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628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结构。由于在金属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与大功率器件之间的绝缘/导热垫,所述大功率器件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所述大功率器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导热接触面,所述绝缘/导热垫用于使所述大功率器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绝缘,并对所述大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起导热作用。尤其对于体积紧凑的产品来说,可以有效快速释放热能,改善散热机制,避免大功率器件被烧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路设计领域涉及很多大功率器件,发热量大,需要各种主动或被动的散热。现有大功率器件大多使用被动散热鳍结构,但是在封闭空间内,散热鳍结构并不能有效的将热量从散热鳍释放出去;同时也有使用主动式散热方式,通过风扇进行主动散热;也有使用主被动散热结合的方式,更高效的进行散热。但是,对于体积紧凑的产品来说,空间及其有限,散热鳍无法有效快速释放热能的情况下,散热机制较差,大功率器件很容易被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散热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散热结构,其包括:金属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与大功率器件之间的绝缘/导热垫,所述大功率器件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所述大功率器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导热接触面,所述绝缘/导热垫用于使所述大功率器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绝缘,并对所述大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起导热作用。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散热结构还可以包括另一金属壳体,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外层,所述另一金属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形成紧密平面接触,以形成另一导热接触面。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与大功率器件之间的绝缘/导热垫,所述大功率器件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所述大功率器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导热接触面,所述绝缘/导热垫用于使所述大功率器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绝缘,并对所述大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起导热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崴张辉王野张珍源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