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把手调整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453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把手调整改良结构,其主要由竖管主体、支撑架、伸缩元件、枢合座及操作手柄所组成;    操作手柄,是对应组设于支撑架的二凸耳之间,其前端具有一圆孔可供枢合座的螺丝及螺母穿贯,且该操作手柄前段弯折形成一较短的拨杆,并于其弯折部分形成一弧凹部;    其特征在于:    竖管主体,是对应插设于自行车前轮叉管内的中空管体,其中央形成一贯孔可供一螺杆容置,该螺杆末端的螺纹段凸出竖管主体而与一斜管套螺设,斜管套外并套设一软质护套,且该竖管主体上端凸设一头座,此头座前端形成向下倾斜的弧弯状,其二侧并各设一圆孔,并于头座下方凸设一枢置块,该枢置块中心横向预设一穿孔;    支撑架,是对应枢设于竖管主体上端的元件,其末端端面及二侧预设一开槽及一枢孔,该开槽可接合于竖管主体的头座,而其枢孔则与头座的圆孔对齐,以供一螺丝配合螺母加以枢设,且该支撑架的前端上方则可配合一夹块以夹固一把手杆,并于支撑架前端底部凸设二平行的凸耳,凸耳中央预设有穿孔;    伸缩元件,连结于竖管主体与支撑架之间,其下端固设一可夹合于上述枢置块二侧的枢固架,该枢固架末端预设有枢孔可与枢置块的穿孔对齐后供螺丝配合螺母及垫片加以枢设,该伸缩元件上端形成一螺纹段,螺纹段的顶端则为一作动钮;    枢合座,对应组设于伸缩元件上段,于其水平段中央预设一螺孔以与伸缩元件的螺纹段螺固,且该枢合座的二垂直段夹合于支撑架的凸耳二外侧,于其末端预设有枢孔可与该凸耳的穿孔对齐后供螺丝配合螺母及垫片加以枢设。(*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对自行车把手调整结构的改进,该改进是一种操作方便、快速,不需要另外使用工具的设计,其结构简单坚固、所需零件数量少,不仅可以调整把手的角度,还具有优越的避震功能。
技术介绍
早期的自行车把手皆是完全固定不动的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物品的使用功能分类越来越讲究,自行车,作为单纯的交通工具也发展为休闲运动用品,因此使用上也比较注重是否符合人体力学和舒适性,所以,自行车把手也由固定的方式改变为可调整角度的形式,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体形及习惯。习用的自行车把手虽然已经具有可调整角度的功能,但是结构上仍然存在构造复杂、调整操作不易,且需要另外使用工具来辅助操作的缺点,而,一般人并没有随身携带工具的习惯,如果消费者需要临时调整把手的角度,则习用的自行车无法有效发挥其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另外提供工具即可快速调整把手角度的自行车把手调整改良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把手调整改良结构,其主要由竖管主体、支撑架、伸缩元件、枢合座及操作手柄所组成;操作手柄,是对应组设于支撑架的二凸耳之间,其前端具有一圆孔可供枢合座的螺栓及螺母穿贯,且该操作手柄前段弯折形成一较短的拨杆,并于其弯折部分形成一弧凹部;其特征在于竖管主体,是对应插设于自行车前轮叉管内的中空管体,其中央形成一贯孔可供一螺杆容置,该螺杆末端的螺纹段凸出竖管主体而与一斜管套螺设,斜管套外并套设一软质护套,且该竖管主体上端凸设一头座,此头座前端形成向下倾斜的弧弯状,其二侧并各设一圆孔,并于头座下方凸设一枢置块,该枢置块中心横向预设一穿孔;支撑架,是对应枢设于竖管主体上端的元件,其末端端面及二侧预设一开槽及一枢孔,该开槽可接合于竖管主体的头座,而其枢孔则与头座的圆孔对齐,以供一螺栓配合螺母加以枢设,且该支撑架的前端上方则可配合一夹块加以夹固一把手杆,并于支撑架前端底部凸设二平行的凸耳,凸耳中央预设有穿孔;伸缩元件,连结于竖管主体与支撑架之间,其下端固设一可夹合于上述枢置块二侧的枢固架,该枢固架末端预设有枢孔可与枢置块的穿孔对齐后供螺栓配合螺母及垫片加以枢设,该伸缩元件上端形成一螺纹段,螺纹段的顶端则为一作动钮; 枢合座,对应组设于伸缩元件上段,于其水平段中央预设一螺孔以与伸缩元件的螺纹段螺固,且该枢合座的二垂直段夹合于支撑架的凸耳二外侧,于其末端预设有枢孔可与该凸耳的穿孔对齐后供螺栓配合螺母及垫片加以枢设。所述的伸缩元件可为一气压缸。所述的伸缩元件可为一液压缸。所述的伸缩元件可为一电动缸。