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290 阅读:5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闸盒(1)上制作有闸盒定位孔(2)、衬套铆接孔(3)、电机中轴孔(4)、定芯腰形孔(5)、调节柱安装孔(6)、调节柱铆钉孔(7)、蹄块反面安装面(8)、闸盒外缘面(9);左蹄片(10)上制作有衬套安装孔(11)、定芯安装孔(12)、拉簧一安装孔(13)、拉簧二安装孔(14)、辅助焊接凸点(15)和左蹄片加强筋(16);右蹄片(27)上制作有接片安装孔(28)、拉簧一安装孔(29)、辅助焊接凸点(30)、右蹄片加强筋(31)、定芯安装孔(32)。闸盒外缘面(9)直径φ120毫米,左蹄片加强筋(16)弧长62毫米,右蹄片加强筋(31)弧长85毫米。本随动闸制动效果好,左、右蹄片强度强。(*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涉及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的闸盒和蹄块组。
技术介绍
以往闸盒的外缘面与闸盒圆面之间的高度差只有1毫米,即闸盒的外缘面仅高出闸盒圆面1毫米,对于直径较小的闸盒圆面来说这是可以的,若对于较大直径的闸盒圆面来说,为了增加蹄块摩擦片与闸盘外圈内壁的摩擦面,以便提高刹车的制动效果和耐磨性,则上述闸盒的外缘面与闸盒圆面之间的高度差应重新设计,此外,对于较大直径的闸盒来说,其蹄块组上的左蹄片和右蹄片受力强度就大,因此对于蹄块组的蹄片就要采用增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通过增加蹄块反面安装面与闸盒外缘面间的高度差,以增加摩擦片与闸盒外圈内壁的摩擦面,从而可提高制动效果和摩擦片的耐磨性能;另外,通过增长左、右蹄片加强筋的长度,达到加强左、右蹄片强度的目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它由闸盒(1)、左蹄片(10)、右蹄片(27)以及左、右蹄片上的固定片、摩擦片组成的蹄块组而构成,其特征是闸盒(1)上制作有闸盒定位孔(2)、衬套铆接孔(3)、电机中轴孔(4)、定芯腰形孔(5)、调节安装孔(6)、调节柱铆钉孔(7)、蹄块反面安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内涨随动闸,它由闸盒(1)、左蹄片(10)、右蹄片(27)以及左、右蹄片上的固定片、摩擦片组成的蹄块组而构成,其特征是闸盒(1)上制作有闸盒定位孔(2)、衬套铆接孔(3)、电机中轴孔(4)、定芯腰形孔(5)、调节安装孔(6)、调节柱铆钉孔(7)、蹄块反面安装面(8)、闸盒外缘面(9);左蹄片(10)上制作有衬套安装孔(11)、定芯安装孔(12)、拉簧一安装孔(13)、拉簧二安装孔(14)、左蹄片辅助焊接凸点(15)和左蹄片加强筋(16);右蹄片(27)上制作有接片安装孔(28)、拉簧一安装孔(29)、右蹄片辅助焊接凸点(30)、右蹄片加强筋(31)、定芯安装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浙勇孙胜峰鲁荣喜刘新振姜国书
申请(专利权)人: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