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竺际春专利>正文

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635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它包括车底盘,车底盘上设置有折叠转向盘以及多个手把,车底盘后部连接一动力后轮,后轮轴上装有电机及刹车盘,在前轮轴上装有可转动的龙头叉件与转向手柄,折叠转向盘枢支连接一带手把龙头的前轮,车底盘的后头设置一铰链装置并枢支连接有二档坐垫架,车底盘的一侧设置一车架档并连接一左右伸缩车轮,电机的电源设置三种可选择电力的可充电电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功能多样化;既可用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车,又可用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自行车;可折叠成手提旅游箱或手提旅行车状;可调节坐垫架减震杆弹簧,以适应于不同的人体自重在行驶中的舒适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运输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多种可折叠手提的电动车或自行车,例如中国专利说明书0227800.X已公开的一种技术专利“手提式折叠四轮电动车”,其结构是采用一根中轴,中轴上有转叶,转叶连接有两骨架组成的前后两个车箱,中轴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上装上两个中间轮子,在后车箱的骨架上装有动力后轮,后轮轴上装有链轮,链轮上有链条与电机轴上的链轮连接,后轮轴上还装有刹车轮与刹车带,刹车带有拉绳与脚踏板相连,在前车箱骨架上装有可转动的叉件,叉件上装有转向前轮;电机的电源为可充电电池,电池有电线与电机和控制器连接;前后车箱骨架上装有车皮,在后车箱骨架上安有座椅,转向前轮叉件上安有转向手轮;因为前后两个车箱骨架上装有转叶于中轴上,因而两个车箱能围绕中轴转动,所以能将它们折叠起来。上述“手提式折叠四轮电动车”优点是便于存放、保管和携带。然而它的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多样化的既可用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车又可用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自行车的一种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而实现的,该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后部连接一带后轮轴的动力后轮,后轮轴上装有电机及刹车盘,在前轮轴上装有可转动的龙头叉件,龙头叉件与前轮相连接,电机的电源为可充电电瓶,电瓶通过电线与电机和控制器连接,龙头叉件上安有转向手柄;所述的车架设置为带有手把杆与手把孔的车底盘,车底盘的前部设有一可供包括前轮及龙头叉件折起的折叠转向盘,所述的折叠转向盘枢支连接龙头叉件,而在转向盘的外侧设有一可控制折叠转向动作的弹簧插销;所述的车底盘的上方设有可折叠的坐垫架;所述的车底盘的一侧设有一车架档,所述的车架档的另一端连接一左右伸缩车轮。所述的车底盘的前部设有一可向外拉出的带有两根平行拉杆的手把杆,手把杆上设有锁紧开关,而在手把杆与车底盘之间有一由两者合拢后构成的穿孔,呈竖起状态的龙头叉件通过该孔。所述的坐垫架包括一端与车底盘相固定呈可枢转折叠的第二档坐垫架以及与第二档坐垫架的另一端相固定呈可枢转折叠的第一档坐垫架,第一档坐垫架的上方设有坐垫;所述的第一档坐垫架与第二档坐垫架之间并位于坐垫下方设有一带一档坐垫架卡簧及减振开关的减振装置;所述的第二档坐垫架与车底盘之间并位于车底盘前方设有一带二档坐垫架卡簧及减振开关的减振装置。所述的车底盘的后端连接有一可向上折起的带左右转向灯的旅行架板。所述的左右伸缩车轮并列设置在后车轮的一侧,所述的左右伸缩车轮各设置一左右一档弹簧插销和左右二档弹簧插销。弹簧插销用以改变操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车,或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自行车。伸缩车轮伸出时,即处于三轮状态,插销是车轮伸或缩状态定位所用。所述的电机供电的可充电电瓶安置在车底盘中部的电瓶门盖内,所述的可充电电瓶设置为一组或二组或三组的三种可选择的电瓶电力,所述的可充电电瓶的电压设置为24伏或36伏两种可选择的电压,所述的电瓶设置一1~3档电源开关,所述的1~3档电源开关设置在所述的转向手柄的一侧,并通过电线和控制器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的车底盘的中部两侧各设置有一手把孔、在底部前下方设置有一手把。