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良之处,提出改进,简化了现有把手调整结构,操作方便、快速,不需要另外使用工具,其结构简单坚固、所需零件数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3,本技术实施例主要由竖管主体1、支撑架2、伸缩元件3、枢合座4及操作手柄5所组成,其中竖管主体1,是对应插设于自行车前轮叉管内的中空管体,其中央形成一贯孔11可供一螺杆12容置,该螺杆12末端的螺纹段凸出竖管主体1而与一斜管套13螺设,斜管套13外并套设一软质护套14,且该竖管主体1上端凸设一头座15,此头座15前端形成向下倾斜的弧弯状,其二侧并各设一圆孔151,并于头座15下方凸设一枢置块16,该枢置块16中心横向预设一穿孔161;支撑架2,是对应枢设于竖管主体1上端的元件,其末端端面及二侧预设一开槽21及一枢孔211,该开槽21可接合于竖管主体1的头座15,而其枢孔211则与头座15的圆孔151对齐,以供一螺栓A配合螺母B加以枢设,且该支撑架2的前端上方则可配合一夹块22加以夹固一把手杆6,并于支撑架2前端底部凸设二平行的凸耳23,凸耳23中央预设有穿孔231;伸缩元件3,连结于竖管主体1与支撑架2之间,其下端固设一可夹合于上述枢置块16二侧的ㄇ形枢固架31,该枢固架31末端预设有枢孔311可与枢置块16的穿孔161对齐后供螺栓A配合螺母B及垫片C加以枢设;该伸缩元件3上端形成一螺纹段32,螺纹段32的顶端则为一作动钮321;枢合座4,对应组设于伸缩元件3上段的ㄇ形座体,于其水平段中央预设一螺孔41以与伸缩元件3的螺纹段32螺固,且该枢合座4的二垂直段夹合于支撑架2的凸耳23二外侧,于其末端预设有枢孔42可与该凸耳23的穿孔231对齐后供螺栓A配合螺母B及垫片C加以枢设;操作手柄5,是对应组设于支撑架2的二凸耳23之间,其前端具有一圆孔51可供枢合座4的螺栓A及螺母B穿贯,且该操作手柄5前段弯折形成一较短的拨杆52,并于其弯折部分形成一弧凹部53。组设实施时,先将支撑架2的开槽21对应套合于竖管主体1的头座15,并使其二者的枢孔211与圆孔151对齐后用螺栓A配合螺母B加以枢固,另外,该伸缩元件3也事先以其枢固架31对应套合于竖管主体1的枢置块16,并使其二者的枢孔311与穿孔161对齐后以螺栓A配合螺母B及垫片C加以枢固,接着再将枢合座4对应螺设于伸缩元件3的螺纹段32,后以其垂直段套合于支撑架2的凸耳23二外侧,同时将操作手柄5置于该凸耳23之间,并使其三者的枢孔42、穿孔231及圆孔51对齐后以螺栓A配合螺母B及垫片C加以枢固即可。图4、图5描述的是调整角度时的状态图。本技术实施例调整结构的操作极为简单、快速,只需将操作手柄5往上扳动,使其前端的拨杆52末端得以将伸缩元件3的作动钮321压下而令伸缩元件3作动伸长或缩短,如此,即可轻易地加以调整把手杆6的上、下角度,待该把手杆6定位后再将操作手柄5往下压回,令该作动钮321弹出而位于操作手柄5的弧凹部53,如此,伸缩元件3随即不再随意改变长度。以上所述,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以此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在该实施例描述特征上所做的等同替代,皆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把手调整改良结构,其主要由竖管主体、支撑架、伸缩元件、枢合座及操作手柄所组成;操作手柄,是对应组设于支撑架的二凸耳之间,其前端具有一圆孔可供枢合座的螺丝及螺母穿贯,且该操作手柄前段弯折形成一较短的拨杆,并于其弯折部分形成一弧凹部;其特征在于竖管主体,是对应插设于自行车前轮叉管内的中空管体,其中央形成一贯孔可供一螺杆容置,该螺杆末端的螺纹段凸出竖管主体而与一斜管套螺设,斜管套外并套设一软质护套,且该竖管主体上端凸设一头座,此头座前端形成向下倾斜的弧弯状,其二侧并各设一圆孔,并于头座下方凸设一枢置块,该枢置块中心横向预设一穿孔;支撑架,是对应枢设于竖管主体上端的元件,其末端端面及二侧预设一开槽及一枢孔,该开槽可接合于竖管主体的头座,而其枢孔则与头座的圆孔对齐,以供一螺丝配合螺母加以枢设,且该支撑架的前端上方则可配合一夹块以夹固一把手杆,并于支撑架前端底部凸设二平行的凸耳,凸耳中央预设有穿孔;伸缩元件,连结于竖管主体与支撑架之间,其下端固设一可夹合于上述枢置块二侧的枢固架,该枢固架末端预设有枢孔可与枢置块的穿孔对齐后供螺丝配合螺母及垫片加以枢设,该伸缩元件上端形成一螺纹段,螺纹段的顶端则为一作动钮;枢合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裕
申请(专利权)人:元渝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