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11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包括上管11、下管12、座管13、后上叉14、后下叉15等,其中,各金属管材可个别或同时设计成两段式,在两段金属管材间充填一吸震衬垫33,并以一定方式将两段金属管材固结起来,再在吸震衬垫33表面覆盖一层具补强作用的包覆层34,使结合成稳固的一体。车轮所受的绝大部分震动力将为吸震衬垫33所吸收、阻隔,使骑乘者不易感受到猛烈震动,提高舒适感。(*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尤其与一种脚踏车的车架防震结构有关。习用的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车架是由一上管11、一下管12、一座管13、一后上叉14及一后下叉15等金属管材通过接头焊接而成。当该车架装配于脚踏车上骑乘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时,车轮会将颠簸震动所产生的作用力向上传递至车架处,因车架是由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之间硬对硬的组合,该震动力道无从消释,故骑车者会感受到较强的震动力量。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加装有避震器的脚踏车,虽具有消震作用,但因该避震器构造复杂,不仅增加了脚踏车重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它能有效地消除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骑乘时所承受的颠簸震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上管、下管、座管、后上叉、后下叉等组成,其中,上管、下管、座管、后上叉、后下叉可个别或同时设计成两段式,在两段金属管材之间充填以一吸震衬垫,并在该吸震衬垫表面覆盖一具有补强作用的包覆层。当受到凹凸不平的地面对车轮的颠簸震动力时,通过吸震衬垫发挥缓冲、消震功效,达到防震目的。本技术还可以由以下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当两段金属管材为空心管材时,可将两段空心金属管材相接处端部适当长度的管材进行缩管,并在缩管部表面周缘上设置预定数目的定位槽,将各补强元件(如钢条)一一嵌设卡掣在定位槽中,使不致脱离定位,将该缩管部置入模中,用射出成型或充填成型方式充填一适当厚度的吸震衬垫,通过该方式可将两段空心金属管材固结为一体。利用吸震衬垫的缓冲、消震作用,达到防震目的。可在包覆层内壁设置预定数目的凹凸面或凹凸点以增加包覆层与吸震衬垫间的结合能力。当两段金属管材为实心管材时,可将一段端部设置有一凸出部,而对应的一段设置有一凹槽部,在将凸出部与凹槽部衔接配合前将一吸震衬垫充填其间。通过该方式,可将两段实心管材固结为一体,利用吸震衬垫的缓冲消震作用达到防震目的。本技术因为只需在车架各个两段式金属管材的两段间充填入吸震材料,即可达到消震目的,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是习用脚踏车车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显示补强元件安置状态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平面轴向剖视图。请参阅图4,本技术包含上管11、下管12、座管13、后上叉14及后下叉15等,其中,上管11、下管12、座管13、后下叉14及后下叉15可个别或同时设计成两段式,见图2、3,两金属管材的两端相接处即缩管部经缩管后,直径变小,其表面周缘上设置了预定数目的定位槽311,将补强元件32(如钢条)一一嵌设卡掣在该缩管部31周边的定位槽311中,使不致脱离定位,起连结两段金属管材的作用。当各补强元件32安置定位完毕后,将其置入模中,在该缩管部31处用射出成型或充填成型方式充填一适当厚度的吸震衬垫33,该吸震衬垫不仅将各补强元件32包覆其内,也可使两段金属管材间通过充塞入的吸震材料产生适当的间隔。最后在吸震衬垫33表面上再覆盖一具补强作用的包覆层34。如为增进包覆层34与吸震衬垫33彼此间的结合能力,可在包覆层34内壁设置预定数目的凹凸面或凹凸点,使包覆层34与吸震衬垫33可稳固地结合为一体,避免出现相对滑移现象。请参阅图5,本技术也适用于车架2上各金属管材临近接合端处的实心金属管材41,即将实心管41设计成两段式,一段管材端部设置有一凸出部42,而对应的一段管材端部设置有一凹槽部43,在将凸出部42与凹槽部43衔接配合前须在其间充填一吸震衬垫44,再用插销45将两者固结,并在其表面包覆一层包覆层46,使之稳固地结合为一体,无脱开之虞。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包含上管(11)、下管(12)、座管(13)、后上叉(14)、后下叉(15),其特征在于各金属管材个别设计成两段式,在两段管材之间充填入一吸震衬垫(33),再在该吸震衬垫(33)表面上覆盖一层具有补强作用的包覆层(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金属管材同时设计成两段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金属管材为空心管材,将两段空心金属管材相接处端部适当长度的管材进行缩管,并在缩管部(31)表面周缘上设置预定数目的定位槽(311),将各补强元件(32)一一嵌设卡掣在定位槽(311)中,使不致脱离定位,将该缩管部(31)置入模中,用射出成型方式充填一适当厚度的吸震衬垫(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用填充成型方式充填一适当厚度的吸震衬垫(3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强元件为钢条。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包覆层(34)内壁设置预定数目的凹凸面以增加包覆层(34)与吸震衬垫(33)间的结合能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包覆层(34)内壁设置预定数目的凹凸点。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金属管材为实心管材,将一段端部设置有一凸出部(42),而对应的一段设置有一凹槽部(43),在将凸出部(42)与凹槽部(43)衔接配合前将一吸震衬垫(33)充填其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包括上管11、下管12、座管13、后上叉14、后下叉15等,其中,各金属管材可个别或同时设计成两段式,在两段金属管材间充填一吸震衬垫33,并以一定方式将两段金属管材固结起来,再在吸震衬垫33表面覆盖一层具补强作用的包覆层34,使结合成稳固的一体。车轮所受的绝大部分震动力将为吸震衬垫33所吸收、阻隔,使骑乘者不易感受到猛烈震动,提高舒适感。文档编号B62K3/00GK2250898SQ9521187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沈文振 申请人:厦门新凯複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包含上管(11)、下管(12)、座管(13)、后上叉(14)、后下叉(15),其特征在于:各金属管材个别设计成两段式,在两段管材之间充填入一吸震衬垫(33),再在该吸震衬垫(33)表面上覆盖一层具有补强作用的包覆层(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金属管材同时设计成两段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凯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