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806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及其装置。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螺旋桨的旋帽和用于与电机传动轴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下端的环形定位部和设于连接部上端且对称布置的二个凸起部;所述旋帽设有中心孔,其底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凸起部的缺口;所述中心孔两侧设有二个环形卡紧部;所述环形卡紧部的顶面设有斜面;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旋帽后旋转,所述环形卡紧部顶压于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环形定位部之间,使得所述旋帽与所述连接柱卡紧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螺旋桨与电机紧固联接的情况下,使得螺旋桨的更换成本更低,同时拆卸方便,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旋桨的固定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航模、航拍器材的螺旋桨与电机的固定主要采用螺纹紧固结构;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螺旋桨与电机传动轴越旋越紧,容易破坏螺纹结构,同时也给螺旋桨的拆装造成不便;一旦螺纹结构被破坏,就需要更换整个电机或者电机轴,这使得消费者的维护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拆装方便且维修时成本更低的螺旋桨紧固结构,同时设计一种与之相匹配的螺旋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及其装置。采用螺旋桨旋帽的斜面与电机轴上的连接柱卡紧,利用螺旋桨及电机的单向旋转,使得螺旋桨与电机更加紧固;需要更换螺旋桨时,逆向旋转即可拆卸,使得拆装方便且只需更换螺旋桨或者连接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螺旋桨的旋帽和用于与电机传动轴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下端的环形定位部和设于连接部上端且对称布置的二个凸起部;所述旋帽设有中心孔,其底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凸起部的缺口;所述中心孔两侧设有二个环形卡紧部;所述环形卡紧部的顶面设有斜面;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旋帽后旋转,所述环形卡紧部顶压于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环形定位部之间,使得所述旋帽与所述连接柱卡紧联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旋帽后旋转角度90°~135°r>为卡紧状态。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二个凸起部的外侧为同一圆心的外圆弧面;所述外圆弧面与所述旋帽设有的弧形内表面间隙配合。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旋帽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凸起部旋转角度过大的挡边部;所述挡边部设于所述环形卡紧部的斜面上升方向的末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帽和/或连接柱的材料为塑料。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卡紧部的斜面设有用于防滑的粗糙面或纹路层。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卡紧部在所述旋帽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凸起部底部至所述环形定位部之间的高度0.1~1.0mm;所述环形卡紧部在所述旋帽轴线方向的最小高度小于所述凸起部底部至所述环形定位部之间的高度0.5~3.0mm。一种螺旋桨装置,包括电机和螺旋桨,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的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帽与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螺旋桨紧固结构的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卡接于所述旋帽上端;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连接柱为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所述旋帽与所述螺旋桨为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利用航模、航拍器材在工作过程中螺旋桨的旋转为单一方向的特点,采用带有斜面的环形卡紧部顶压于连接柱的凸起部和环形定位部之间,其斜面的上升方向与螺旋桨的旋向相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使得旋帽与连接柱越来越紧固;环形卡紧部的斜面还设有用于防滑的粗糙面或纹路层,使得螺旋桨在减速的时候不相对于斜面产生滑移,从而保证了螺旋桨不易产生松动。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桨装置,主要采用了前述的螺旋桨紧固结构,当需要更换螺旋桨或者连接柱时,只需将其拆下来即可,不需要更换电机轴或者整个电机,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维修成本;其次,还采用了防护帽保护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使得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不易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且更加美观。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可大力推广应用于螺旋桨的紧固中。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所述旋帽立体视图。图3为图2实施例的底部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未卡紧状态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卡紧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螺旋桨装置所述的螺旋桨立体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螺旋桨装置的立体视图。附图标记1   旋帽              11 中心孔12  缺口              13 环形卡紧部14  斜面              15 纹路层16  挡边部            17 螺旋桨2   连接柱            21 环形定位部22  连接部            23 凸起部3   电机              31 传动轴4   螺旋桨紧固结构    5  防护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包括旋帽1和连接柱2;连接柱2包括环形定位部21,连接部22和二个凸起部23;旋帽1设有中心孔11,其底部设有用于穿过凸起部23的缺口12;中心孔11两侧设有二个环形卡紧部13;环形卡紧部13的顶面设有斜面14;需要将旋帽1与连接柱2卡紧时,将连接柱2伸入旋帽1后旋转,使得环形卡紧部13顶压于凸起部23的下端面与环形定位部21之间,连接柱2与旋帽1的相对旋转角度范围为90°~135°;需要将旋帽1与连接柱2拆卸时,将旋帽1向工作时的相反方向旋转,直到连接柱2能从缺口12退出旋帽1。旋帽1还设有用于防止凸起部23旋转角度过大的挡边部16;挡边部16设于环形卡紧部13的斜面14上升方向的末端。环形卡紧部13在旋帽1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大于凸起部23底部至环形定位部21之间的高度0.1~1.0mm,旋帽1与连接柱2卡紧时,环形卡紧部13处于压紧状态;环形卡紧部13在旋帽1轴线方向的最小高度小于凸起部23底部至环形定位部21之间的高度0.5~3.0mm;为了保证在减速时,旋帽1与连接柱2不产生相对滑动,环形卡紧部13的斜面14设有防滑的纹路层15。二个凸起部23的外侧为同一圆心的外圆弧面(图中未标示);外圆弧面(图中未标示)与旋帽1设有的弧形内表面(图中未标示)间隙配合,形成轴向定位关系。为了减轻整体质量,连接柱2和旋帽1采用符合强度要求的塑料。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柱、旋帽两者之一的材料为塑料。于其他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螺旋桨的旋帽和用于与电机传动轴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下端的环形定位部和设于连接部上端且对称布置的二个凸起部;所述旋帽设有中心孔,其底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凸起部的缺口;所述中心孔两侧设有二个环形卡紧部;所述环形卡紧部的顶面设有斜面;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旋帽后旋转,所述环形卡紧部顶压于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环形定位部之间,使得所述旋帽与所述连接柱卡紧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螺旋桨的旋帽和用于与
电机传动轴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下端的环形
定位部和设于连接部上端且对称布置的二个凸起部;所述旋帽设有中心孔,其
底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凸起部的缺口;所述中心孔两侧设有二个环形卡紧部;
所述环形卡紧部的顶面设有斜面;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旋帽后旋转,所述环形
卡紧部顶压于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环形定位部之间,使得所述旋帽与所
述连接柱卡紧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伸
入所述旋帽后旋转角度90°~135°为卡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凸起
部的外侧为同一圆心的外圆弧面;所述外圆弧面与所述旋帽设有的弧形内表面
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
所述的中心孔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帽还设
有用于防止所述凸起部旋转角度过大的挡边部;所述挡边部设于所述环形卡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取章孙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