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缸储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594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储运架,包括主框架,主框架底部设有脚轮,下部设有与液压油缸底部配合的槽座,槽座上方设有限制液压油缸底部前后移动的限位杆,限位杆两端固定于主框架中,相邻两根限位杆之间为液压油缸底部定位空间;主框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滑道杆,滑道杆之间连接有前定位杆,前定位杆两端设有定位杆滑套,定位杆滑套套设于滑道杆上,主框架后端上部固定有后定位杆,前定位杆与后定位杆之间设有多根挂梁,挂梁两端设有挂梁滑套,挂梁滑套套设于滑道杆上,挂梁上设有与液压油缸顶部防尘圈配合的挂销;主框架前端上部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有定位槽,前定位杆上铰接有与定位槽配合定位的定位连杆。储运架结构简单,运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缸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储运架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总成通常使用料箱进行包装后再对产品进行储运。装载空间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有效装载数量少。所需料箱数量多,储运占用面积大,物流次数多,转运成本大。机动性能差,空载和满载状态下均需使用叉车或液压车完成转运过程,员工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压油缸储运架,该储运架通过对液压油缸的限位结构,保证液压油缸储运过程的稳定,机动性强,在储运架上设置了堆垛结构,储运架的装载数量多,占地面积小,有效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液压油缸储运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主框架下部设有与液压油缸底部配合的槽座,所述槽座上方设有限制液压油缸底部前后移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固定于主框架中,相邻两根限位杆之间为液压油缸底部的定位空间;所述主框架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道杆,所述滑道杆之间连接有前定位杆,所述前定位杆的两端设有定位杆滑套,所述定位杆滑套套设于滑道杆上,所述主框架的后端上部固定有后定位杆,所述前定位杆与后定位杆之间设有多根挂梁,所述挂梁的两端设有挂梁滑套,所述挂梁滑套套设于滑道杆上,所述挂梁上设有与液压油缸顶部的防尘圈配合的挂销;所述主框架前端上部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前定位杆上铰接有与定位槽配合定位的定位连杆。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包括四根支撑柱,所述滑道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支撑柱上;所述主框架前端的两根支撑柱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主框架后端的两根支撑柱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槽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所述位于主框架的同一侧的两根支撑柱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框架支撑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固定于框架支撑杆上;所述后定位杆固定于主框架后端两根支撑柱的上部之间,所述定位板固定于主框架前端两根支撑柱的上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支撑杆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脚轮。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对称开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前定位杆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根定位连杆,所述两根定位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柄杆。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叉车支撑架,所述叉车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底板,支撑架底板的两端向内弯折固定于框架支撑杆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架底板的中部固定有支撑架隔板,所述支撑架隔板顶部固定于框架支撑杆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架隔板、支撑架底板和框架支撑杆形成与叉车的货叉配合的叉孔。进一步地,所述四根支撑柱的顶部分别固定有一块L型的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和支撑柱形成主框架上下堆垛的堆垛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固定有前牵引固定架,所述前牵引固定架上铰接有拱形的前牵引支架,所述前牵引固定架的两侧开有通孔,所述前牵引支架的底部两端向外弯折设置于通孔中。进一步地,所述前牵引支架上间隔设有多根牵引加强杆。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固定有后牵引固定架,所述后牵引固定架的顶面两侧固定有后牵引支架,所述后牵引支架之间连接有后牵引支杆,所述后牵引支杆的两端穿过后牵引支架固定连接有限位螺帽,所述后牵引支杆的中部固定有后牵引柱,所述后牵引固定架的顶面开有椭圆形的牵引柱过孔,所述后牵引柱设置于牵引柱过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液压油缸的上下部的限位结构对液压油缸进行限位,通过脚轮实现储运架的移动,通过前后牵引实现多台储运架的连动,通过堆垛结构节省储运架的存放空间。