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603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其上分别固定有磁传动器件的第一磁、第二转子轴,在第一磁转子轴上用键固定的外转子法兰,外转子法兰上固定的呈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第一、二磁转子轴与装置壳体支撑架间用轴承定位,外转子法兰的内缘与隔离套自由端的外缘间用第三轴承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技术的隔离套自由端设置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使本处于自由端的隔离套受到机械约束,大大减小或从根本上消除现有技术在自由端存在的力矩,可以减少或从根本上解决扫膛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特别是一种包括:第一磁转子轴,第一磁转子轴上用键固定的外转子法兰,与外转子法兰相固定的呈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设置于与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内的用于传递扭矩的第二磁传动器件,与第二磁传动器件键配合的第二磁转子轴,外转子法兰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壳体支撑架间用第一轴承定位,第二磁转子轴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壳体间用第二轴承定位,在第一磁转子轴和第二磁转子轴之间设置有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可完全将第一磁传动器件和第二磁传动器件之间相互隔离的隔离套的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普遍使用的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不足,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或磨蚀介质中传递扭矩时更易采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特别是磁传动器件之间带有隔离套的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例如国内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的配套设备一烟气脱硫侧进式搅拌器所以及国内化工行业针对易燃、易爆、有毒害介质的系统装置所配套的立式或侧式搅拌器现多采用前述结构的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这类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的结构是在第一转子轴上固定设置有呈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第二转子轴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转子轴上的筒形或锥筒形的磁传动器件相对应的第二磁传动器件,且第一磁传动器件与第二磁传动器件间相匹配传递扭矩,第一磁转子轴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的支撑架间用第一轴承定位,第二磁转子轴与传动装置壳体的轴承箱体间用第二轴承定位,在第一磁传动器件与第二磁传动器件之间用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离套将两者完全隔离的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中隔离套,以将有害工作介质与外界隔离。现有的这类传动装置中其负载端的轴,也就是第二转子轴,往往结构比较长,例如与搅拌桨叶相固定端的轴,但由于这种筒形或锥筒形的磁传动器件间带有隔离套的磁传动装置受其结构的局限,其负载轴只能在第二磁传动器件与负载间设置第二轴承,这样在第二轴承与第二磁传动器件的末端,也就是设置隔离套的部分,存在一个力矩,在装置运行时这一力矩会产生轴承及隔离套底部扫膛现象,造成轴承、及隔离套的常损坏,大大影响其使用寿命。现场工作情况表明,这类设备正常工作期限大多为半年,其失效的原因多是因轴承及隔离套底部扫膛故障所致。轴承及隔离套底部扫膛故障不仅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为克服这一问题,不得不加大设备检修费用成本,同时设备在运行时始终存在有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可减少或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轴承及隔离套底部扫膛故障的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一磁转子轴,第一磁转子轴上用键固定的外转子法兰,与外转子法兰相固定的呈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设置于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内的用于传递扭矩的第二磁传动器件,与第二磁传动器件键配合的第二磁转子轴,外转子法兰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壳体支撑架间用第一轴承定位,第二磁转子轴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壳体间用第二轴承定位,在第一磁转子轴和第二磁转子轴之间设置有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可完全将第一磁传动器件和第二磁传动器件之间相互隔离的隔离套,本技术的外转子法兰的外缘与装置壳体的支撑架间用第一轴承定位,外转子法兰的内缘与隔离套自由端的外缘间用第三轴承定位。