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伟峰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643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它包括变速箱总成(6),由减速齿轮组(2)、换挡驱动电机(1)以及控制机构组成的电动换挡装置通过减速齿轮组(2)中的从动齿轮与变速箱总成(6)中的起动变速轴(3)结合在一起;所述控制机构是由安装在从动齿轮上的开关控制杆(4)和挡位控制开关(5)组成。从而实现了在保持现有摩托车所具有的良好动力性能及油耗小优点的基础上,又具有换挡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换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当前,用于摩托车上的无级变速机构以它操作简单、安装不影响车体美观而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无级变速机构动力性能较差,耗油量大,这就造成燃烧不充分,污染环境,增加使用者的经济支出。而脚踏式换挡摩托车虽然具有动力性能好、耗油量小等优点,但在换挡时需要通过脚踏换挡踏板来实现换挡,换挡操作复杂且调挡装置的安装也影响了车体的美观。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可保持现有挡变速摩托车所具有的良好动力性能及油耗小的优点,又具有换挡操作简便易行的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包括变速箱总成,由减速齿轮组、换挡驱动电机以及控制机构组成的电动换挡装置通过减速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与变速箱总成中的起动变速轴结合在一起;所述控制机构是由安装在从动齿轮上的开关控制杆和挡位控制开关组成。本技术所述的挡位控制开关设置在开关控制杆所对应的变速箱总成壳体端面上,当然也可安装在其它合适的位置;档位控制开关上的触点开关沿开关控制杆的运动轨迹依次排列安装,以利用开关控制杆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开合相应的触点。由于本技术所述电动换挡装置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开关控制杆来控制档位控制开关上的触点开关实现有挡变速摩托车的自动换挡,从而达到了既可保持现有挡变速摩托车所具有的良好动力性能及油耗小的优点,又具有换挡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挡开关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电动换挡装置包括由主、从动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组(2)、换挡驱动电机(1)以及控制机构组成;减速齿轮组(2)中的主动齿轮安装在换挡驱动电机(1)轴端,减速齿轮组(2)中的从动齿轮与变速箱总成(6)中的起动变速轴(3)结合在一起;所述控制机构是由安装在从动齿轮一侧面上开关控制杆(4)和设置在开关控制杆(4)所对应的变速箱总成(6)壳体端面上的挡位控制开关(5)组成;挡位控制开关(5)上的触点开关是由电气常闭触点(SQ4)、(SQ5)、(SQ6)、(SQ7)组成(如图4所示),并且沿开关控制杆(4)的运动轨迹依次排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1)为换挡驱动电机,(FU)为熔断器,(HL4)为换挡状态指示灯,(SQ9)、(SQ10)为换挡驱动电机(1)的正、反向触点开关,(SQ8)为离合器开关,(SQ0)、(SQ1)、(SQ2)、(SQ3)分别为挡位1、2、3、4的常开触点开关,(SQ4)、(SQ5)、(SQ6)、(SQ7)分别为挡位1、2、3、4的常闭触点开关,(HL0)、(HL1)、(HL2)、(HL3)分别为挡位1、2、3、4的挡位指示灯,(Z1)、(Z2)分别为换挡驱动电机(1)的正、反向起动接触器,(KM1)、(KM2)分别为接触器(Z1)、(Z2)的常开触点。当使用者需要驾驶摩托车时,首先启动摩托车,握合离合器,触点(SQ8)闭合,为换挡作准备,若要1挡起步,搬动控挡开关盒(8)上的挡位键(7)至触点(SQ0)的位置,挡位指示灯(HL0)发光,此时换挡驱动电机(1)的正转触点(SQ9)首先闭合,之后触点(SQ0)闭合,接触器(Z1)动作,其常开触点(KM1)闭合,换挡指示灯(HL4)发光指示,换挡驱动电机(1)得电并通过减速齿轮组(2)带动开关控制杆(4)和起动变速轴(3)旋转至常闭触点(SQ4)位置时,将常闭触点(SQ4)顶开,而此时变速箱总成(6)内的挡位恰处于1挡的位置,接触器(Z1)失电,其常开触点(KM1)释放,换挡驱动电机(1)断电而停转,换挡过程完成。当使用者在驾驶时需要从高挡位向低挡位换挡时,如从4挡换至2挡,首先握合离合器,触点(SQ8)闭合,为换挡作准备,然后搬动控挡开关盒(8)上的挡位键(7)至触点(SQ1)的位置,挡位指示灯(HL1)发光,此时换挡驱动电机(1)的反转触点(SQ10)首先闭合,之后触点(SQ1)闭合,接触器(Z2)动作,其常开触点(KM2)闭合,换挡指示灯(HL4)发光指示,换挡驱动电机(1)得电并通过减速齿轮组(2)带动开关控制杆(4)和起动变速轴(3)旋转至常闭触点(SQ5)位置时,将常闭触点(SQ5)顶开,而此时变速箱总成(6)内的挡位恰处于2挡的位置,接触器(Z2)失电,其常开触点(KM2)释放,换挡驱动电机(1)断电而停转,换挡过程完成。其它挡位的换挡过程同上所述过程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它包括变速箱总成(6),其特征在于由减速齿轮组(2)、换挡驱动电机(1)以及控制机构组成的电动换挡装置通过减速齿轮组(2)中的从动齿轮与变速箱总成(6)中的起动变速轴(3)结合在一起;所述控制机构是由安装在从动齿轮上的开关控制杆(4)和挡位控制开关(5)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位控制开关(5)设置在开关控制杆(4)所对应的变速箱总成(6)壳体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档位控制开关(5)上的触点开关沿开关控制杆(4)的运动轨迹依次排列。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它包括变速箱总成(6),由减速齿轮组(2)、换挡驱动电机(1)以及控制机构组成的电动换挡装置通过减速齿轮组(2)中的从动齿轮与变速箱总成(6)中的起动变速轴(3)结合在一起;所述控制机构是由安装在从动齿轮上的开关控制杆(4)和挡位控制开关(5)组成。从而实现了在保持现有摩托车所具有的良好动力性能及油耗小优点的基础上,又具有换挡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文档编号B62K11/00GK2316232SQ98235129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任伟峰 申请人:任伟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电动换挡装置,它包括变速箱总成(6),其特征在于:由减速齿轮组(2)、换挡驱动电机(1)以及控制机构组成的电动换挡装置通过减速齿轮组(2)中的从动齿轮与变速箱总成(6)中的起动变速轴(3)结合在一起;所述控制机构是由安装在从动齿轮上的开关控制杆(4)和挡位控制开关(5)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任伟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