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油废水的生化组合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3177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7:11
一种炼油废水的生化组合处理方法,用于处理经过隔油和气浮选预处理后的炼油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生物吸附→沉淀→生物膜过滤生化组合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生物吸附处理和沉淀之后与生物膜过滤处理之前进行的厌氧水解酸化处理,以及在生物膜过滤处理之后进行的二次沉淀,且对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部分重复进行生物膜过滤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抗瞬时冲击负荷能力,能有效解决由于挥发酚等有毒物质对系统冲击造成脱氮效果差的问题。经过本方法处理后的排放污水的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mg/l)<60,氨氮(以N计)(mg/l)<15,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企业在油品炼制、产品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炼油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且种类多而杂,大都不易降解,导致水质波动大,处理难度高。国外的现有炼油污水处理运用了多种净水技术,工艺流程长,出水水质好,污水回用率高,但其处理费用也很高。国内的现有炼油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去除炼油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0D)、油类、氨氮和悬浮物,效果显著,但是其硝化生物膜的形成缓慢;二是采用悬浮填料接触氧化工艺迅速挂膜和较快地更新生物膜,对酚、油、硫化物的去除率高,但是对氨氮的去除受水质波动影响较大;三是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有效去除炼油污水中的浊度、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和挥发酚,但是需要预处理且需要清洗污染严重的生物膜,运行成本较高。目前正在普遍应用生物吸附-生物膜过滤生化组合处理城市污水,但是尚未见有应用生物吸附-生物膜过滤生化组合处理炼油污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炼油废水的生化组合处理方法,用于处理经过隔油和气浮选预处理后的炼油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生物吸附一沉淀一生物膜过滤生化组合处理。这种炼油废水的生化组合处理方法的特点是: 还包括在生物吸附处理和沉淀之后与生物膜过滤处理之前进行的厌氧水解酸化处理,以及在生物膜过滤处理之后进行的二次沉淀,且对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部分重复进行生物膜过滤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厌氧水解酸化处理采用设有立体弹性填料的厌氧水解酸化池,在污水流动和厌氧水解酸化池缺氧的条件下以及污水中的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水解-酸化菌作用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大量吸附在立体弹性填料表面,填料附着的生物量高,且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生长不断繁殖,逐渐形成较厚的生物膜,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大大改善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同时能有效解决由于挥发酚等有毒的芳香烃类物质对系统冲击造成脱氮效果差的问题,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在立体弹性填料载体的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随着微生物老化不断脱落、再生、更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设有立体弹性填料的厌氧水解酸化池是在其上下两层框架上用打结方法将丝状弹性填料的两端缚扎固定呈立体弹性填料的厌氧水解酸化池。所述丝状弹性填料是比重为0.93的聚烯烃类和聚酰胺材料。所述丝状弹性填料在厌氧水解酸化池中的填充率为45%?55%。所述生物吸附采用配套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的通用生物吸附池,其污泥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生物吸附池内有较高浓度的颗粒污泥,具有很强的抗瞬时冲击负荷能力和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缓冲能力,所述生物吸附处理用于继续处理隔油和气浮选预处理未完全处理的大分子有机物和油,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所述沉淀是将经过生物吸附处理后的炼油污水在沉淀池中沉淀1.0h~l.5h。所述生物膜过滤处理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Moving Bed B1film Reactor,缩略词为MBBR)处理,采用设有圆柱形的聚乙烯悬浮填料的通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聚乙烯悬浮填料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填充率为30%?40%,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曝气时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填料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在曝气和反应器中水流的提升作用下呈流化状态,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填料附着的生物量高,且填料上的生物膜较厚,每个聚乙烯填料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氧菌,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所述二次沉淀是将经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处理后的炼油污水在二次沉淀池内沉淀至少4h,且将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部分回流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进水端重复处理,污泥回流比至多为5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的炼油污水处理方法具有很强的抗瞬时冲击负荷能力,能有效解决由于挥发酚等有毒物质对系统冲击造成脱氮效果差的问题。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排放污水的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COD) (mg/1) < 60,氨氮(以N计)(mg/1) < 15,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设有立体弹性填料的水解酸化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用于处理某石油炼油厂经过隔油和气浮选预处理后的炼油污水,其水质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COD) (mg/1)为300?500,氨氮(以N计)(mg/l)为40?70,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即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1n Time,缩略词为 HRT)约为 56h。本【具体实施方式】依次有以下处理步骤: 生物吸附处理:采用配套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的通用生物吸附池,HRT为0.8 h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缩略词为 DO) (mg/1)为 0.5~0.8,出水的 COD (mg/1)为 250 ?450 ; 沉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油废水的生化组合处理方法,用于处理经过隔油和气浮选预处理后的炼油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生物吸附→沉淀→生物膜过滤生化组合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生物吸附处理和沉淀之后与生物膜过滤处理之前进行的厌氧水解酸化处理,以及在生物膜过滤处理之后进行的二次沉淀,且对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部分重复进行生物膜过滤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豪殷旭东钟华文朱越平毛玉凤刘正辉柳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