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693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以普通工业硫磺为原料,依次进行升温液化、聚合反应、淬火、干燥、粉碎、萃取和充油几个步骤,其中聚合反应在220~300℃条件下进行,且分别在聚合反应、淬火和充油阶段加入稳定剂,使制备出的不溶性硫磺具备高热稳定性和高含量。该工艺用于生产不溶性硫磺具有生产设备投资低、工艺简单和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不溶性硫磺主要作为一种橡胶工业的高级促进剂和硫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轮胎及其它橡胶复合制品的生产制造中,诸如轮胎的胎体胶料、缓冲胶料、白胎侧胶及翻胎、胶管、胶带等橡胶与骨架材料粘合的胶料中,也可用于电缆、胶辊、油封、胶鞋等橡胶制品的胶料中,同时也应用于硫磺用量大的浅色橡胶制品中。由于不溶性硫磺能使子午线、钢丝与橡胶粘贴更牢固,有效防止胶料喷霜,提高轮胎的耐热、耐磨性能,因此,不溶性硫磺是轮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目前,国内外制取不溶性硫磺的方法主要有熔融法、汽化法、接触法三种。汽化法工艺成熟,单程转化率高,但同时具有能耗高、设备和管路腐蚀严重、操作不安全、工艺过程较复杂、投资大等缺点。接触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竞争力,但由于原料气体的毒性尤其是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该工艺要求生产装置严格密封,这在工业生产中很难实现,实际操作中劳动保护、环保要求等难以达到有关标准。同时,接触法的原料利用率不如直接以硫磺为原料的生产方法高。熔融法反应温度低,设备常压操作,无“三废”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升温液化,硫磺在温度为140~160℃条件下液化;(b)聚合反应,液化硫磺和质量含量为0.01%~0.3%复合稳定剂在220~300℃下聚合反应10~90分钟;(c)淬火,淬火过程中液态硫磺经加压后喷淋在淬冷液中冷却;(d)干燥,在60~80℃条件下干燥10~15小时;(e)粉碎,粉碎细度在200目以上;(f)萃取,采用二硫化碳在10~40℃条件下进行萃取;(g)干燥,萃取后的不溶性硫磺在40~80℃条件下干燥2~12小时;(h)充油,向干燥后的硫磺中加入环烷烃油,搅拌后得到充油型不溶性硫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林赵华罗娟张雪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