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结构简单,转载过程便捷、可靠,装载数量多,有效地保证了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减少了配送成本和储运空间,大幅度减少了物流次数和物流时间,减轻了员工的物流劳动强度,提高了储运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储运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储运架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储运架的俯视图;其中,I一主框架,2—脚轮,3—液压油缸,4一槽座,5—限位杆,6—滑道杆,7—挂梁滑套,8—前定位杆,9 一后定位杆,10—挂梁,11 一挂销,12—定位板,13—定位槽,14—定位连杆,15一支撑柱,16一第一支撑杆,17一第二支撑杆,18一框架支撑杆,19一手柄杆,20一叉车支撑架,20.1一支撑架底板,20.2一支撑架隔板,21—叉孔,22—倾斜挡板,23—前牵引固定架,24—前牵引支架,25—牵引加强杆,26—后牵引固定架,27—后牵引支架,28-后牵引支杆,29一限位螺帽,30一后牵引柱,31一牵引柱过孔,32一堆垛口,33一定位杆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一3所示的液压油缸储运架,它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I的底部设有脚轮2 ;所述主框架I下部设有与液压油缸3底部配合的槽座4,所述槽座4上方设有限制液压油缸3底部前后移动的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两端固定于主框架I中,相邻两根限位杆5之间为液压油缸3底部的定位空间;所述主框架I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道杆6,所述滑道杆6之间连接有前定位杆8,所述前定位杆8的两端设有定位杆滑套33,所述定位杆滑套33套设于滑道杆6上,所述主框架I的后端上部固定有后定位杆9,所述前定位杆8与后定位杆9之间设有多根挂梁10,所述挂梁10的两端设有挂梁滑套7,所述挂梁滑套7套设于滑道杆6上,所述挂梁10上设有与液压油缸3顶部的防尘圈配合的挂销11 ;所述主框架I前端上部固定有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上开有定位槽13,所述前定位杆8上铰接有与定位槽13配合定位的定位连杆14。通过主框架I下部多列设置槽座4和限位杆5的结构来确定液压油缸3底部的位置,通过多排挂梁10和挂销11的结构来确定液压油缸3顶部的位置,通过前后定位杆的结构来确定多排挂梁10的前后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框架I包括四根支撑柱15,所述滑道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支撑柱15上;所述主框架I前端的两根支撑柱15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主框架I后端的两根支撑柱15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7 ;所述槽座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上;所述位于主框架I的同一侧的两根支撑柱15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框架支撑杆18,所述限位杆5的两端固定于框架支撑杆18上;所述后定位杆9固定于主框架I后端两根支撑柱15的上部之间,所述定位板12固定于主框架I前端两根支撑柱15的上部之间。主框架I以四根支撑柱15为骨架搭建,结构简单合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支撑杆18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脚轮2。通过四个脚轮2的结构实现主框架I的移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移动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板12的两侧对称开有一个定位槽13,所述前定位杆8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根定位连杆14,所述两根定位连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柄杆19。人工拉动手柄杆19来实现主框架I的移动,通过定位槽13和定位连杆14的结构来确定前定位杆8的位置,从而确定了挂梁10的前部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支撑杆18的底部固定有叉车支撑架20,所述叉车支撑架20包括支撑架底板20.1,支撑架底板20.1的两端向内弯折固定于框架支撑杆18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架底板20.1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缸储运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设有脚轮(2);所述主框架(1)下部设有与液压油缸(3)底部配合的槽座(4),所述槽座(4)上方设有限制液压油缸(3)底部前后移动的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两端固定于主框架(1)中,相邻两根限位杆(5)之间为液压油缸(3)底部的定位空间;所述主框架(1)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道杆(6),所述滑道杆(6)之间连接有前定位杆(8),所述前定位杆(8)的两端设有定位杆滑套(33),所述定位杆滑套(33)套设于滑道杆(6)上,所述主框架(1)的后端上部固定有后定位杆(9),所述前定位杆(8)与后定位杆(9)之间设有多根挂梁(10),所述挂梁(10)的两端设有挂梁滑套(7),所述挂梁滑套(7)套设于滑道杆(6)上,所述挂梁(10)上设有与液压油缸(3)顶部的防尘圈配合的挂销(11);所述主框架(1)前端上部固定有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上开有定位槽(13),所述前定位杆(8)上铰接有与定位槽(13)配合定位的定位连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祥尤海泉叶丛超王玉松张明明陈克友刘凡吴汉良刘炼红武朝峰贺邵峰易淑祥唐俊杰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