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水德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车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76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车手架,特指一种可调整握持角度之自行车车手架结构,主要系由一横架座及二迫紧片所共同组成。藉由迫紧片一侧之束弧部迫合于前叉架之顶管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迫紧片之分一侧对称突耳间及设一轴心螺栓藉的夹固横架座,且该横架座即据此为转轴轴心作其倾角度之调整,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等优点,尤其适合较高级之自行车使用配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车手架,特指一种可调整握持角度之自行车车手架结构。众所周知,车手架乃是用以支撑自行车车手之架座,一般车手架乃由一横架管及一纵架管以焊固接合,而使横架管之一端设一迫合套孔以套固于车手之近中央处,而纵架管之一端则插固于前叉之顶管,其缺陷是车手不能因人而异地调整车手架的握持角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型车手架。本技术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系使二迫紧片呈分离式并以二对称束弧部束合迫紧前叉管之顶管,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而迫紧片之另侧则设有对称之突耳,并于突耳之近中央处设有贯通之轴孔,俾藉一轴心螺栓之贯穿得将横架座一端之套合部,夹合固定于二突耳间,又突耳轴孔一侧之通孔仍贯设有一调整螺栓,以使横架座得据以调整倾角位移并施以固定位。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等优点,尤其适合较高级之自行车使用配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元件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立体外观图。附图3为本技术组合实施例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见附图1,2,3,4,本技术主要系由一横架座(1)及二迫紧片(21)、(22)所共同组合而成,而其特征在于藉由迫紧片(21)、(22)一侧之束弧部(211)、(221)迫合于前叉架之顶管(3)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而迫紧片之另一侧对称突耳(212)、(222)间乃贯设一轴心螺栓(4)藉以穿通并夹固横架座(1),且该横架座(1)即据此为转轴轴心作其倾仰角度之调整,俾使横架座另端套固之车手可随之作握持角度之选择者。本技术二迫紧片(21)、(22)乃呈分离式而束合迫紧前叉管之顶管(3),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而迫紧片之另侧则设有对称之突耳(212)、(222),并于突耳之近中央处设有贯通之轴孔(213)、(223),俾藉一轴心螺栓(4)之贯穿并经横架座一端套合部(11)之轴心孔(12),而将横架座(1)央合固定于二突耳间,又突耳轴孔(213)一侧之通孔(214)、(224)仍贯设有一调整螺栓(5),使其穿经横架座(1)套合部(11)之长弧孔(13)得据以调整横架座(1)之倾角位移并施以固定定位,使本技术之横架座之迫紧片(21)(22)得有效地稳固束合于前叉顶管或立管,且使该横架座另侧束口(15)束合之车手具倾仰角度调整之便捷效果者。再者,必需加以补充说明者系本技术之车手架结构,系使一侧突耳(22)之轴孔(223)及通孔(224)呈非圆形之等边多边形之孔道设计,俾配置二对称等边多边形之套帽(41)、(51)乃具有内螺孔(411)、(511),及帽头部(412)、(512)边到当持扳手调整另侧之轴心螺栓(4)或调整螺栓(5)时,则其套帽(41)、(51)得迳以该等边多边形孔道对称套抵,可免于再持另一扳手插抵套帽(41)(51)定位。请参阅第4图,本技术之横架座(1)其套合部(11)一侧面,及与其切合之突耳(21)内层面,分别设有呈对称啮合状之齿纹(14)、(215),俾有利于横架座与迫紧片之锁合稳固性增加者。因是,当组装本技术横架座时,乃系先将二迫紧片之束弧部套设于前叉之顶管或立管,并使一侧之锁孔(216)、(226)以螺丝(6)螺锁,复使横架座(1)设置适当角度,并以轴心螺栓(4)先行螺锁定位,再以调整螺栓(5)作迫紧之螺锁,则本技术之横架座即得以稳固调设而定位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车手架,主要系由一横架座(1)及二迫紧片(21)、(22)所共同组合而成,而其特征在于藉由迫紧片(21)、(22)一侧之束弧部(211)、(221)迫合于前叉架之顶管(3)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而迫紧片之另一侧对称突耳(212)、(222)间乃贯设一轴心螺栓(4),藉由该轴心螺栓(4)之贯穿并经横架座(1)一端套合部之轴心孔,而将横架座(1)央合固定于二突耳(212)、(222)间,又突耳轴孔(213)一侧之通孔(214)、(224)仍贯设有一调整螺栓(5),使其穿经横架座(1)套合部之长弧孔,得据以调整横架座(1)之倾角位移并施以固定定位。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车手架,特指一种可调整握持角度之自行车车手架结构,主要系由一横架座及二迫紧片所共同组成。藉由迫紧片一侧之束弧部迫合于前叉架之顶管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迫紧片之分一侧对称突耳间及设一轴心螺栓藉的夹固横架座,且该横架座即据此为转轴轴心作其倾角度之调整,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等优点,尤其适合较高级之自行车使用配置。文档编号B62K21/16GK2237594SQ95237170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蔡水德 申请人:蔡水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车手架,主要系由一横架座(1)及二迫紧片(21)、(22)所共同组合而成,而其特征在于:藉由迫紧片(21)、(22)一侧之束弧部(211)、(221)迫合于前叉架之顶管(3)或与该顶管枢接之立管,而迫紧片之另一侧对称突耳(212)、(222)间乃贯设一轴心螺栓(4),藉由该轴心螺栓(4)之贯穿并经横架座(1)一端套合部之轴心孔,而将横架座(1)夹合固定于二突耳(212)、(222)间,又突耳轴孔(213)一侧之通孔(214)、(224)仍贯设有一调整螺栓(5),使其穿经横架座(1)套合部之长弧孔,得据以调整横架座(1)之倾角位移并施以固定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德
申请(专利权)人:蔡水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