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061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压力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由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组成,轴瓦本体上设有能限制轴瓦本体轴向位置的限位边,还包括设于上轴瓦部上端中央的注油口,上轴瓦部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口相连通的输送油路,轴瓦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存油路,输送油路包括以注油口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与注油口连通的、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的四个油槽一,每个油槽一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中心轴向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储存油路包括轴瓦本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的两圈油槽三,油槽三靠近轴瓦本体的两轴端;上轴瓦部、下轴瓦部均对称地设置一对油槽四并靠近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的接合缝;输送油路、油槽四均处于两圈油槽三之间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冲床的连杆轴瓦的设置如下:由相互配合并形成一个轴瓦本体的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组成,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均为半圆筒形结构,轴瓦本体上设有能限制轴瓦本体轴向位置的限位边,还包括设于上轴瓦部上端中央的注油口,上轴瓦部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口相连通的输送油路,轴瓦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存油路,上述的输送油路、储存油路均为一圈油槽,但在实际使用中作用不明显。由于轴瓦本体的内壁与曲轴形成较大的压力接触,很容易使得轴瓦本体的内壁上的油膜发生破裂现象,导致曲轴刮伤轴瓦本体的内壁,下轴瓦部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更容易被曲轴刮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给连杆轴瓦的内壁均匀上油、能够很好地将润滑油留在轴瓦本体的内壁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能够均匀地给轴瓦本体的内壁上油,并且能够很好地将润滑油留在轴瓦本体的内壁,防止油膜破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由相互配合并形成一个轴瓦本体的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组成,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紧贴曲轴表面,所述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均为半圆筒形结构,所述轴瓦本体上设有能限制轴瓦本体轴向位置的限位边,还包括设于上轴瓦部上端中央的注油口,所述上轴瓦部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口相连通的输送油路,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存油路,所述输送油路包括以注油口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与注油口连通的、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的四个油槽一,每个油槽一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轴瓦本体中心轴向轴瓦本体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 ;所述储存油路包括轴瓦本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的两圈油槽三,所述油槽三靠近轴瓦本体的两轴端;所述上轴瓦部、下轴瓦部均对称地设置一对油槽四并靠近上轴瓦部和下轴瓦部的接合缝;所述输送油路、油槽四均处于两圈油槽三之间的区域。本技术的技术说明如下:从注油口注入润滑油,由于轴瓦本体的内壁与曲轴形成压力接触,因此润滑油会在输送油路内流动,由于四个油槽一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可以充分给曲轴的上表面均匀地上油,每个油槽一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中心轴向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可以使得不易上油的区域能够涂抹到润滑油,上轴瓦部的内壁的受油区域可以均匀地覆盖曲轴的上表面;随着曲轴的在轴瓦本体的内壁上转动的过程,可以将上轴瓦部的润滑油带到下轴瓦部,由于下轴瓦部的内壁中部区域因受曲轴的压力导致润滑油向两轴端偏移,使得润滑油进入油槽三中,能够很好地留住润滑油,减少润滑油的损耗;设置油槽四的作用在于能够留住润滑油,曲轴在一次次转动过程中会不断地粘住油槽四储存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得到循环利用,提升润滑油的利用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均匀地给轴瓦本体的内壁上油,使得润滑油均匀地涂抹在曲轴表面,并且能够很好地将润滑油留在轴瓦本体的内壁,提升了润滑油的利用率,防止轴瓦本体的内壁产生油膜破裂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轴瓦部与下轴瓦部的接合面上设有圆弧凹槽,所述下轴瓦部与上轴瓦部的接合面上设有与圆弧凹槽吻合的圆弧凸榫,所述圆弧凹槽、圆弧凸榫处于两圈油槽三之间的区域。目的是增大上轴瓦部与下轴瓦部的接触面积,使得上轴瓦部与下轴瓦部在受曲轴的交变压载状态下不会产生相对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面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上轴瓦部的内壁图。图4为下轴瓦部的内壁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装图。