所述的第一档坐垫架减振装置内部设置有1~4档减振弹簧,可根据使用者人体自重选取;所述的第二档坐垫架减振装置内部设置有1~4档减振弹簧,也可根据使用者人体自重选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新颖、功能多样化;既可用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车,又可用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自行车;2.可折叠成手提旅游箱或手提旅行车状;并可拎、可提、可推、可拉的方便携带方式满足了新型旅游交通工具的特色;3.可调节各类型式电瓶,扩大行驶路程;4.可调节坐垫架减震杆弹簧,以适应于不同的人体自重在行驶中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成手提旅行车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成手提旅游箱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左右伸缩车轮伸展成三轮电动车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左右伸缩车轮伸展成三轮电动自行车状态图; 图6为本技术左右伸缩车轮收缩成二轮电动车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本技术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包括一车底盘3,车底盘3的前部装置一折叠转向盘19,车底盘3后部连接一带后轮轴的动力后轮38,后轮上装有减振装置、电机40及刹车盘39。所述的折叠转向盘19枢支连接一带手把龙头的前轮54,折叠转向盘19的外侧设置一可控制折叠转向动作的弹簧插销4,用以本技术的展开状态或折叠转向状态时定位所用。在前轮轴上,前轮连接可转动的龙头叉件8,电机40的电源为可充电电瓶,电瓶通过电线与电机和控制器连接,龙头叉件8上安有转向手柄18。本技术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当折叠成手提旅游箱或手提旅行车状时;为了可拎、可提、可推、可拉的方便携带方式,所述的车底盘3的四周设置有多个手把杆与手把孔其中前部设置一可向外拉出的手把杆2、中部两侧各设置一手把孔43、底部前下方设置一手把53。所述的前部手把杆2相连有两根平行拉杆,手把杆上设有锁紧开关1,呈竖起状态的龙头叉件8穿过由手把杆2和车底盘3合拢后构成的穿孔。若要折叠车把龙头,只要打开锁紧开关1,拉出手把杆2,这样手把杆2与车底盘3分离并有可供前轮向上提起的空间,然后拨出折叠转向盘上的弹簧插销,拉动车把龙头向下转动即可。若对一些较小的前轮,则可在手把杆与车底盘之间直接设一可供前轮通过的穿孔,这样即使不拉出手把杆,也可直接将车把龙头折叠。所述的车底盘3的后头设置一铰链装置28,铰链装置28枢支连接有第二档坐垫架26;所述的第二档坐垫架26的另一端设置一铰链装置22,铰链装置22又枢支连接其后端带一坐垫27的第一档坐垫架23。这样,通过铰链装置22与28可以将第二档坐垫架26及第一档坐垫架23向下折叠成平叠状,如图2所示。所述的车底盘3的一侧设置一车架档42,车架档42的另一端连接一左右伸缩车轮37。左右伸缩车轮并列设置在后车轮38的一侧,左右伸缩车轮37各设置一左右一档伸缩弹簧插销35和左右二档伸缩弹簧插销36,用以改变操作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车,或二轮或三轮的电动自行车;伸缩车轮37伸出时,即处于三轮状态,插销35与36是车轮37伸或缩状态定位所用。第一档坐垫架23与第二档坐垫架26之间并位于坐垫27下方设置一带一档坐垫架卡簧20及减振开关25的减振装置24;第二档坐垫架26与车底盘3之间并位于车底盘3前方设置一带二档坐垫架卡簧29及减振开关52的减振装置51;减振装置24内部设置有1~4档减振弹簧;减振装置51内部设置有1~4档减振弹簧;可根据使用者人体自重选取,以适应于不同的人体自重在行驶中的安全与舒适感。其调节过程是打开减振器卡簧,拔出销子,旋开螺母即可调节四种型号的弹簧。车底盘3的后端枢支连接一带左右转向灯31的旅行架板32,因而旅行架板32可上下翻转,并通过一旅行架板插销33予以定位。旅行架板32的背面设置有二个架脚31,当本技术折叠成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手提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它包括车架,车架后部连接一带后轮轴的动力后轮,后轮轴上装有电机及刹车盘,在前轮轴上装有可转动的龙头叉件,龙头叉件与前轮相连接,电机的电源为可充电电瓶,电瓶通过电线与电机和控制器连接,龙头叉件上安有转向手柄,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车架设置为带有手把杆与手把孔的车底盘(3),车底盘(3)的前部设有一可供包括前轮(54)及龙头叉件(8)折起的折叠转向盘(19),所述的折叠转向盘(19)枢支连接龙头叉件,而在转向盘的外侧设有一可控制折叠转向动作的弹簧插销(4);b.所述的车底盘(3)的上方设有可折叠的坐垫架;c.所述的车底盘(3)的一侧设有一车架档(42),车架档(42)的另一端连接一左右伸缩车轮(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际春
申请(专利权)人:竺际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