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94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包括带安装杆的后转向灯和后挡泥板,其中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为平面,后转向灯的线束从安装杆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的端面上固定有螺纹杆,在所述后挡泥板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外侧面为竖直的平面;所述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贴靠在凸台的外侧面上,后转向灯线束和螺纹杆分别穿过凸台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所围成的空腔中,并且螺纹杆由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简单、快捷等特点,它使得后转向灯牢固地安装在后挡泥板上,有效避免了后转向灯与后围板之间发生干涉,防止了振动异响的产生,保障了后转向灯和后围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 后挡泥板组合。
技术介绍
如图4所示,摩托车后转向灯2安装在后围板1下方后挡泥板3的两侧面 上,在摩托车转向时起警示作用。目前,后挡泥板3上供后转向灯2安装的部 位为弧面,而后转向灯2的安装杆2a的端面为平面,后转向灯2的线束从安装 杆2a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2a的端面上固设有螺纹杆。安装时,后转向灯 安装杆的端面贴靠在后挡泥板3的弧面上,后转向灯线束和螺纹杆分别穿过后 挡泥板壁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3所围成的空腔中,螺纹杆由螺母锁紧。 由于后转向灯2的安装杆2a与后挡泥板3之间采用平面和弧面的方式贴合,不 仅安装困难,而且贴合的效果较差,后转向灯2在摩托车行驶时容易产生摇晃。 后转向灯2安装到位后,其安装杆2a朝着后围板l的方向倾斜,这样后转向灯 2与后围板1之间只有很小的间隙,后转向灯2因摇晃容易与后围板1发生干涉, 致使振动发响并容易造成各自损伤。有的厂家通过增加安装杆2a的长度来解决 后转向灯2与后围板1的干涉问题,但安装杆2a增长后,其强度不够,会发生 断裂,从而大大縮短了后转向灯2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后转向灯与后围 板发生干涉的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包括 带安装杆的后转向灯和后挡泥板,其中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为平面,后转向 灯的线束从安装杆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的端面上固定有螺纹杆,其关键在 于在所述后挡泥板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外侧面为竖直的平 面;所述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贴靠在凸台的外侧面上,后转向灯线束和螺纹 杆分别穿过凸台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所围成的空腔中,并且螺纹杆由螺 母锁紧。本技术在后挡泥板上供后转向灯安装的部位设置凸台,凸台的外端面 为竖直的平面,与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相适应。由于后转向灯安装杆与后挡 泥板的凸台之间采用平面和平面的方式贴合,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紧固方式不变。 这样后转向灯的安装更容易,后转向灯安装杆与后挡泥板的凸台之间贴合紧密, 不会发生晃动。后转向灯安装到位后,其安装杆的轴线垂直于后挡泥板的轴线, 即后转向灯的安装杆基本平行于水平面,这样后转向灯距离后围板的间隙较大, 从而有效避免了后转向灯与后围板发生干涉,防止了振动异响的产生,保障了 各部分的使用寿命。为便于加工、简化工序,上述凸台与后挡泥板之间为一体结构,可通过注 塑成型。在上述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上固定有限位柱,该限位柱插入凸台上对应 的定位孔中。限位柱起定位的作用,以便于更快捷地进行装配。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简单、快捷等特点,它使得后转向灯牢固地安装在后挡泥板上,有效避免了后转向灯与后围板之间发生干涉,防止了振动异响的产生,保障了后转向灯和后围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后转向灯安装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由带安装杆2a的后转向灯2、后挡 泥板3、螺纹杆4和螺母5等部件构成,其中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为平面, 后转向灯2的线束2b从安装杆2a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2a的端面上固定有 螺纹杆4,该螺纹杆4的部分杆身嵌入后转向灯安装杆2a中,并且螺纹杆4垂 直于安装杆2a的端面。在后转向灯线束2b的旁边具有与后转向灯安装杆2a端 面成一体的限位柱7,该限位柱7与螺纹杆4相并行,限位柱7和螺纹杆4分居 在后转向灯线束2b的两侧。从图1、图2和图3中可进一步看出,在后围板1下方后挡泥板3的两侧面 上对称设置有凸台6,凸台6与后挡泥板3之间为通过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该 凸台6的外侧面为竖直的平面,与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相适应。所述后转 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贴靠在凸台6的外侧面上,后转向灯安装杆2a端面上的 限位柱7插入凸台6上对应的定位孔中,后转向灯线束2b和螺纹杆4分别穿过 凸台6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3所围成的空腔中,并且螺纹杆4由螺母5锁紧。本技术中后转向灯安装杆2a与后挡泥板3的凸台6之间采用平面和平 面的方式贴合,两者之间贴合紧密,不会发生晃动,这样使得后转向灯2的安 装更简单、快捷;后转向灯2安装到位后,其安装杆2a的轴线垂直于后挡泥板 3的轴线,即后转向灯2的安装杆2a基本平行于水平面,这样后转向灯2距离 后围板1的间隙较大,从而有效避免了后转向灯2与后围板1发生干涉,防止 了振动异响的产生,保障了后转向灯和后围板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包括带安装杆(2a)的后转向灯(2)和后挡泥板(3),其中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为平面,后转向灯(2)的线束(2b)从安装杆(2a)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2a)的端面上固定有螺纹杆(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挡泥板(3)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台(6),该凸台(6)的外侧面为竖直的平面;所述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贴靠在凸台(6)的外侧面上,后转向灯线束(2b)和螺纹杆(4)分别穿过凸台(6)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3)所围成的空腔中,并且螺纹杆(4)由螺母(5)锁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6)与后挡泥板(3)之间为一体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上固定有限位柱(7),该限位柱(7) 插入凸台(6)上对应的定位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包括带安装杆的后转向灯和后挡泥板,其中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为平面,后转向灯的线束从安装杆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的端面上固定有螺纹杆,在所述后挡泥板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外侧面为竖直的平面;所述后转向灯安装杆的端面贴靠在凸台的外侧面上,后转向灯线束和螺纹杆分别穿过凸台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所围成的空腔中,并且螺纹杆由螺母锁紧。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简单、快捷等特点,它使得后转向灯牢固地安装在后挡泥板上,有效避免了后转向灯与后围板之间发生干涉,防止了振动异响的产生,保障了后转向灯和后围板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2J15/04GK201052806SQ20072012431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古正华, 唐龙华, 蒋玉兰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转向灯与后挡泥板组合,包括带安装杆(2a)的后转向灯(2)和后挡泥板(3),其中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为平面,后转向灯(2)的线束(2b)从安装杆(2a)的端面引出,且在安装杆(2a)的端面上固定有螺纹杆(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挡泥板(3)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凸台(6),该凸台(6)的外侧面为竖直的平面;所述后转向灯安装杆(2a)的端面贴靠在凸台(6)的外侧面上,后转向灯线束(2b)和螺纹杆(4)分别穿过凸台(6)上的过孔,伸入到后挡泥板(3)所围成的空腔中,并且螺纹杆(4)由螺母(5)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龙华古正华蒋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