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63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1 02:57
第一引导部件(71)从电池罩(60)的第一侧板(61)向还原剂箱(18)延伸。而且,第一引导部件(71)朝还原剂箱(18)向下方倾斜。第二引导部件(75)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件(71)的下方,朝还原剂箱(18)向下方倾斜。第二引导部件(75)具有第一端(771)和第二端(772)。第二引导部件(75)的第一端(771)比第一引导部件(71)的前端(731)位于靠近电池(17)侧的位置。第二引导部件(75)的第二端(772)比分隔板(52)位于靠近还原剂箱(18)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提出了搭载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作业车辆。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和还原剂箱。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使用尿素水等还原剂处理排气。需要说明的是,还原剂贮存在还原剂箱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 — 2372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还原剂箱配置在电池附近,电池被电池罩覆盖。在向还原剂箱补充还原剂时,作业人员有时要在将贮存有补充用还原剂的容器载置在电池罩上的状态下进行补充作业。在从补充用容器向还原剂箱补充还原剂时,如果还原剂溢出,则该溢出的还原剂经由电池罩流到电池侧,从而存在在电池上附着还原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能够防止还原剂附着在电池上。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侧面的作业车辆包括还原剂箱、电池、还原剂箱载置部件、电池罩、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电池与还原剂箱隔着间隔而排列配置。还原剂箱载置部件具有底板和分隔板。底板上载置还原剂箱。分隔板从底板向上方延伸并位于还原剂箱与电池之间。电池罩具有上板和侧板。上板位于电池的上方。侧板从上板的侧边向下方延伸并位于还原剂箱与电池之间。第一引导部件从侧板向还原剂箱延伸。而且,第一引导部件朝还原剂箱向下方倾斜。第二引导部件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件的下方,朝还原剂箱向下方倾斜。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一端比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位于靠近电池侧的位置。在电池罩的上板上进行向还原剂箱补充还原剂的作业时,还原剂容易向电池罩的上板的靠近还原剂箱侧的部分溢出。因此,在电池罩的上板上溢出还原剂的情况下,该溢出的还原剂从上板经由侧板向下方流动。在此,第一引导部件从侧板向还原剂箱延伸,而且,在第一引导部件的下方配置有第二引导部件。另外,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均朝还原剂箱向下方倾斜。因此,经由侧板向下方流动的还原剂经由第一引导部件从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靠近还原剂箱侧的一端)向第二引导部件落下,并流向还原剂箱侧。这样,还原剂不向电池侧流动,因此能够防止还原剂附着在电池上。优选的是,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端比分隔板位于靠近还原剂箱侧的位置。根据该构成,从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端向下方落下的还原剂落到还原剂箱载置部件而不向电池侧流动。其结果,能够防止还原剂附着在电池上。优选的是,作业车辆还包括在第二引导部件与分隔板之间延伸的分隔部件。根据该构成,能够由分隔部件防止落到还原剂箱载置部件的还原剂向电池侧飞散。优选的是,分隔部件从第二引导部件下垂。而且,优选的是,分隔部件的下端比分隔板位于靠近还原剂箱侧的位置且比分隔板的上端位于靠近下侧的位置。利用这样构成的分隔部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落到还原剂箱载置部件上的还原剂向电池侧飞散。优选的是,分隔部件由橡胶制成。根据该构成,分隔部件不会产生变形,而且,可以使分隔部件变轻。本专利技术第二侧面的作业车辆包括还原剂箱、电池、还原剂箱载置部件、电池罩和第一引导部件。电池与还原剂箱隔着间隔而排列配置。还原剂箱载置部件具有底板和分隔板。底板上载置还原剂箱。分隔板从底板向上方延伸并位于还原剂箱与电池之间。电池罩具有上板和侧板。上板位于电池的上方。侧板从上板的侧边向下方延伸并位于还原剂箱与电池之间。第一引导部件从侧板向还原剂箱延伸。而且,第一引导部件朝还原剂箱向下方倾斜。此外,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比分隔板位于靠近还原剂箱侧的位置。根据该构成,溢出到电池罩上的还原剂经由侧板向下方流动,进一步经由第一引导部件从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向下方落下。在此,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比分隔板位于靠近还原剂箱侧的位置。