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947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2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水产品加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和下模上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半球型凹腔合并为球型腔,该加工装置还包括原料注射活塞(4)、加热板(5)和输送带(6);下模放置于输送带上,加热板设于输送带内且加热板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原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并且与上模连接,原料注射活塞包括缸体(41)、活塞杆(42)和活塞体(43),活塞体下方的空间存储有原料,上模的每个半球型凹腔的顶部设有注射孔道(11),注射孔道连通半球型凹腔与缸体,缸体上设有加料口(4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半自动化生产蟹丸休闲食品,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肉丸、鱼丸、蟹丸通常是手工将肉泥挤成丸子状,然后再将丸子放入水中煮熟使其定型。手工制作一方面效率低下,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另一方面手工制作不卫生。授权公告号CN 2860118 Y,授权公告日2007年I月2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肉、鱼丸及肉脯多用成型加工装置,包括一对相扣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接触平面上分别布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用以形成肉丸、鱼丸及肉脯的凹形腔,上模和下模扣合后相对应凹腔并成制备球形凹腔,该技术结构简单,适合机械化生产。但不足之处是该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能够半自动化生产蟹丸休闲食品,生产效率高,适合蟹丸休闲食品的大规模生产。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的半球型凹腔,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为球型腔,所述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原料注射活塞、加热板和输送带。所述下模放置于输送带上,所述加热板设于输送带内且加热板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加热板不随输送带运动。所述原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并且与上模连接,所述原料注射活塞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体,所述活塞体下方的空间存储有原料,所述上模的每个半球型凹腔的顶部设有注射孔道,所述注射孔道连通半球型凹腔与缸体,缸体上设有加料口。本技术使用时,将已调制好的蟹肉泥加入原料注射活塞内,当输送带上的下模输送与上模正下方时,原料注射活塞与上模一同下行,使上模与下模扣合。然后原料注射活塞的活塞体下行,将蟹肉原料通过注射孔道注射到由半球型凹腔合并成的球型凹腔内,通过加热板加热一定时间后,蟹肉泥成型,上模上行,下模被输送带输送,下一个下模被输送到上模正下方,开始进行下一轮重复操作。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加工效率高,操作便捷。作为优选,所述原料注射活塞边上还设有绞肉机构,所述绞肉机构包括入料口、箱体、设置于箱体中的两个互相配合的齿轮、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的电机、与缸体连接的连接架以及出料管,且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出料管与缸体的加料口连通。将蟹肉与添加料放入绞肉机构中,经过齿轮的处理后,蟹肉成为蟹肉泥,蟹肉泥通过出料管进入缸体备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定位框,所述下模固定于输送带的所述定定位框内。定位框的设计可使下模精确地输送至上模正下方,防止上下模扣合不准或者下模发生位移。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与下模上分别均匀分布有16个半球型凹腔。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半自动化生产蟹肉丸休闲食品丸,生产过程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下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上模1、下模2、半球型凹腔3、原料注射活塞4、加热板5、输送带6、绞肉机构7、注射孔道11、缸体41、活塞杆42、活塞体43、加料口 44、定位框61、入料口 71、箱体72、齿轮73、连接架74、出料管7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16个相对应的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为球型腔,所述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原料注射活塞4、加热板5和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定位框61,所述下模固定于输送带的所述定定位框内。所述加热板设于输送带内且加热板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加热板不随输送带运动。所述原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并且与上模连接,所述原料注射活塞包括缸体41、活塞杆42和活塞体43,所述活塞体下方的空间存储有原料,所述上模的每个半球型凹腔的顶部设有注射孔道11,所述注射孔道连通半球型凹腔与缸体,缸体上设有加料口 44。本技术使用时,将已调制好的蟹肉泥加入原料注射活塞内,当输送带上的下模输送与上模正下方时,原料注射活塞与上模一同下行,使上模与下模扣合。然后原料注射活塞的活塞体下行,将蟹肉原料通过注射孔道注射到由半球型凹腔合并成的球型凹腔内,通过加热板加热一定时间后,蟹肉泥成型,上模上行,下模被输送带输送,下一个下模被输送到上模正下方,开始进行下一轮重复操作。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加工效率高,操作便捷。实施例2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16个相对应的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为球型腔,所述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原料注射活塞4、加热板5和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定位框61,所述下模固定于输送带的所述定定位框内。所述加热板设于输送带内且加热板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加热板不随输送带运动。所述原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并且与上模连接,所述原料注射活塞包括缸体41、活塞杆42和活塞体43,所述活塞体下方的空间存储有原料,所述上模的每个半球型凹腔的顶部设有注射孔道11,所述注射孔道连通半球型凹腔与缸体,缸体上设有加料口 44。所述原料注射活塞边上还设有绞肉机构7,所述绞肉机构包括入料口 71、箱体72、设置于箱体中的两个互相配合的齿轮73、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的电机、与缸体连接的连接架74以及出料管75,且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出料管与缸体的加料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使用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原料注射活塞运行前,将蟹肉与添加料放入绞肉机构中,经过齿轮的绞烂后,蟹肉成为蟹肉泥,蟹肉泥通过出料管进入缸体备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的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为球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原料注射活塞(4)、加热板(5)和输送带(6); 所述下模放置于输送带上,所述加热板设于输送带内且加热板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加热板不随输送带运动; 所述原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并且与上模连接,所述原料注射活塞包括缸体(41)、活塞杆(42)和活塞体(43),所述活塞体下方的空间存储有原料,所述上模的每个半球型凹腔的顶部设有注射孔道(11),所述注射孔道连通半球型凹腔与缸体,缸体上设有加料口(4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注射活塞边上还设有绞肉机构(7),所述绞肉机构包括入料口(71)、箱体(72)、设置于箱体中的两个互相配合的齿轮(73)、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的电机、与缸体连接的连接架(74)以及出料管(75),且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出料管与缸体的加料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的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为球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蟹丸休闲食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原料注射活塞(4)、加热板(5)和输送带(6);所述下模放置于输送带上,所述加热板设于输送带内且加热板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加热板不随输送带运动;所述原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并且与上模连接,所述原料注射活塞包括缸体(41)、活塞杆(42)和活塞体(43),所述活塞体下方的空间存储有原料,所述上模的每个半球型凹腔的顶部设有注射孔道(11),所述注射孔道连通半球型凹腔与缸体,缸体上设有加料口(4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松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