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437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包括伸缩连杆装置,伸缩连杆装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间铰接有伸缩拉杆和定长拉杆;伸缩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铰接,伸缩拉杆的下端与定长拉杆的下端共同铰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定长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铰接;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连杆,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连杆,伸缩连杆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铰接有液压缸;伸缩连杆装置和液压缸组成的机构能够实现两次举升。该机构可实现两次举升放大,用更短行程的举升缸获取大角度举升,而且占用空间更小,可降低自卸车重心,提高其行驶稳定性和举升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卸车
,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自卸车按举升型式分类,一般分为直推式和连杆组合式。连杆组合式即由举升缸和一套拉杆、三角臂等放大机构组成,所谓放大机构,即通过该机构可实现用短行程的举升缸获取大角度举升。连杆组合式自卸车因价格便宜,举升稳定性好,更受用户的青睐。但是,连杆组合式自卸车也存在缺陷,因放大机构占用空间较大,造成自卸车重心偏高,影响自卸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举升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与现有举升机构相比,该机构可实现两次举升放大,用更短行程的举升缸获取大角度举升,而且占用空间更小,可降低自卸车重心,提高其行驶稳定性和举升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包括伸缩连杆装置,所述伸缩连杆装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所述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间铰接有伸缩拉杆和定长拉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与定长拉杆的下端共同铰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所述定长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连杆,所述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连杆,所述伸缩连杆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铰接有液压缸;所述伸缩连杆装置和液压缸组成的机构能够实现两次举升;所述下三角臂上端的下部设有限位装置,限制下三角臂的向下转动。所述液压缸上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相铰接,液压缸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下三角臂的下端铰接于自卸车副车架上。所述上三角臂的上端铰接于自卸车车厢底板上。 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自卸车副车架上。所述限位装置为型钢或折弯件,可承受不小于液压缸1.5倍推力的作用力。所述液压缸为单作用活塞缸。所述上三角臂、下三角臂、伸缩拉杆、定长拉杆为铸造件。当自卸车厢举升时,液压缸伸长,对上三角臂形成推力,通过力的传递,车厢举升,上三角臂与下三角臂发生相对位移,伸缩拉杆伸长;当伸缩拉杆伸长至最大值时,伸缩拉杆、上三角臂、定长拉杆三者相对位置不再变化,当液压缸继续伸长时,下三角臂开始转动,车厢继续举升,直至液压缸伸长到最大值。当车厢降落时,液压缸回缩,各零部件按上述反方向运动,车厢回到初始状态。本技术在自卸车厢举升过程中,首先由上三角臂转动实现一次举升放大效果,然后由下三角臂转动实现二次举升放大效果,即能实现两次举升放大效果。因能实现两次举升放大,所以在可实现需求举升角度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上、下三角臂的尺寸值,以便降低自卸车重心位置;伸缩拉杆可防止液压缸与上三角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死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机构可实现两次举升放大,用更短行程的举升缸获取大角度举升,而且占用空间更小,可降低自卸车重心,提高其行驶稳定性和举升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卸车举升机构举升前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卸车举升机构三维模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卸车举升机构举升中的示意图,其中伸缩拉杆伸长至最大值;图4为本技术自卸车举升机构完成举升的示意图;图中,I为上三角臂,2为液压缸,3为伸缩拉杆,4为定长拉杆,5为下三角臂,6为横梁,7为车厢底板,8为副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自卸车举升机构,包括两个伸缩连杆装置和液压缸2以及横梁6,伸缩连杆装置包括上三角臂1、伸缩拉杆3、定长拉杆4、下三角臂5。其中上三角臂I铰接于车厢底板7,上三角臂I与伸缩拉杆3铰接,上三角臂I与定长拉杆4铰接;下三角臂5铰接于副车架8,下三角臂5与伸缩拉杆3铰接,下三角臂5与定长拉杆4铰接;上三角臂I和下三角臂5的中部均固定连杆,两个伸缩连杆装置通过连杆连接,两个连杆之间铰接有液压缸2 ;横梁6固定于副车架8上,位于下三角臂5前端下部,可对下三角臂5实施向上的作用力,限制下三角臂5向下转动;同时在举升机构第一次举升放大过程中,横梁6对整个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横梁6必须固定牢靠,可承受不小于液压缸1.5倍推力的作用力。液压缸2为单作用活塞缸,上三角臂1、下三角臂5、伸缩拉杆3、定长拉杆4为铸造件。自卸车举升机构设置于自卸车车架内,其中液压缸2位于中心线,伸缩连杆装置以液压缸2为中心线左右对称各一件。如图3所示,当自卸车厢举升时,液压缸2伸长,对上三角臂I形成推力,通过力的传递,该推力作用于车厢底板7上,车厢举升,此时下三角臂5未发生运动;上三角臂I与下三角臂5发生相对位移,伸缩拉杆3伸长,随着液压缸2伸长,伸缩拉杆3伸长至最大值时,举升机构由上三角臂I转动完成第一次举升放大效果,此时伸缩拉杆3、上三角臂1、定长拉杆4三者相对位置不再变化。如图4所示,当液压缸2继续伸长时,伸缩拉杆3、上三角臂1、定长拉杆4三者相对位置不再变化,此时下三角臂5受力开始转动,车厢继续举升,直至液压缸2伸长到最大值,举升机构由下三角臂5转动完成第二次举升放大效果,此时车厢举升至最大角度。当车厢降落时,液压缸2回缩,各零部件按上述反方向运动,车厢回到初始状态。在自卸车厢举升过程中,因能实现两次举升放大,所以在实现需求举升角度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上三角臂I与下三角臂5的尺寸值,以便降低自卸车重心位置。伸缩拉杆3长度可伸缩,伸缩拉杆3最大值必须保证液压缸2与上三角臂I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运动死点。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主权项】1.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伸缩连杆装置,所述伸缩连杆装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所述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间铰接有伸缩拉杆和定长拉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与定长拉杆的下端共同铰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所述定长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铰接; 所述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连杆,所述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连杆,所述伸缩连杆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铰接有液压缸;所述伸缩连杆装置和液压缸组成的机构能够实现两次举升; 所述下三角臂上端的下部设有限位装置,限制下三角臂的向下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缸上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相铰接,液压缸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相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下三角臂的下端铰接于自卸车副车架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三角臂的上端铰接于自卸车车厢底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自卸车副车架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为型钢或折弯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缸为单作用活塞缸。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三角臂、下三角臂、伸缩拉杆、定长拉杆为铸造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包括伸缩连杆装置,伸缩连杆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举升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伸缩连杆装置,所述伸缩连杆装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所述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间铰接有伸缩拉杆和定长拉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伸缩拉杆的下端与定长拉杆的下端共同铰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所述定长拉杆的上端与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连杆,所述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连杆,所述伸缩连杆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铰接有液压缸;所述伸缩连杆装置和液压缸组成的机构能够实现两次举升;所述下三角臂上端的下部设有限位装置,限制下三角臂的向下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尔松李喜艳赵娜刘守科董彦来吴瑞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