本技术中第一轴承与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大致处于轴向同一位置,这样会有较好传递扭力稳定的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隔离套自由端的内缘与第二磁转子轴间还通过第四轴承定位。而且最好是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大致处于轴向同一位置。采用这一结构后,隔离套自由端、第二磁转子轴所受的力均可可靠传递到装置的支撑架上,从而彻底克服扫膛现象的发生。本技术中所用的第四轴承和第三轴承采用自润滑的滑动轴承。这一结构在运行中无需任何润滑,仅靠自身传动装置的介质来润滑,从而提高了传动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周期;同时还可简化结构,降低制造和维修成本。本技术所述的第一磁转子轴可以是主动轴,相应的第二磁转子轴为从动轴,但第一磁转子轴也可以是从动轴,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第二磁转子轴即为主动轴。本技术通过在现有技术的隔离套自由端设置第三轴承,使本处于自由端的隔离套受到机械约束,大大减小了了现有技术在自由端存在的力矩,将第二磁转子轴外伸端所受到的力矩传递至装置的支撑架上,使第二磁转子轴更为稳定,减少扫膛现象的发生。当本技术还在隔离套自由端设置第四轴承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扫膛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附图1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驱动电机,2-壳体支撑架,3-第一磁转子轴,4-装置壳体的轴承箱体,5-检修密封筒,6-第四轴承,7-第二磁转子轴,8-搅拌浆叶,9-第一轴承,10-第三轴承,11-隔离套,12-第二磁传动器件,13-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14-外转子法兰,15-隔离套自由端,16-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解说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结构。附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一搅拌装置,该装置由:作为动力源的驱动电机(也可加设减速装置)1,用于联接搅拌桨叶8的第二磁转子轴7,检修密封筒5等构成。本技术的细部结构参见附图2,其中:作为主动轴的第一转子轴3上用键配合有外转子法兰14,在外转子法兰14上用螺栓固定设置有呈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13,作为从动轴的第二磁转子轴7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磁传动器件13相对应的位于筒状第一磁传动器件内的第二磁传动器件12。第二磁转子轴7与传动装置壳体的轴承箱体间用第二轴承16定位,由图2可见第二轴承为滑动轴承。同时壳体的轴承箱体上还固定有用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离套11,通过隔离套11将第一磁转子和第二磁转子间完全隔离。隔离套11的前端的自由端15的内缘用第四轴承与第二磁转子轴的前端定位,从图2也可见,第四轴承也是滑动轴承;隔离套11前端的自由端15的外缘与外转子法兰14的内缘间通过第三轴承10定位。外转子法兰14的外缘与装置壳体支撑架2间通过第一轴承9定位。通过附图2可见: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均采用了滚动轴承,而且第一、第三和第四轴承基本上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本实施例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经第二磁转子轴传递的力完全作用于装置的壳体上,因此能完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施例中通过隔离套将其内部与被搅拌系统内连通,而隔离套外部则完全与被搅拌系统相隔离。因此第一、第二磁转子间完全不导通。但由于第一、第二磁传动元件之间存在的磁场,当驱动减速装置I带动第一磁转子轴3旋转时,第二磁转子轴7会通过磁力的耦合作用产生同步的旋转,实现了无接触传递扭矩。而当第一、第二磁转子轴通过磁力的耦合同步旋转时,由于磁力偏移造成第二磁转子轴摆头,或因负载端产生扭力时,其产生的力通过第一、第三和第四轴承传递于装置壳体上,最终在系统上抵消,因此彻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轴承扫膛、第二磁转子轴与隔套碰撞问题。通过滑动轴承6的定位传递在滚动轴承10上,再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磁转子轴,第一磁转子轴上用键固定的外转子法兰,与外转子法兰相固定的呈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设置于筒形或锥筒形的第一磁传动器件内的用于传递扭矩的第二磁传动器件,与第二磁传动器件键配合的第二磁转子轴,外转子法兰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壳体支撑架间用第一轴承定位,第二磁转子轴与磁力推拉传递扭矩的搅拌装置壳体间用第二轴承定位,在第一磁转子轴和第二磁转子轴之间设置有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可完全将第一磁传动器件和第二磁传动器件之间相互隔离的隔离套,其特征在于外转子法兰的外缘与装置壳体的支撑架间用第一轴承定位,外转子法兰的内缘与隔离套自由端的外缘间用第三轴承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克中闫雪兰韩爱国李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磁性器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