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向群专利>正文

一种减振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4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减振自行车,在自行车的后轴与车座之间装设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与后轴通过轴连接,活动支架与一根推动杆活动连接,推动杆的另一端在中轴的前方,分别通过水平弹簧连接中轴的外套,通过垂直弹簧连接斜梁,垂直弹簧的强度高于水平弹簧的强度。骑用时,人体下压车座,活动支架与推动杆构成的三角形外张,推动杆拉动水平弹簧,既起到减振作用,又能将重力变为水平的拉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舒适、省力,并能提高车速,性能可靠,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运输
,是一种减振自行车。自行车具有灵活方便,无污染等特性,适合短途旅行,但由于自身减振性能较差,骑用时费力,又不舒适,并且影响速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舒适、省力,并能提高车速的减振自行车。本技术的解决方法是在自行车的后轴与车座之间装设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与后轴通过轴连接,活动支架与一根推动杆活动连接,推动杆的另一端在中轴的前方,分别通过水平弹簧连接中轴的外套,通过垂直弹簧连接斜粱,垂直弹簧的强度高于水平弹簧的强度。骑用时,人体下压车座,活动支架与推动杆构成的三角形外张,推动杆拉动水平弹簧,既起到减振作用,又能将重力变为水平的拉力。本技术舒适、省力,并能提高车速,性能可靠,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车体、2.中轴、3.外套、4.后轴、5.斜梁、6.车座、7.活动支架、8.推动杆、9.水平弹簧、10.垂直弹簧。本技术主要由车体1、中轴2、外套3、后轴4、斜梁5、车座6构成,后轴4与车座6之间装设有活动支架7,活动支架7与后轴4通过轴连接,活动支架7与推动杆8活动连接,推动杆8的另一端在中轴2的前方,分别通过水平弹簧9连接中轴2的外套3,通过垂直弹簧10连接斜粱5,垂直弹簧10的强度高于水平弹簧9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减振自行车,由车体(1)、中轴(2)、外套(3)、后轴(4)、斜梁(5)、车座(6)构成,其特征在于后轴(4)与车座(6)之间装设有活动支架(7),活动支架(7)与后轴(4)通过轴连接,活动支架(7)与推动杆(8)活动连接,推动杆(8)的另一端在中轴(2)的前方,分别通过水平弹簧(9)连接中轴(2)的外套(3),通过垂直弹簧(10)连接斜粱(5),垂直弹簧(10)的强度高于水平弹簧(9)的强度。专利摘要一种减振自行车,在自行车的后轴与车座之间装设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与后轴通过轴连接,活动支架与一根推动杆活动连接,推动杆的另一端在中轴的前方,分别通过水平弹簧连接中轴的外套,通过垂直弹簧连接斜梁,垂直弹簧的强度高于水平弹簧的强度。骑用时,人体下压车座,活动支架与推动杆构成的三角形外张,推动杆拉动水平弹簧,既起到减振作用,又能将重力变为水平的拉力。本技术舒适、省力,并能提高车速,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文档编号B62K3/00GK2409122SQ00210890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郑向群 申请人:郑向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自行车,由车体(1)、中轴(2)、外套(3)、后轴(4)、斜梁(5)、车座(6)构成,其特征在于:后轴(4)与车座(6)之间装设有活动支架(7),活动支架(7)与后轴(4)通过轴连接,活动支架(7)与推动杆(8)活动连接,推动杆(8)的另一端在中轴(2)的前方,分别通过水平弹簧(9)连接中轴(2)的外套(3),通过垂直弹簧(10)连接斜梁(5),垂直弹簧(10)的强度高于水平弹簧(9)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群
申请(专利权)人:郑向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