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捣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770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振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捣梁,包括:冲头,其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梯形状,且冲头上设置有多个从冲头的上端面贯通至冲头的下端面的通孔;连接梁,其垂直设置在冲头的上端面的一侧;振捣件,其包括一振捣板体和设置在振捣板体上的多个振捣棒,振捣板体设置在冲头的上方,且多个振捣棒以可插入冲头的通孔的方式设置,每一振捣棒的长度与冲头的通孔的深度之差为80-100mm,振捣板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转轴,转轴上缠绕有钢绞线,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钢绞线的另一端缠绕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适用于水平表面积大而又薄的结构的施工,而且能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其密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振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捣梁
技术介绍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经过拌和、运输和浇注入模后的混凝土里,会含有很多的空气,由于混凝土本身粘滞性、模板的不同形状、钢筋的阻碍,很难将模板内部充满而不产生空洞。混凝土的含气量越大,气泡就越多,空隙率也越大,密实性越差,只有经过振捣才可以解决混凝土密实性问题。混凝土空隙率越大,其强度越低,如空隙率每增加1%,强度可降低5% _6%,这就严重影响了结构安全,因此必须进行更好的振捣,才能保证强度。振捣不好,空隙多,从而增加混凝土的透水性,这对于一些有抗渗性要求的结构是不允许的;对一般结构会导致抗渗性和抗水流侵蚀能力降低,从而造成混凝土表面严重风化;对于冰冻地区会加速混凝土的冻蚀,抗冻性大大降低。混凝土空隙率增加就会减少钢筋和混凝土接触面积,达不到要求的握紧力,这样容易造成钢筋生锈。混凝土空隙率还会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如气泡、蜂窝、麻面等。振捣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工艺,它是保证混凝土密室、坚固、耐久、抗渗、抗冻的关键程序。混凝土振捣可采用的方法为内部振捣和外部振捣,可根据不同的结构形状、尺寸、钢筋密度来确定。混凝土的内部振捣是将振捣器械放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比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该振捣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其消耗的能量比较少,效果好,混凝土密实。但缺点是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插入时要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对截面尺寸小、钢筋密集的结构振捣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它比较适宜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相对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外部振捣是将振捣器械放在混凝土的外部,比如混凝土的平表面或模板外部,使用平板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薄、长、高的混凝土构件,比如预制的T型梁、工字梁等,其截面尺寸小、钢筋密,通常使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侧模和底模;而水平表面积大而又薄的结构,如板、桥面铺装等,一般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但在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时,混凝土内部仍不可避免出现空隙,影响最终混凝土的密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振捣梁,目的在于将内部振捣和外部振捣有机结合,使得该振捣梁不仅能适用于水平表面积大而又薄的结构的施工,而且能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其密实度。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捣梁,包括:冲头,其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梯形状,且所述冲头上设置有多个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贯通至所述冲头的下端面的通孔;连接梁,其垂直设置在所述冲头的上端面的一侧;振捣件,其包括一振捣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振捣板体上的多个振捣棒,所述振捣板体设置在所述冲头的上方,且多个振捣棒以可插入所述冲头的通孔的方式设置,每一振捣棒的长度与所述冲头的通孔的深度之差为80-100mm,所述振捣板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缠绕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其中,所述振捣板体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每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振捣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连接,每一支撑件包括一弹性件和一套设件,所述套设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弹性件上。优选的是,所述的振捣梁中,所述振捣板体的长度小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的长度,且所述振捣板体的每一宽边距离相应所述冲头的上端面的宽边10-20mm以形成预留空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预留空间中。优选的是,所述的振捣梁中,多个支撑件分设在多个振捣棒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的振捣梁中,所述套设件包括一对弧形件,一个弧形件的侧壁上设置有突出部,另一个弧形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配合的凹槽,一对弧形件拼接形成所述弹性件的容置空间。优选的是,所述的振捣梁中,所述连接梁的高度大于所述振捣棒的长度20-30mm。优选的是,所述的振捣梁中,所述振捣板体设置在距离所述连接梁的上边沿20-30mm的位置处。本技术所述的振捣梁中,当对待施工面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动力构件驱动所述连接梁上下振动,从而带动所述冲头上下运动,对待施工面混凝土施加作用力,以增加混凝土之间的凝固,提高强度。当待施工面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取下所述振捣板体下方弹性件上的套设件,并驱动所述驱动电机,拉动所述钢绞线,使得所述振捣板体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多个振捣棒插入所述冲头的通孔中,对待施工面混凝土同时施加多个直接作用面积较小、作用强度大的作用力,以减少待施工面的混凝土中的空隙,使得待施工面的混凝土更加密实。由于所述振捣板体下方多个弹性件的设置,所述振捣板体在下降至最低点后,反向驱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振捣板体恢复至初始位置,如此反复,排除待施工面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振捣梁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振捣梁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振捣梁,包括:冲头1,其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梯形状,且所述冲头上设置有多个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贯通至所述冲头的下端面的通孔2。上端小、下端大的梯形状冲头在不影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捣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其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梯形状,且所述冲头上设置有多个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贯通至所述冲头的下端面的通孔;连接梁,其垂直设置在所述冲头的上端面的一侧;振捣件,其包括一振捣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振捣板体上的多个振捣棒,所述振捣板体设置在所述冲头的上方,且多个振捣棒以可插入所述冲头的通孔的方式设置,每一振捣棒的长度与所述冲头的通孔的深度之差为80‑100mm,所述振捣板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缠绕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其中,所述振捣板体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每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振捣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头的上端面连接,每一支撑件包括一弹性件和一套设件,所述套设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弹性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王书涛刘利军赵常青李春盛邹艳萍王彬彬苗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