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学灿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锁扣的折叠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36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安全锁扣的折叠座,在折叠座的活动芯轴下端锁接有一尾端扣合座,活动芯轴套孔中段处形成有一截断状态的活动区段,以供设置锁扣组件,由锁扣组件接合于活动芯轴,藉以将活动芯轴限位于活动芯轴套孔中,并控制活动芯轴于活动芯轴套孔中上下滑动,配合活动芯轴顶端的卡扣部与尾端扣合套的卡扣部同时进出活动芯轴卡固耳的卡固孔中,形成活动芯轴与活动芯轴卡固耳间的卡制或释放,形成为另一安全锁扣结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锁扣的折叠座。众所周知,常见的折叠座基本上是由转轴枢接于折叠座的两个折合部间,并于另侧由一活动芯轴结合一锁扣组件,而需要藉以达到折叠效果的杆体则分别定位于折合部上,在平时可先将折叠部的折合部盖合后,再由锁扣组件将折叠座的结构锁掣固定,以维持杆体伸展时的结构强度,又当开启锁扣组件时,即可释放折合部的锁掣作用,而可将折合部依转轴做一折叠开启的动作,以使折合部上的杆体形成一对折叠合的效果,而可大幅度缩减杆体所占的空间;一般折叠座应用于折叠式自行车的车架部位,藉以使车架具有可折叠收合的效果,然而,常用的折叠座仅由锁扣组件形成卡扣作用,若当其锁扣组件受外力不当作用而松脱时,即容易让整体折叠座的锁掣作用被解除,而无稳固维持车架原有的结构强度,而容易在自折叠式自行车正常行驶下,因为折叠座突然的松脱而产生意外伤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一般折叠座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安全锁扣的折叠座,除可藉由锁扣组件维持折叠座在收合状态的结构强度外,并可由活动芯轴与活动芯轴卡固耳间形成另一锁扣效果,并可由手柄安全扣对锁扣组件中的手柄加以框限定位,以避免其被任意扳动,提供了整体折叠座的安全锁扣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安全锁扣的折叠座,其结构主要是在折叠座的活动芯轴的下端锁接有一尾端扣合套,而活动芯轴套孔的中段处形成有一截断状态的活动区段以供设置锁扣组件,以由锁扣组件接合于活动芯轴,藉以将活动芯轴限位于活动芯轴套孔中,并可控制活动芯轴于活动芯轴套孔中上下滑动,以配合使活动芯轴顶端的卡扣部与尾端扣合套的卡扣部同时进出活动芯轴卡固耳的卡固孔中,以形成活动芯轴与活动芯轴卡固耳间的卡制或释放,成为另一安全锁扣结构,以及可另由一手柄安全扣对锁扣组件的手柄加以框限定位。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手柄安全扣与手柄的扣持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活动芯轴与折叠座间的扣持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活动芯轴与折叠座间解除扣持状态示意图。1为折叠座、11为第一折合部、111为转轴套孔、112为活动芯轴套孔、113为活动区段、114为弹簧座、12为第二折合部、121为转轴枢耳、122为芯轴卡固耳、123为卡固孔、124为套口、125为槽孔、126为定位孔、127为螺孔、2为转轴、31为活动芯轴、311为螺牙区段、312为锁接螺孔、313为卡扣部、314为颈缩部、315为斜导边、32为尾端扣合套、321为螺孔、322为卡扣部、323为颈缩部、324为斜导边、33为弹簧、4为锁扣组件、41为手柄、42为手柄转座、43为手柄连接杆、431为锁固端、432为枢接端、44为弹簧、5为手柄安全扣、51为固定侧板、511为凸扣、52为插固梢、53为鱼眼孔、54为螺钉、6为杆体、6’为杆体。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以一转轴2枢结于一侧,而转轴2的另侧则是由活动芯轴31与一锁扣组件4形成一扣合结构,以将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相固定扣合;藉以可将需达到折叠效果的杆体6、6’分别定位在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上,在平时可由锁扣组件4将整体折叠座1的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相盖合后的结构锁掣固定,以维持杆体6、6’伸展时的结构强度,又当开启锁扣组件4时,即可释放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的锁掣作用,而可将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依转轴2做一折叠开启的动作,以使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上的杆体6、6’形成一对折叠合的效果,可大幅缩减杆体6、6’的所占空间;在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的枢接处分别形成有一转轴套孔111与一对可搭接于转轴套孔111两头的