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折叠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05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折叠把手,在前叉立管上套设一枢结有两臂板的活动臂座,两壁板间的中段穿设一弹簧,而末端以一快拆穿过并在两臂板间枢结一把手夹座;在立管上端烧结一U状置放座,其两侧翼外侧开一喇叭口与内部一L形槽连通,由拉升把手使夹座进入置放座两侧翼之间,两臂板移到两侧翼外侧,且快拆的轴栓则自两侧翼喇叭口进入L形槽内并迫紧;松掉快拆后便可180度对折且把手可绕活动臂座360度旋转,利于收折动作迅速调整及缩小材积空间。(*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把手,其结构设计有利用收折动作迅速调整及缩小材积空间。一般习见的折叠自行车的把手部份的折叠结构设计,通常于把手折叠时只能够折到四十五度左右而已,而且其把手与前叉立管之间的结合关系无法移动升降或旋转角度;故其对于折叠后的体积缩小非常有限,所以在收折后仍然非常占据空间,而不利于包装的进行,也很不利于库存的管理。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把手,其可以收折到最小的体积以缩小其占据的空间,以便利于收藏及包装的进行,并减轻库存管理的负担;且把手可以活动臂座为中心做三百六十度旋转,利于包装时的迅速调整,提高包装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自行车折叠把手,在一前叉立管上套设一个由一环套及一轴管纵横交叉焊接成的活动臂座,该臂座可以套在立管上升降,于轴管的轴孔内穿过一长螺丝并在轴管两端枢结两片等距分布有三穿孔的臂板;两臂板的三穿孔的中孔则以一长螺丝穿过,并在两壁板间穿过一压缩弹簧后与螺帽锁结;其第三孔则以一快拆的轴栓穿过并在两臂板间穿过一个夹座的穿孔后于臂板外侧与快拆束块锁结;该夹座于穿孔后的一正面形成一斜面。在前叉立管上端烧结一个弯成U状的置放座,置放座的两侧翼外侧开一喇叭口与内部一L型槽连通,且于两侧翼之间的立管外表面形成一斜面;由拉升把手使夹座进入置放座两侧翼之间,两臂板因被压缩弹簧撑张而可移到两侧翼外侧,且快拆的轴栓则自两侧翼的喇叭口迅速进入L型槽内再将快拆迫紧固定。其中;立管上端在两侧翼间的斜面恰与自行车把手夹座后方正面的斜面形成导引及适度的契合作用,利于迅速装入定位;而其中两臂板之间在中孔穿设的压缩弹簧在常态下推抵张持两臂板向外扩张,同时由其长螺丝及螺帽的调节达到两臂板的间距,而于快拆迫紧时则与快拆迫紧方向形成相对的张力可加强快拆的固定效果。如上所述的自行车折叠把手,其于松掉快拆后便可上下一百八十度对折,可以收折到最小的体积以缩小其占据的空间,以便利于收藏的进行,并减轻库存管理的负担;且把手可以活动臂座为中心做三百六十度旋转,利于包装时的迅速调整,提高包装的效率。现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及组装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装动作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迫紧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收折动作立体实施例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在一前叉立管10上套设一个由一环套21及一轴管22纵横交叉焊接成的活动臂座20,该活动臂座20可以套在立管10上升降,于轴管22的轴孔221内穿过一长螺丝30并在轴管22两端枢结两片等距分布有三穿孔41、42、43的臂板40;两臂板40的三穿孔的中孔42亦以一长螺丝30穿过,并在两臂板40间穿过一压缩弹簧50后与螺帽31锁结;其第三孔43则以一快拆60的轴栓61穿过并在两臂板40间穿过一夹座70的穿孔71后于臂板40外侧与快折60的束块62锁结组成如图2所示的立体结构。如上所述的结构中,该夹座70有一夹持口72夹持自行车把手80,夹座70于穿孔71后的一正面形成一斜面73;再配合于前叉的立管10上端烧结一个弯成U状的置放座90,置放座90的两侧翼91外侧开一喇叭口92与内部一L型槽93连通,且于两侧翼91之间的立管10外表面形成一斜面11。如图2的箭头及假想线所示,当要加以组装固定时,可由拉升把手80而牵引活动臂座20上升;因两臂板40被压缩弹簧50推抵稍微张开使夹座70可快速进入置放座90的两侧翼91间,两臂板则同时移到置放座90的两侧翼91的两外侧,且快拆60的轴栓61能快速的自两侧翼91的喇叭口92进入L型槽93内,如图3所示。再如图4所示,将快拆60加以旋转迫紧固定,其中;立管10上端在置放座90的两侧翼91间的斜面11恰与自行车把手80的夹座70后方正面的斜面73形面导引及适度的契合作用,利于迅速装入定位;而其中两臂板40之间在中孔42穿设的压缩弹簧50在常态下推抵张持两臂板40向外扩张,而于快拆60迫紧时则与快拆60迫紧方向形成相对的张力,可加强快拆60的固定效果。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收折实施例立体图,上述的自行车折叠把手于松掉快拆60后便可上下一百八十度对折,可以收折到最小的体积以缩小其占据的空间,以便利于收藏的进行,并减轻库存管理的负担;且把手80可以活动臂座20为中心做三百六十度旋转,而利于包装时的迅速调整,提高包装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已经达到突破性的结构,而具有改良的首创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较具进步性的实用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把手,其特征在于:在一前叉立管上套设一个由一环套及一轴管纵横交叉焊接成的活动臂座,该臂座套在立管上可升降,于轴管的轴孔内穿过一长螺丝并在轴管两端枢结两片等距分布有三穿孔的臂板;两臂板的三穿孔的中孔则以一长螺丝穿过,并在两臂板间过一压缩弹簧后与螺帽锁结;其第三孔则以一快拆的轴栓穿过并在两臂板间穿过一个夹座的穿孔后于臂板外侧与快拆束块锁结;该夹座于穿孔后的一正面形成一斜面;在前叉立管上端烧结一个弯成U状的置放座,置放座的两侧翼外侧开一喇叭口与内部一L型槽连通,且 于两侧翼之间的立管外表面形成一斜面;该把手在组装位置时,该夹座位于置放座的两侧翼之间,两臂板移到两侧翼外侧,且快拆的轴栓则自两侧翼喇叭口进入L型槽内并迫紧固定;该把手于松掉快拆后可上下一百八十度对折,且把手可以活动臂座为中心做三百六十度 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自行车折叠把手,其特征在于在一前叉立管上套设一个由一环套及一轴管纵横交叉焊接成的活动臂座,该臂座套在立管上可升降,于轴管的轴孔内穿过一长螺丝并在轴管两端枢结两片等距分布有三穿孔的臂板;两臂板的三穿孔的中孔则以一长螺丝穿过,并在两臂板间穿过一压缩弹簧后与螺帽锁结;其第三孔则以一快拆的轴栓穿过并在两臂板间穿过一个夹座的穿孔后于臂板外侧与快拆束块锁结;该夹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能宗
申请(专利权)人:能皓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