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虎松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93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6:58
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其主要结构包括一根或者多根化学纤维绳或带以及其外表包覆的有机包覆层,包覆层表面还有一层均匀分布的耐磨光感涂层。它的形态为带状、月牙状、梯形状、凸形状或者椭圆形状。这种化学纤维复合带主要用于电梯中轿厢的提升和牵引作用,同时还具有辅助监测电梯轿厢意外滑移、超速、异常振动等的功能。该复合带通过光感涂层传递给光电传感器或者其它类似传感器信号,可以实时的监控电梯的状态,是否有意外的滑移、异常的振动、加速超限以及冲顶等,同时还解决了常规电梯的牵引缆绳自重过大、为应对受力过大而增加缆绳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了降低成本、提高转速、结构紧凑的效果,减少机房空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并能辅助实时监测电梯的状态。
技术介绍
常规电梯系统中采用2根或以上的直径大于等于8mm的钢丝绳作为牵引绳,铸铁的滑轮作为曳引轮,由于电梯的安全规范要求D/d彡40,使得曳引轮直径至少为320_,同时传统的牵引绳材质为质量较大的金属材质,这样就需要曳引机提供很大的曳引力,导致曳引机体积大、笨重,整个系统所需空间也越大,如可以选用质地较为轻便,自重小的材料,则可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电梯系统中有很多安全装置但是也没办法完全杜绝电梯意外的发生,主要包括轿厢的意外滑移和超速冲顶,电梯的安全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目前电梯系统中轿厢的意外滑移和超速冲顶发生时的实时监测问题以及由于电梯的安全规范要求D/d ^ 40,使得曳引轮直径至少为320mm,同时传统的牵引绳材质为质量较大的金属材质,这样就需要曳引机提供很大的曳引力,导致曳引机体积大、笨重,整个系统所需空间也越大之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该化学纤维复合带通过光感涂层传递给光电传感器或者其它类似传感器信号,可以实时的监控电梯的状态,是否有意外的滑移、异常的振动、加速超限以及冲顶等,同时还避免由于了常规电梯的牵引缆绳的重量过大并且为应对受力过大而增加缆绳的直径的问题。这样在配套曳引机设计的时候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转速、结构紧凑的效果,减少机房空间的目的。技术方案:—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由化学纤维绳或带、有机包覆层以及耐磨光感涂层组成,其结构为在化学纤维绳或带外包覆有机包覆层,以及包覆层表面的耐磨光感涂层;其中所述的化学纤维绳或带材料为芳纶或者碳纤维;其中耐磨光感涂层为聚氨酯材料,厚度小于1_,且颜色为分段变化可光学检测到的,可传递光学信号,相邻两段颜色相区别,并皆与所述的有机包覆层的颜色相区别。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整体的截面宽厚比大于等于I。所述的化学纤维绳或带数量为大于等于1,其形态为绳状或者编织带状。所述的所述的有机包覆层材料为聚氨酯。 所述的耐磨光感涂层表面纹状为均匀分布的横向条纹状或均匀分布的菱形网格纹状。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形态为带状、月牙状、梯形状、凸形状、椭圆形状。优点效果:本技术化学纤维复合带表面的耐磨光感涂层通过传递给光电传感器或者其它类似传感器信号,可以实时的监控电梯的状态,是否有意外的滑移、异常的振动、加速超限以及冲顶等。将电梯的安全性能提升了一个层次,给人们的安全增加了一道可靠的保障。由于采用了化学纤维替代传统的钢丝牵引绳,使得牵引绳的自重大大降低,同时通过减小缆绳的直径d,根据D/d ^ 40得到很小的D曳引轮直径,这样在曳引机设计的时候可以做到成本低廉、转速高、结构紧凑的效果,还可以大大减少机房的空间,同时由于本技术采用有机纤维代替了传统的金属材料,使得自重大大降低,为降低能耗与成本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梯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月牙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凸形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椭圆形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示意图。