上让槽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焜山
申请(专利权)人:许焜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