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云星专利>正文

折薄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66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薄式自行车,它是在原自行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改变原自行车的外形尺寸和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对车把、鞍座、支架和脚蹬的结构进行改进,使自行车停放时轴向尺寸减少四分之三,从而解决自行车停放时占地面积过大问题。(*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代步工具--自行车本技术是根据大连产《海燕》牌66cm轻便自行车发展而来的。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原型车的外型尺寸和性能的情况下,设计一种能使车把、鞍座、脚蹬和支架各自能折叠又能放下,而折叠后的66cm型轻便自行车的轴向外型尺寸在12.5cm以内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停放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适用一切带有钢芯拉线的自行车。由车架,与车架活动连接的车把,经车轴与车架连接的车轮连接有两个脚蹬并通过轴可转动连接在车架上的轮盘、沿轮盘四周和固定在车轮上的飞轮,通过的闭合链条所传动的折薄式自行车,与一般自行车不同在于1、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折薄式自行车的车把立管结构正视示意图,在车把立管的上端接一个活动轴(6),在活把夹紧处焊接一活动轴套(4),在立管的左侧焊一卡套(2)和在立管的右侧焊一个下端带有闸线阻铁的限位卡铁(3),并在活把的活动轴套右角焊一拉线铁(7),形成车把定位和拽动拨脚的双重结构。将车把、立管和手柄装好,拧紧螺栓(8),使其成为一活动点。这样,当使用车子时,将车把扳平靠在卡铁(3)上,手柄卡销(1)在弹簧(5)的作用下,会自动的卡住车把,并左旋手柄会越来越紧,因手柄B端是一个不等半径的非园柱体,要折下车把时,可右旋手柄,手柄会随滑面A凸形,滑退出活把上的卡面就可下折90度。而手柄卡销又会自动卡入车把的另一卡槽中,同时也拽动了拨脚拉线,使车把处于折叠状态中。2、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鞍座结构的示意图,在端座的夹紧处,上下平簧间,固定一个带有弹簧(11),螺栓式定位销(12)和夹紧螺栓(13)的座轴(9),在将带其定位口(15)的轴套(10)焊在座管上。然后,将弹簧套入座轴,再套上轴套,拧上定位销并使定位销与定位口顺利结合。再将座轴插入带夹紧螺栓的固定套(14)上,并拧紧于上下平簧间。当然,平簧的左侧要有一弯口,折叠后与座管扣合,否则鞍座折不到位,这样,当用手前移鞍座时,定位销和定位口分离,鞍座下折90度时处于折叠状态,使用时将鞍座板平,弹簧(11)会自动将鞍座后移定位口与定位销结合,使鞍座与座管几乎成为一体,踏车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能使其结合的更好。3、图3、图4所示是本技术支架的结构,图3是采用管式双支架结构,在支架底横管(16)内装有一支活动条(17),条上带有一个挂簧(18)用的螺栓(19),而横管上为螺栓(19)开出一条约三分之一长的滑槽,使外挂的拉簧拉动横管内的活动条来回伸缩。当车子需停放靠墙壁时,活动条在外力的作用下缩回管内。当搬开车子时,活动条会自动拉出使车支架底脚对称,也就保持了平衡。图4是支架为一次卡紧方案,将支架板(25)在C点开一个卡口,在支架的D点处安一前端带有卡钉(24)的拉板(21)和拉簧(20),通过拉线(23)连接下拨杆(22)在支架的右侧板上,下端折起一个小凸型做为限定支架前移卡铁,在后端安一拉簧(26)供拉起支架时使用,这样,当支架放到一定位置,卡铁卡住它时,在拉簧的作用下,卡钉正好卡入卡口,使支架稳定,牢固地支撑着自行车,要拉起架时,用脚来拨动拨杆通过拉线拽动拉板,卡钉分离卡口,这时,右侧的支架簧会将支架自动拉起。4、图5所示是可自动折叠90度的一对脚蹬的结构图。脚蹬是采用一对可折转90度(自身)的曲形曲柄,中轴是将原来的中轴皮加大,并安装一个两端带有曲柄孔、中心带有销钉(28)和弹簧(29)的中轴,在中轴的外侧还装有两个供拨动销钉的活动外套(30)和连接它的铆钉(31),在曲柄孔处装有带花键的曲柄套(33)以防止曲柄径向摆动。在曲柄套的F端铣成一个紧可供曲柄在内转90度的凹形口来阻止曲柄转动过位,并使脚蹬必须与中轴平行或成90度角。即脚踏位置和折叠位置。在曲柄套外侧装有一个回旋弹簧(35)和一个应急螺栓(34),以防中轴内部出现故障时,拧紧螺栓,使曲柄与曲柄套成为一体,使之继续骑行。