转轴枢耳121,以利由一转轴2穿过转轴枢耳121与转轴套孔111而将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相枢接,并使其两者可依转轴2做一折合动作;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的枢接处另侧,分别形成有活动芯轴套孔112与可搭接于活动芯轴套孔112两头的活动芯轴卡固耳122,其活动芯轴套孔112主要是用以穿套活动芯轴31,而活动芯轴卡固耳122则具有一可将活动芯轴31箍限的卡固孔123,以及一可使活动芯轴31套入的套口124,以当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相盖合时,其活动芯轴31可经由套口124扣入活动芯轴卡固耳122的卡固孔123中,以固定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相盖合后的结构;另外,活动芯轴31的下端是呈一螺牙区段311,以利与一锁接于活动芯轴31下方的尾端扣合套的螺孔321相锁合,以当活动芯轴31自活动芯轴套孔112上端穿入时,可由尾端扣合套32于活动芯轴套孔112的下方锁固于活动芯轴31的下端,而活动芯轴套孔112的中段处形成有一截断状态的活动区段113以供设置一锁扣组件4,以由锁扣组件4接合于活动芯轴31,藉以将活动芯轴31限位于活动芯轴套孔112中,并可控制活动芯轴31于活动芯轴套孔112中上下滑动,以配合使活动芯轴31顶端的卡扣部313与尾端扣合套32的卡扣部322同时进出活动芯轴卡固耳122的卡固孔123中,以形成活动芯轴31与活动芯轴卡固耳122间的卡制或释放;又,锁扣组件4包括有手柄41、手柄转座42与手柄连接杆43,其中手柄连接杆43的一端为锁固端431以直接横向锁固于活动芯轴31中段处的一锁接螺孔312上,而手柄连接杆43的另端则为一穿设于手柄转座42中枢接端432以与手柄41相枢接,其在手柄转座42与活动芯轴31间并穿套有一弹簧44以对手柄转座42形成一推顶作用;又,第二折合部12在相对应于锁扣组件4的配置处形成有一可供手柄转座42扣入的槽孔125,以当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相盖合时,可藉由转动活动芯轴31令手柄连接杆43扣入第二折合部12的槽孔125中,在经由板压手柄41,由手柄41于手柄转座42中的偏心轴作用,将手柄转座42紧紧压抵于第二折合部12的板体上,藉以形成一可将第二折合部12与第一折合部11紧密扣合的夹制作用;在活动芯轴31的顶端与尾端扣合套32的下端分别形成一可与活动芯轴卡固耳122的卡固孔123相套合的卡扣部313、322,而其卡扣部313、322的上段位置则形成有一可通过活动芯轴卡固耳122边侧套口124的颈缩部314、323,其颈缩部314、323与卡扣部313、322间则为一斜导边315、324而在活动芯轴套孔112中另形成有一弹簧座114以供套设一弹簧33藉以对活动芯轴31形成一上顶的作用力,故于活动芯轴31与活动芯轴卡固耳122相扣持时,即可由弹簧33推顶活动芯轴31上抬,以由活动芯轴31与尾端扣合套32的卡扣部313、322套入活动芯轴卡固耳122的卡固孔123中,而使活动芯轴31无法跨出套口124以形成一锁扣作用,且纵使锁扣组件4是处于开启的状态,仍可使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紧密扣合,形成一多重防护效果;另外,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折叠座1的主体上设置一手柄安全扣5以将手柄41框固,使其不易因外力的作用而任意扳动,以避免无故解除锁掣状态的危险,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锁扣的折叠座,它是由第一折合部(11)、第二折合部(12)、转轴(2)、活动芯轴(31)、尾端扣合套(32)、弹簧(33)、锁扣组件(4)、手柄(41)、手柄转座(42)、手柄连接杆(43)、弹簧(44)、手柄安全扣(5)、固定侧板(51)、插固梢(52)、鱼眼孔(53)、螺钉(54)、杆体(6)、(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折合部(11)与第二折合部(12)以一转轴(2)枢结于一侧,而转轴(2)的另一侧是由活动芯轴(31)与一锁扣组件(4)形成一扣合结构;在折叠座(1)的主体上设置一手柄安全扣(5),以将手柄(41)框固;活动芯轴(31)的下端是呈一螺牙区段(311),以利与锁接于活动芯轴(31)下方的尾端扣合套(32)的螺孔(321)相锁合,以当活动芯轴(31)自活动芯轴套孔(112)的上端穿入时,可由尾端扣合套(32)于活动芯轴套孔(112)的下方锁固于活动芯轴(31)的下端,而活动芯轴套孔(112)的中段处形成有一截断状态的活动区段(113),以供设置一锁扣组件(4),以由锁扣组件(4)接合于活动芯轴(31),藉以将活动芯轴(31)限位于活动芯轴套孔(112)中,并可控制活动芯轴(31)于活动芯轴套孔(112)中上下滑动,以配合使活动芯轴(31)顶端的卡扣部(313)与尾端扣合套(32)的卡扣部(322)同时进出活动芯轴卡固耳(122)的卡固孔(123)中,以形成活动芯轴(31)与活动芯轴卡固耳(122)间的卡制或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灿
申请(专利权)人:廖学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