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463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管及套壳配合车架组设而成,其中,通管于管缘处穿设有供对应焊连主杆及前杆的若干通孔,在套壳管缘焊设带避震器的叉杆;在通管两端凸伸成型凸垣,套壳相应通管而成型,在其表侧面开设槽孔;套壳相对通管迫紧套设而与通管形成同一轴心。(*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新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结构。目前一般最为常见的脚踏车架,如图4所示,在主杆A底侧横向成型一内空通管D,供脚踏板穿伸,通管D后缘侧延伸叉杆B,该叉杆B分别组设于后轮两侧,且于叉杆B后端向上斜向延伸支杆C而连设于主杆A顶部,该种结构虽可令通管D成型为一单纯的圆管体,制造上较为简便快速,然而,其尚存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因该种结构的通管属固定式,故仅能适用于一般传统的自行车种,并无法运用于带避震器的车种,因避震器上下振动时,其叉杆B与通管D会产生转动,通管D与叉杆B为固定,故其适用性大受局限;此外,尚有一种如图5所示的相关设计,主要是在支杆C处组设避震器C1,通管D缘侧连设一套管D1,令叉杆B前端穿设穿孔,插销E相对叉杆B的穿孔及套管D1插置枢设,以固持叉杆B,在避震器C1受力致使支杆C下压时,连动叉杆B移动,该叉杆B受插销E枢接于套管D1故可随支杆C下压而移动,详观上述结构,其尚存有如下缺点,因该通管需在缘侧焊设一内空套管,且于叉杆前端穿设穿孔,并令穿孔对准套管,而以插销穿结插设,在制造上较为繁杂费时,且存有多道加工手续,相对降低生产速度,再者,该脚踏板与坐垫属同一重心线,大致说来,为使行驶者坐得舒适平稳,必须在坐垫底部设置一吸震元件,方可确保行驶的平稳,然而,上述习用品其支杆的旋转中心与通管存有一偏量,就避震性而言较无法完全吸收震动能量,实为一美中不足之处。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的构造,使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能提高生产效率。本新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的自行车避震器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管及套壳配合车架组设而成,其中,通管于管缘处穿设有供对应焊连主杆及前杆的若干通孔,在套壳管缘焊设带避震器的叉杆;在通管两端凸伸成型凸垣,套壳相应通管而成型,在其表侧面开设槽孔;套壳相对通管迫紧套设而与通管形成同一轴心。本新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前述的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结构,其中该通管的凸垣凸设高度较中段管径略高0.01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其效果。其是由通管及套壳组设而成,其中通管于两端凸伸凸垣,并于表侧适处穿设若干通孔,且令套壳成型为一相应通管外径的圆壳体,于表面开设一长条状的槽孔,令套壳相对通管迫入,其通管的凸垣适抵顶于套壳两侧端,该凸垣与套壳配合,而令套壳不易脱出,于组设实施时,令套壳后缘侧连设带避震器的叉杆,在避震器下压时,其叉杆受连动而推移套壳转动,而于避震器回复时,带动叉杆连动套壳回复原先状态,且于套壳往复转动时,其通管两侧的凸垣可抵止套壳轴向滑移,利用套壳与通管的组配方式,可同时保留传统自行车通管的方便组装性,且亦适用于带避震器的车种使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既保持了原有技术的优点,又扩大了使用范围,使其不但适合于普通的车种,同时也适合带减震器的车种;而且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新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新用新型的动作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现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新型是由通管1及套壳2等配合车架3组设而成,车架3包括主杆31、前杆32及叉杆33,其中通管1为一内空管体,且在缘侧开设二通孔11,可供浸泡化学药剂利于防锈时用,可使药剂由通孔11流出,(此为习知构造,故不予赘述)在管体两端分别凸伸略高的凸垣12,约较中间为高0.01mm左右。套壳2成型为内空圆形壳体,其内径略大于通管1的外径,且其长度较通管1为短,及在缘侧开设一适宽的长条状槽孔21;在组设时,仅需令套壳2相对通管1迫入,其通管1的凸垣12与套壳2内面形成配合,且通管1表侧与套壳2内面则为一较凸垣12为松的配合,其带适度的夹持力且尚可转动,故在套壳2强制迫入后,受通管1两端凸垣12抵顶,而不易脱出,请参阅图2所示,令通管1的二通孔11分别组设二中空的主杆31及前杆32,并在套壳2后缘侧处焊设叉杆33,该叉杆33成型为一近似型的杆体,且其杆体中段突角处与后车轮相互枢设,且令叉杆33上端部杆体与主杆31相互连设,并在杆体中段设置一避震器34,而令下端部杆体焊连于套壳2后缘侧;在组设实施时,请参阅图3所示,避震器34因车体行经颠簸路面而下压,致使叉杆33略为移动,其叉杆33因焊连于套壳2表侧,故在叉杆33移动的行程中,可连动套壳2相对通管1略为转动,而在避震器34回复时,其叉杆33随即移动,进而令套壳2转回原先状态,且通管1两端设有凸垣12,在套壳2往复转动时,其凸垣12可抵止套壳2向外滑移,由于套壳2与通管1的组设,可同时保留传统自行车通管方便制造的优点,且亦适用于带避震器的车种,以达到带避震且制造容易的功效;此外,套壳2与通管1同一轴心,故若遇震动时,其套壳2可随震动大小而转动,其震动力已被套壳2完全吸收,故可保持坐垫的平稳,令使用者行驶上更加舒适。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管及套壳配合车架组设而成,其中,通管于管缘处穿设有供对应焊连主杆及前杆的若干通孔,在套壳管缘焊设带避震器的叉杆;在通管两端凸伸成型凸垣,套壳相应通管而成型,在其表侧面开设槽孔;套壳相对通管迫紧套设而与通管形成同一轴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管的凸垣凸设高度较中段管径略高0.01mm。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改良的自行车避震器车架五通管的构造,主要是由通管及套壳等组设而成,令套壳相对通管迫入,及在套壳后缘侧焊连一带避震器的叉杆,在避震器受力上下振动时,该叉杆是连动套壳往复转动,且其通管两端的凸垣可抵止套壳轴向滑移防止套壳脱离,采用上述的配合方式而可达到组装简便快速的功效,使其不但适用普通车种,而且也适用带减震的车种。文档编号B62K3/02GK2322876SQ97248760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许荣裕 申请人:元渝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裕
申请(专利权)人:元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