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91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包括车架和后制动臂,后制动臂的踏板位于右前脚蹬前方,后制动臂的支点安装在车架上,其后制动臂的踏板段位于车架的外侧,后制动臂绕过车架在车架的内侧安装支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后制动臂绕过车架在车架的内侧安装支点,摔倒时车架可以保护后制动臂支点,避免了摔倒时在支点位置损坏而导致后制动器失效,运动、比赛中不怕摔车;后制动臂支点安装在车架内侧,其支点不露在外边,不必考虑支点位置的美观问题,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用脚踩踏对后轮进行制动的操纵件,它安装在摩托车右 侧,尤其是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后制动臂位于车的右側的驾驶员的右前脚蹬前方,后制动臂是一个操纵 杠杆, 一端用于脚踏,其上安装有踏板,另一端连接后轮制动器拉索或者后轮制动 器拉杆,杠杆的支点在车架上,后制动臂的踏板安装在整车上位置的高度略微低于 驾驶员的右前脚蹬,当需要制动时,驾驶员的脚前伸出,踩踏后制动臂踏板,使后 轮制动器拉杆运动而制动。后制动臂根据摩托车的具体结构呈现各异的形状,为了 安装的方便一般与脚蹬一样都安装在车架的外侧,对于越野摩托车而言,由于越野 摩托车一般用于运动,需要克服自然或者人工设置的障碍比一般的车多得多,经常 摔倒,损坏后制动臂,而损坏方式多为支点位置的断裂、支点卡死等,导致后制动器失效,车不能使用,影响运动、,比赛;另外,后制动臂安装在车外側,其支点露 在外边,必须考虑这里的美观问题,提高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其能够在摔 倒时保护后制动臂的支点,并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包括车架和后制动臂,后制动臂 的踏板位于右前脚蹬前方,后制动臂的支点安装在车架上,其后制动臂的踏板段位 于车架的外侧,后制动臂绕过车架在车架的内側安装支点。上述方案中的后制动臂可以用一块弯曲的扁钢,扁钢的厚度方向尺寸比较小, 高度方向尺寸比较大,受力合力,便于狭窄的车架的内側进行布置,且制造容易。上述方案中的后制动臂可以从右前脚蹬上方绕过车架,其形状从侧视和俯视都 呈"乙"形。后制动臂/MJ却蹬上方绕过车架,可以避免凹凸不平的路面从车下方损 坏后制动臂。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后制动臂绕过车架在车架的内倒安装支点,摔倒时 车架可以保护后制动臂支点,避免了摔倒时在支点位置损坏而导致后制动器失效' 运动、比赛中不怕摔车;后制动臂支点安装在车架内側,其支点不露在外边,不必 考虑支点位置的美观问题,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越野摩"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的示意简图;图2是图1的左^见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图2,本技术的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包括车架1 和后制动臂2,后制动臂2和其踏板21位于越野车的右側,在驾驶员的右前脚蹬4 前方,后制动臂2是一个操纵杠杆, 一端用于脚踏,其上安装有if餘板21,另一端连 接后轮制动器拉杆(图中没有表示出),后制动臂2作为杠杆的支点3安装在车架1 上,后制动臂2的踏板21安装在整车上位置的高度略微低于驾駛员的右前脚蹬4, 当需要制动时,驾驶员的脚前伸出,踩踏后制动臂踏板21,使后轮制动器4i^f运动 而制动;所述后制动臂2的踏板21段位于车架1的外側11,和现有方式完全一样,而 后制动臂2则绕过车架1在车架1的内侧12安装支点3,〗吏越野摩^t乇车摔倒时车架 1可以保护后制动臂2的支点3,避免摔倒时在支点3位置损坏而导致后制动器失效, 同时,因后制动臂2的支点3安装在车架1的内侧12,其支点3不露在外边,不必 考虑支点3位置的美观问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后制动臂2用一块扁钢进行空间弯曲而成,因扁钢的厚度方向尺寸比较小,高 度方向尺寸比较大,后制动臂2受力主要是上下,侧面基本不受力,因而扁钢的厚 度方向为横向,这样也便于因结构紧凑而狭窄的车架1的内側12进行布置后制动臂 2和安装支点3,且扁钢的材料来竽广泛,便于制造时进行空间弯曲;当然,对于后 制动臂2受力要求不高和车架1的内側12比较宽阔的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2的截 面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容易取得的材料形状,例如,钢管、钢条、铝材、铝合金型 材等;后制动臂2从右前脚蹬4的上方绕过车架1,其形状从侧视和俯视都呈"乙" 形,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凹凸不平的路面从车下方损坏后制动臂2。权利要求1.一种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包括车架(1)和后制动臂(2),后制动臂(2)的踏板(21)位于右前脚蹬(4)前方,后制动臂(2)的支点(3)安装在车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臂(2)的踏板(21)段位于车架(1)的外侧(11),后制动臂(2)绕过车架(1)在车架(1)的内侧(12)安装支点(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臂(2)是一块弯曲的扁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臂(2)从右前脚蹬(4)上方绕过车架(1),其形状从側视和俯视都呈"乙"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包括车架和后制动臂,后制动臂的踏板位于右前脚蹬前方,后制动臂的支点安装在车架上,其后制动臂的踏板段位于车架的外侧,后制动臂绕过车架在车架的内侧安装支点。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后制动臂绕过车架在车架的内侧安装支点,摔倒时车架可以保护后制动臂支点,避免了摔倒时在支点位置损坏而导致后制动器失效,运动、比赛中不怕摔车;后制动臂支点安装在车架内侧,其支点不露在外边,不必考虑支点位置的美观问题,降低制造成本。文档编号B62L3/04GK201030931SQ20072012381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代茂军, 刘小波, 李杨均, 甘松涛, 云 罗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越野摩托车后制动臂安装结构,包括车架(1)和后制动臂(2),后制动臂(2)的踏板(21)位于右前脚蹬(4)前方,后制动臂(2)的支点(3)安装在车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臂(2)的踏板(21)段位于车架(1)的外侧(11),后制动臂(2)绕过车架(1)在车架(1)的内侧(12)安装支点(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松涛刘小波代茂军罗云李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