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62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该立管主要由横管和直管组成。直管的顶部设有枢轴,横管的两端各设一束仔分别用于夹持枢轴和车把手,夹持枢轴的一端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上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下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这样的自行车立管无需工具便可随意调整立管的角度,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立管,尤其涉一种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立管大多数都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立管由横管1和直管2组成,横管1直接焊接在直管2的顶端边缘,车把手5固定在横杆1另一端的束仔4上。这样的自行车立管已经完全固定死在车架上,横管1的角度和高度均无法调节,无法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且其车把手也无法调整,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横管角度可随意调节从而达到调整横管高度的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主要由横管和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直管的顶部设有枢轴;横管的两端各设一束仔分别用于夹持枢轴和车把手,夹持枢轴的一端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上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下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所述的横管的夹持车把手的一端也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下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上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所述的横管臂面在长穿孔两端均设有凹槽,分别为一端与螺杆帽端相一致,另一端与偏心块体相一致。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需要调整横管角度时,用手扳开把柄至直立状,使束仔处于松开状态,将横杆调至所需角度后将把柄调回与横杆平行状态即可;而当要旋转车把手时,亦将与车把手连接的束仔作相应的调整即可,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立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部分解剖图; 图4为本技术组合部分解剖图。图中,1、横管;2、直管;4、束仔;5、车把手;10、横管;20、直管;30、快拆装置;40、快拆装置;100、套孔;101、束仔;102、束仔;103、车把手;104、套孔;105、长缺槽;106、长缺槽;107、长穿孔;108、长穿孔;109、凹槽;110、凹槽;111、凹槽;112、凹槽;201、枢轴;301、偏心块体;302、螺杆;303、把柄;400、转轴;401、偏心块体;402、螺杆;403、把柄;404、缺口;405、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快拆式自行车调角立管,包括横管10、直管20及两快拆装置30、40。该横管10两端各具有一束仔101、102。其中束仔101设有套孔100,用以夹持车把手103;而另一束仔102设有套孔104用以夹持枢轴201,该枢轴201设在直管20的顶端。该横管10设有两长缺槽105、106。其中长缺槽105一端连通束仔101的套孔100;另一端贯穿于横管10的上臂面;另一长缺槽106的一端则连通束仔102的套孔104,另一端则贯穿于横管10的下臂面。在横管10的臂面上还设有两个长穿孔107、108,长穿孔107、108分别从上臂面穿过长缺槽105、106延伸至下臂面,其中,两长穿孔107、108的两端皆设有凹槽109、110、111、112。快拆装置30和40在结构上完全相同,在此只对其中一个作详细的说明。该快拆结构包含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401、具有螺孔的转轴400、螺杆402及把柄403。其中,该偏心块体401设在横管10对应于长穿孔107的凹槽109。转轴400位于偏心块体401的通孔内,而螺杆402穿过偏心块体401的缺口404与转轴400的螺孔配合连接。螺孔405的头部则置于凹槽110内,另一快拆装置30的螺杆302则设置于另一长穿孔108内。因此,一旦扳动把柄403(303)便使偏心块体401(301)转动,而带动螺杆402(302)移动。使用时,想要调整车把手103位置时,只要将把柄403往上扳动呈直立状,该偏心块体401促使螺杆402往下推移,车把手103便可在套孔100内旋转至所需位置。再将把手403呈水平方向推移至贴置于横管10表面即可。促使偏心块体401的偏心位置改变,并拉动螺杆402向上移动,近使长缺槽105被压缩,夹紧车把手103。同理,要调整横管10的角度时,只要将把柄303往下扳动呈直立状,偏心块体301促使螺杆302往上推移,该横管10便能旋转至所需位置。再把把柄303呈水平方向推移至贴于横管10表面,促使偏心块体301的偏心位置改变,并拉动螺杆302向下移动,近使长缺槽106被压缩,夹紧枢轴201。可见,这样的自行车调整立管不需任何工具便可随意调整,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主要由横管和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直管的顶部设有枢轴;横管的两端各设一束仔分别用于夹持枢轴和车把手,夹持枢轴的一端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上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下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横管的夹持车把手的一端也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下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上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快拆调角立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横管臂面在长穿孔两端均设有凹槽,分别为一端与螺杆帽端相一致,另一端与偏心块体相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该立管主要由横管和直管组成。直管的顶部设有枢轴,横管的两端各设一束仔分别用于夹持枢轴和车把手,夹持枢轴的一端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上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下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这样的自行车立管无需工具便可随意调整立管的角度,方便快捷。文档编号B62K21/16GK2612600SQ03225668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快拆式调角立管,主要由横管和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直管的顶部设有枢轴;横管的两端各设一束仔分别用于夹持枢轴和车把手,夹持枢轴的一端设有一长缺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束仔套孔相通,另一端贯穿横管臂面;在长缺槽上方的横管臂面开设有一长穿孔,由上臂面经过长缺槽延伸至下臂面;在臂面设有一快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偏心块体、具有螺孔的转轴、螺杆和与偏心块体连接成一体的把柄,螺杆穿过长穿孔并经由长缺槽后与转轴上的螺孔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