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44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包括手把、手把连接座、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两手把连接座设于连接板上,手把连接座的定位孔和手把孔均为开口式,其开口由螺钉锁紧,定位孔套于前减震器的上端,手把装于手把孔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手把机构的改进技术,具体涉及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手把机构多数是不能调节的。如中国专利公开的ZL00236788“可调式摩托车把手”和ZL00205582“滑板车手把方向伸缩调整构造”,前者通过万向节来调节手把的角度和高度,但锁紧机构操作不方便,也不可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后者能通过滑动来调节手把的长度,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功能也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调节手把长短,还可调整旋转方向,尤其是锁紧装置可靠性、安全性好的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包括手把、手把连接座、连接板,两手把连接座设于连接板上,手把连接座的定位孔和手把孔均为开口式,其开口由螺钉锁紧,定位孔套于前减震器的上端,手把装于手把孔内。手把和联接板表面设有刻度。本技术以旋转方式和滑动方式来调整手把至适当角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身材使用者;还设计有刻度标记,保证调整时的左右对称,调整时更加直观、准确。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锁紧装置安全可靠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包括手把1、手把连接座2和连接板3,两手把连接座2对称设于连接板3上,手把连接座2的定位孔和手把孔均为开口式,其开口4、8由分别由螺钉5、9锁紧,两定位孔套于摩托车两对称的前减震器10的上端,两手把1分别装于两手把连接座2的手把孔内;连接板3有与摩托车方向柱连接的连接孔11。手把连接座2套在前减震器10的上端,并可绕前减震器10转动,当转动到理想位置时,通过螺钉5来收紧手把连接座2的开口4,以将手把连接座2夹紧于前减震10上达到调整方向的目的。手把1的一端插在手把连接座2的手把孔内,该孔的一侧开有一槽,手把1可延该孔前后滑动,当滑动到理想位置时,通过锁紧螺钉9来收紧手把连接座2的开口8,以将手把1夹紧于手把连接座2上,达到调整方向的目的,在方向柱上联接板3上表面上有标尺6,手把1的外表面有有标尺7,方便调节手把的长度和角度。本技术以旋转方式和滑动方式来调整手把至适当角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身材使用者。权利要求1.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包括手把、手把连接座、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两手把连接座设于连接板上,手把连接座的定位孔和手把孔均为开口式,其开口由螺钉锁紧,定位孔套于前减震器的上端,手把装于手把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其特征在于手把和联接板表面设有标尺。专利摘要摩托车用可调手把机构,包括手把、手把连接座和连接板,两手把连接座设于连接板上,手把连接座的定位孔和手把孔均为开口式,其开口由螺钉锁紧,定位孔套于前减震器的上端,手把装于手把孔内。手把和联接板表面设有刻度。本技术以旋转方式和滑动方式来调整手把至适当角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身材使用者;还设计有刻度标记,保证调整时的左右对称,调整时更加直观、准确。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锁紧装置安全可靠等优点。文档编号B62K21/16GK2633728SQ0324955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姜熙飞, 陈明堂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熙飞陈明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