其中,I注油口,2上轴瓦部,3下轴瓦部,4油槽一,5油槽二,6油槽三,7油槽四,8限位边,9圆弧凹槽,10圆弧凸榫,11曲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由相互配合并形成一个轴瓦本体的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组成,轴瓦本体的内壁紧贴曲轴11表面,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均为半圆筒形结构,轴瓦本体上设有能限制轴瓦本体轴向位置的限位边8,还包括设于上轴瓦部2上端中央的注油口 1,上轴瓦部2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口 I相连通的输送油路,轴瓦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存油路,输送油路包括以注油口 I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与注油口 I连通的、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的四个油槽一 4,每个油槽一 4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轴瓦本体中心轴向轴瓦本体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 5 ;储存油路包括轴瓦本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的两圈油槽三6,油槽三6靠近轴瓦本体的两轴端;上轴瓦部2、下轴瓦部3均对称地设置一对油槽四7并靠近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的接合缝;输送油路、油槽四7均处于两圈油槽三6之间的区域。上述上轴瓦部2与下轴瓦部3的接合面上设有圆弧凹槽9,下轴瓦部3与上轴瓦部2的接合面上设有与圆弧凹槽9吻合的圆弧凸榫10,圆弧凹槽9、圆弧凸榫10处于两圈油槽三6之间的区域,增大上轴瓦部2与下轴瓦部3的接触面积,使得上轴瓦部2与下轴瓦部3在受曲轴11的交变压载状态下不会产生相对偏移。本技术运作时:从注油口 I注入润滑油,由于轴瓦本体的内壁与曲轴11形成压力接触,因此润滑油会在输送油路内流动,由于四个油槽一 4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可以充分给曲轴11的上表面均匀地上油,每个油槽一 4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轴瓦本体中心轴向轴瓦本体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 5,可以使得曲轴11的不易上油的区域能够涂抹到润滑油,上轴瓦部2的内壁的受油区域可以均匀地覆盖曲轴11的上表面;随着曲轴11的在轴瓦本体的内壁上转动的过程,可以将上轴瓦部2的润滑油带到下轴瓦部3,由于下轴瓦部3的内壁中部区域因受曲轴11的压力导致润滑油向轴瓦本体两轴端流动,使得润滑油进入油槽三6中,能够很好地留住润滑油,减少润滑油的损耗;设置油槽四7的作用在于能够留住润滑油,曲轴11在一次次转动过程中会不断地粘住油槽四7储存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得到循环利用,提升润滑油的利用效率。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由相互配合并形成一个轴瓦本体的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组成,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紧贴曲轴(11)表面,所述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均为半圆筒形结构,所述轴瓦本体上设有能限制轴瓦本体轴向位置的限位边(8),还包括设于上轴瓦部(2)上端中央的注油口(1),所述上轴瓦部(2)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口(I)相连通的输送油路,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存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油路包括以注油口( I)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与注油口( I)连通的、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的四个油槽一(4),每个油槽一(4)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轴瓦本体中心轴向轴瓦本体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5); 所述储存油路包括轴瓦本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的两圈油槽三(6),所述油槽三(6)靠近轴瓦本体的两轴端; 所述上轴瓦部(2)、下轴瓦部(3)均对称地设置一对油槽四(7)并靠近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的接合缝; 所述输送油路、油槽四(7)均处于两圈油槽三(6)之间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冲床的连杆轴瓦,由相互配合并形成一个轴瓦本体的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组成,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紧贴曲轴(11)表面,所述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均为半圆筒形结构,所述轴瓦本体上设有能限制轴瓦本体轴向位置的限位边(8),还包括设于上轴瓦部(2)上端中央的注油口(1),所述上轴瓦部(2)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口(1)相连通的输送油路,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存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油路包括以注油口(1)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与注油口(1)连通的、总体排布位置呈现X形的四个油槽一(4),每个油槽一(4)的中部位置还设有沿轴瓦本体中心轴向轴瓦本体轴端方向延伸的油槽二(5);所述储存油路包括轴瓦本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的两圈油槽三(6),所述油槽三(6)靠近轴瓦本体的两轴端;所述上轴瓦部(2)、下轴瓦部(3)均对称地设置一对油槽四(7)并靠近上轴瓦部(2)和下轴瓦部(3)的接合缝;所述输送油路、油槽四(7)均处于两圈油槽三(6)之间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星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