另外,曲柄本身有一活动销钉卡孔和应急螺栓卡坑,并且必须是曲形的,否则会卡后平叉,此外,加大的轴皮、轴碗、轴档、钢珠和备母等,都与普通车一样形状,只有大链轮(27)是正扣拧在中轴上的。而拨脚(32)部分是通过角架(36)与中轴外皮用螺丝连接,在中轴外皮上适合的位置开一个必须是长园形的孔。而拨脚与活动外套要有一定间隙,防止磨擦。拨脚是通过外拨脚臂和阻铁线夹,由钢芯拉线顺下梁一直到车把下的阻铁孔,再卡入拉铁孔,由车把操纵的。折叠车把时拉线拽动拨脚,使滑动销钉分离曲柄卡孔(37),曲柄会在回旋弹簧的作用下,把脚蹬回靠在车架两侧,与车把同时折叠。使用时,将车把扳平,用手或脚扳正脚蹬,滑动销钉会自动插入曲柄卡孔,就可以骑行了。当然,骑车时的前踏力是由曲柄外套的突形点所承受,它通过中轴传给链轮、滑动销钉只是起脚蹬向后转的卡制作用。原型车是相传几代的车型,它虽然外型和内部结构都比较合理但它停放时特别是轴向需要占很大面积,无论使用者所处什么环境都要给它留有一席之地,而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只要在原型车的车把、鞍座、脚蹬和支架加以改动,使其各自能折叠又能放下,在动态中仍不改变原型车的外型尺寸、性能和长期以来人们的使用习惯。而在静态中只有原来轴向四分之一大小,这是它的主要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技术车把的俯视图。图2是鞍座轴的俯视图。图3是支架的正视图。图4是支架的侧视图。图5是脚蹬和中轴的剖视图。图6是折薄式自行车折叠式。图1~5描绘了折叠式自行车中的四个改造部分的部件形体。其中图2鞍座轴的定位口应稍有︺状,这样踏动车时所产生的力会使它结合的更好,附图3~4系自行车支架,可采用管状,管状的优点一是抗弯曲强度高;二是与底横管也匹配。如经镀铬处理就更好了,图5系脚蹬,必须是曲形的曲柄,这样与后平叉有一定的间隙。稍有变形也不妨碍使用。中轴部分是本车的关键部位,不但要求材质好,而且要求加工精度也要高,特别是中心孔,活动销钉和曲柄上的卡孔,必须是高精度配合,还要热处理,使之经久耐用不变形,本车的闸线是钢芯拉线,可使用涨闸和钳闸皆可,不使用钢芯拉线就不能折叠了。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与车架连接的车把、经车轴与车架连接的轮、连接有两个脚蹬并通过轴可转动连接在车架上的轮盘、沿轮盘四周和固定在车轮上的飞轮由链条所传动组成的折薄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①车把是由活动轴(6)、活动轴套(4)、卡套(2)、闸线阻铁限位卡铁(3)、拉线铁(7)、手柄卡销(1)和弹簧(5)相连接而构成;②鞍座由带夹紧螺销(13)的座轴(9)、带有定位口(15)的轴套(10)、固定套(14)、螺栓式定位销(12)和弹簧(11)相连接而构成;③支架采用管式双支架,在支架底横管(16)内有活动条(17),条上带有拉簧(18)相连接而构成;④脚蹬是由曲形曲柄、加大的中轴皮,两端带有曲柄孔、中心带有销钉(28)和弹簧(29)的中轴,在中轴的外侧装有两个销钉的活动外套(30)和连接它的铆钉(31),在曲柄孔处装有带花键的曲柄套(33),在曲柄套外侧装有回旋弹簧(35)和应急螺栓(34)相互连接而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薄式自行车,它是在原自行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改变原自行车的外形尺寸和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对车把、鞍座、支架和脚蹬的结构进行改进,使自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与车架连接的车把、经车轴与车架连接的轮、连接有两个脚蹬并通过轴可转动连接在车架上的轮盘、沿轮盘四周和固定在车轮上的飞轮由链条所传动组成的折薄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①车把是由活动轴(6)、活动轴套(4)、卡套(2)、闸线阻铁限位 卡铁(3)、拉线铁(7)、手柄卡销(1)和弹簧(5)相连接而构成;②鞍座由带夹紧螺销(13)的座轴(9)、带有定位口(15)的轴套(10)、固定套(14)、螺栓式定位销(12)和弹簧(11)相连接而构成;③支架采用管式双支架,在支架 底横管(16)内有活动条(17),条上带有拉簧(18)相连接而构成;④脚蹬是由曲形曲柄、加大的中轴皮,两端带有曲柄孔、中心带有销钉(28)和弹簧(29)的中轴,在中轴的外侧装有两个销钉的活动外套(30)和连接它的铆钉(31),在曲柄孔处 装有带花键的曲柄套(33),在曲柄套外侧装有回旋弹簧(35)和应急螺栓(34)相互连接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韩云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