因此,从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向下方落下的还原剂落到还原剂箱载置部件,而不向电池侧流动。其结果,能够防止还原剂附着在电池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还原剂附着在电池上。【附图说明】图1是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图3是排气后处理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液压挖掘机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液压挖掘机的框架结构的详细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车辆主体的右前部的侧面剖视图。图7是表示电池和还原剂箱周边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还原剂箱周边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第一,第二引导部件周边的详细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10是第二变形例的车辆主体的右前部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00。图1是液压挖掘机100的立体图。在以下说明中,“前”和“后”分别表示车辆主体I的前与后。而且,在以下说明中,“右” “左” “上” “下”分别表示以从驾驶座看前方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车宽方向”和“左右方向”具有相同的含义。如图1所示,液压挖掘机(作业车辆的一例)100包括车辆主体I和工作装置4,使用工作装置4进行所希望的作业。车辆主体I包括行驶体2和旋转体3。行驶体2包括一对行驶装置2a, 2b。行驶装置2a具有履带2d,而行驶装置2b具有覆带2c。行驶装置2a,2b从发动机10得到驱动力驱动履带2c,2d,从而使液压挖掘机100行驶。旋转体3载置在行驶体2上并设置为相对行驶体2可旋转。旋转体3包括驾驶室5、燃料箱6、工作油箱7、发动机室8及配重9。燃料箱6贮存有用于驱动发动机10的燃料,配置在工作油箱7的前方。工作油箱7贮存工作油。工作油箱7在前后方向上与燃料箱6排列配置。如后文所述,发动机室8收纳发动机10、液压泵11、排气后处理单元20等。发动机室8配置在驾驶室5、燃料箱6及工作油箱7的后方。在发动机室8的上方配置发动机罩12。配重9配置在发动机室8的后方。工作装置4安装在旋转体3的前部。工作装置4包括大臂4a、小臂4b、铲斗4c、一对大臂缸4d、小臂缸4e及铲斗缸4f。大臂4a的基端部可旋转地与旋转体3连接。小臂4b的基端部可旋转地与大臂4a的前端部连接。铲斗4c可旋转地与小臂4b的前端部连接。各大臂缸4d、小臂缸4e及铲斗缸4f都是液压缸,由后述的液压泵11排出的工作油驱动。各大臂缸4d使大臂4a动作。小臂缸4e使小臂4b动作。铲斗缸4f使铲斗4c动作。通过这些液压缸4d,4e, 4f的驱动使工作装置4驱动。图2是从车辆后方看到的发动机室8的内部结构的视图。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室8配置有发动机10、飞轮壳13、液压泵11、排气后处理单元20、风扇14及散热器15。风扇14在发动机室8内形成从右到左的气流。散热器15设置在风扇14的右侧。风扇14 一工作,冷却风就从外部经由通风孔801 (参照图1)吸入发动机室8内。在散热器15的内部流动的冷却水被该冷却风冷却。发动机10、飞轮壳13及液压泵11依次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液压泵11被发动机10驱动。液压泵11配置在发动机10的左侧。飞轮壳13配置在发动机10与液压泵11之间。飞轮壳13安装在发动机10的左侧面上。而且,液压泵11安装在飞轮壳13的左侧面上。图3是从右前方看到的排气后处理单元20的立体图。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气后处理单元20处理来自发动机10的排气。排气后处理单元20包括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DPF) 21、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 22、连接配管23及喷射装置24。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21是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剂箱;电池,与所述还原剂箱隔着间隔而排列配置;还原剂箱载置部件,包括底板和分隔板,该底板上载置所述还原剂箱,该分隔板从所述底板向上方延伸并位于所述还原剂箱与所述电池之间;电池罩,包括上板和侧板,该上板位于所述电池的上方,该侧板从所述上板的侧边向下方延伸并位于所述还原剂箱与所述电池之间;第一引导部件,从所述侧板向所述还原剂箱延伸且向下方倾斜;第二引导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下方,并朝所述还原剂箱向下方倾斜;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具有第一端,该第一端比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前端位于靠近所述电池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孝造中村尚人河野贵一郎大岩宪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