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62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包括直管和横管,在直管顶部设有一弧形凸块,在凸块的圆弧面设有齿条;横管的一端与直管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用于锁固车把手,内部设有空隙;在横管的内部凹槽内设有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包括一块体,在块体与直管顶部凸块对应的面设有与凸块齿条相啮合的齿条;在横管臂面上还设有一快拆结构,包括偏心转体、驱动杆与偏心转体连成一体的把柄;偏心转体设在横管臂面上,驱动杆的一端连接转体,另一端与卡合结构连接,用以控制块体上的齿条和直管顶部的齿条的离合。这样,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横管的角度高度,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立管,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的自行车立管大多数都是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立管由横管1和直管2组成,横管1直接焊接在直管2的顶端边缘,车把手5固定在横杆1另一端的束仔4上。这样的自行车立管已经完全固定死在车架上,横管1的角度和高度均无法调节,无法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且其车把手也无法调整,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横管高低角度的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包括直管和横管,其特征在于在直管顶部设有一弧形凸块,在凸块的圆弧面设有齿条;横管的一端与直管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用于锁固车把手,内部设有空隙;在横管的内部凹槽内设有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包括一块体,在块体与直管顶部凸块对应的面设有与凸块齿条相啮合的齿条;在横管臂面上还设有一快拆结构,包括偏心转体、驱动杆和与偏心转体连成一体的把柄;偏心转体设在横管臂面上,驱动杆的一端连接转体,另一端与卡合结构连接,用以控制块体上的齿条和直管顶部的齿条的离合。所述的卡合结构还包括中心具有螺孔的转轴;驱动杆与转轴上的螺孔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立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同状态解剖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状态解剖图。图中,1、横管;2、直管;4、束仔;5、车把手;10、横管;20、直管;30、卡合结构;40、快拆结构;101、端;102、端;103、束仔;105、空隙;106、凹槽;201、齿条;301、块体;302、转轴;303、支杆;304、齿条;305、穿孔;306、缺口;307、螺孔;308、通孔;401、偏心转体;402、驱动杆;403、把柄;40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包括横管10、直管20、卡合结构30和快拆结构40。横管10的一端101与直管顶部的凸块活动连接,而另一端102配合束仔103锁固车把手。直管20顶部设有弧形凸块,弧形面设有若干横向齿条201、横管10内部具有空隙105。卡合结构30设置在横管10的空隙内,主要包括块体301、转轴302和支杆303。块体301与直管顶部凸块相对应的面设有与横向齿条201相对应的横向齿条304,中心设有横向穿孔305;在横向穿孔的上方设有一通孔308。通孔308的中段设有一狭长缺口306。这样,支杆303穿过块体301的穿孔305后,将其两端固设在横管10两侧的臂面上,块体301便能以支杆303为支点而旋转。转轴302中心具有一螺孔307,且转轴302穿设在通孔308中并可转动。快拆结构40包括偏心转体401、驱动杆402及把柄403,其中偏心转体401设在横管10位于束仔103下缘凹槽106,转动杆402一端连接在偏心转体401所设的转轴404;另一端405则穿过束仔103的缺槽107并经由缺口306而与转轴302上的螺孔307螺纹连接。只要扳动把柄403便促使偏心转体401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402移动。当把柄403往下扳动呈直立状,偏心转体401促使驱动杆402往前推移(如箭头所示),使得块体301以反时针转动一小段距离,块体301的齿条304未与齿条201接触,横管10可上下转动运至所需位置,再将把柄403呈顺时针推移成水平贴置于横管10下面,使偏心转体的偏心位置改变。一方面,偏心转体401抵顶束仔103的缺槽107,使缺槽107变小,束仔103的套孔108缩小夹紧车把手5;另一方面该驱动杆402向后移动,拉动该块体301转动,使其齿条304与齿条201啮合,横管10被定位而无法上下移动,从而达到了调整角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包括直管和横管,其特征在于在直管顶部设有一弧形凸块,在凸块的圆弧面设有齿条;横管的一端与直管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用于锁固车把手,内部设有空隙;在横管的内部凹槽内设有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包括一块体,在块体与直管顶部凸块对应的面设有与凸块齿条相啮合的齿条;在横管臂面上还设有一快拆结构,包括偏心转体、驱动杆和与偏心转体连成一体的把柄;偏心转体设在横管臂面上,驱动杆的一端连接转体,另一端与卡合结构连接,用以控制块体上的齿条和直管顶部的齿条的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合结构还包括中心具有螺孔的转轴;驱动杆与转轴上的螺孔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包括直管和横管,在直管顶部设有一弧形凸块,在凸块的圆弧面设有齿条;横管的一端与直管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用于锁固车把手,内部设有空隙;在横管的内部凹槽内设有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包括一块体,在块体与直管顶部凸块对应的面设有与凸块齿条相啮合的齿条;在横管臂面上还设有一快拆结构,包括偏心转体、驱动杆与偏心转体连成一体的把柄;偏心转体设在横管臂面上,驱动杆的一端连接转体,另一端与卡合结构连接,用以控制块体上的齿条和直管顶部的齿条的离合。这样,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横管的角度高度,方便快捷。文档编号B62K21/16GK2637308SQ03225669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调整角度立管,包括直管和横管,其特征在于:在直管顶部设有一弧形凸块,在凸块的圆弧面设有齿条;横管的一端与直管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用于锁固车把手,内部设有空隙;在横管的内部凹槽内设有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包括一块体,在块体与直管顶部凸块对应的面设有与凸块齿条相啮合的齿条;在横管臂面上还设有一快拆结构,包括偏心转体、驱动杆和与偏心转体连成一体的把柄;偏心转体设在横管臂面上,驱动杆的一端连接转体,另一端与卡合结构连接,用以控制块体上的齿条和直管顶部的齿条的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