图中标记:1.化学纤维绳或带2.有机包覆层3.耐磨光感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际例子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特定例子。如图1所示,本化学纤维复合带为扁平带状,包括有化学纤维绳或带I和包覆其外表的有机包覆层2以及有机包覆层外表的耐磨光感涂层3,有机包覆层2为热塑性有机材料聚氨酯;聚氨酯材料有很高的耐磨性和很强的抗拉性。并且聚氨酯作为包覆层可以得到很好很稳定的摩擦系数。表层的耐磨光感涂层3也为热塑性材料能紧紧的包覆在有机包覆层2的表面,在整个电梯寿命期间不会因为对轿厢的提升和牵引使其损毁,同时耐磨光感涂层3的颜色是分段变化,相邻两段的涂层颜色相区别,且涂层颜色都可为光学检测到,并与所述的有机包覆层2的颜色相区别,这是为了更好的传递光信号,并且有利于提高光信号的检测准确度,因为有了这层耐磨光感涂层3,光学信号可以进行传递,使得轿厢无论在什么位置,传感器都可以实时监测到轿厢的状态,不会像传统的监测系统一样,在监测点没有通过传感器的监测位时而监测不到轿厢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如图6所示,耐磨光感涂层3表面纹状为均匀间隔的横向条纹状或均匀分布的菱形网格纹状,通过设置这些纹状,可以起到增加静摩擦力、方便监测之作用。在整个电梯系统中,化学纤维复合带起到提升和牵引的作用,并能通过外设的光电传感器或者类似传感器收集到本化学纤维复合带的运动情况。电梯运行有滞留、加速、额定运行、减速等工况,本技术中的耐磨光感涂层在任何工况中都能使传感器采集到牵引带的状态,如果存在异常,控制器会得到传感器指令采取紧急制停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有了这个化学纤维复合带,特别是表层的耐磨光感涂层3,配合传感器的使用,不仅可以避免上述情况产生造成的后果,还可以监测到电梯的振动情况,即使在化学纤维复合带断裂情况下也能即时的给予控制器信号触发安全钳动作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由于本技术中的化学纤维复合带采取了整体的截面宽厚比大于等于I的带状、月牙状、梯形状、凸形状、椭圆形状,使得缆绳的直径相应减小,根据D/d ^ 40得到很小的D曳引轮直径,从而使与其相配套的曳引机设计的时候可以做到成本低廉、转速高、结构紧凑的效果,同时减少了牵引绳的自重,为选用小直径曳引轮提供了条件,进而达到减少机房的空间之目的。本技术的制作方法是根据下列步骤来实现的:步骤一:选用材料为芳纶或者碳纤维的化学纤维绳或带1,数量大于等于I根;步骤二:将聚氨酯通过挤塑机,热熔、挤压,将化学纤维绳或带I包覆其中,在化学纤维绳或带I表面形成一层包覆性好且分布均匀的有机包覆层2 ;步骤三:将颜色为分段变化可光学检测到的耐磨光感涂层3均匀涂覆、激光标示、热转印于有机包覆层2表面。所选择的步骤三加工工艺部分,取决于所选择的光电传感器或者其它类似传感器。利用本化学纤维复合带的电梯的检测轿厢状态的方法为:电梯系统中具有收集并转换本化学纤维复合带表面光感涂层位移信号的传感器,利用电梯系统中本化学纤维复合带牵引轿厢运动,化学纤维复合带与电梯井中的传感器间存在相对运动关系,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光感涂层产生的位移数量以及速度来确定当前轿厢的状态。【主权项】1.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由化学纤维绳或带(1)、有机包覆层(2)以及耐磨光感涂层(3)组成,其结构为在化学纤维绳或带(I)外包覆材料为聚氨酯的有机包覆层(2),以及包覆层表面的耐磨光感涂层(3);其中所述的化学纤维绳或带(I)材料为芳纶或者碳纤维;其中耐磨光感涂层(3)为聚氨酯材料,厚度小于1_,且颜色为分段变化可光学检测到的,可传递光学信号,相邻两段颜色相区别,并皆与所述的有机包覆层(2)的颜色相区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整体的截面宽厚比大于等于I。3.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由化学纤维绳或带(1)、有机包覆层(2)以及耐磨光感涂层(3)组成,其结构为在化学纤维绳或带(1)外包覆材料为聚氨酯的有机包覆层(2),以及包覆层表面的耐磨光感涂层(3);其中所述的化学纤维绳或带(1)材料为芳纶或者碳纤维;其中耐磨光感涂层(3)为聚氨酯材料,厚度小于1mm,且颜色为分段变化可光学检测到的,可传递光学信号,相邻两段颜色相区别,并皆与所述的有机包覆层(2)的颜色相区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虎松付悍
申请(专利权)人:吕虎松付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