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9402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包括缸体、活塞轴套、下端盖轴套、钢丝绳、活塞杆,活塞杆插入缸体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活塞轴套套装在活塞杆上端部的外侧,活塞轴套的外侧与缸体的内侧壁接触,缸体的上下端部分别装设有上端盖及下端盖,下端盖轴套套装在下端盖的内侧壁,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缸体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轴套伸出缸体所设的中空腔体外,活塞杆的中空腔体穿有钢丝绳,且钢丝绳的顶部通过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部的凹槽内,钢丝绳的下部穿过活塞杆的中空腔体,露置在活塞杆外,用来提升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无摩擦的上下移动负载,还可消除由于偏心力对整个提升装置和机床Y轴平衡的影响,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特别是一种用来作为超精密加工机床的Y轴上下运动的提升平衡装置,属于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其一般是采用单一通气的机构,同时完成气体悬浮支撑和提升负载的任务,存在的缺点是在小负载的情况下,由于供气压力不足,使上下气悬浮支撑部分的节流孔通气量不足,致使气膜厚度不足,影响气悬浮的效果。此外,现有的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采用直接由活塞杆来提升负载的结构,当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装置的活动组件运动轴线与超精密机床Y轴上下运动的轴线偏心时,不能消除偏心力对整个提升装置和机床Y轴平衡的影响,还有破坏提升装置和机床的可能性,影响整个机床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本专利技术在完成平衡负载的前提下,不仅能做到无摩擦的上下移动负载,而且还可以消除由于安装偏心带来的偏心力对整个提升装置和机床Y轴平衡的影响,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包括有上端盖、缸体、活塞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包括有上端盖(1)、缸体(2)、活塞轴套(4)、下端盖(6)、下端盖轴套(7) 、钢丝绳(8)、活塞杆(11),其中活塞杆(11)插入缸体(2)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活塞轴套(4)套装在活塞杆(11)上端部的外侧,活塞轴套(4)的外侧与缸体(2)的内侧壁接触,缸体(2)的上下端部分别装设有上端盖(1)及下端盖(6),下端盖轴套(7)套装在下端盖(6)的内侧壁,活塞杆(11)的一端置于缸体(2)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活塞杆(11)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轴套(7)伸出缸体(2)所设的中空腔体外,活塞杆(11)的中空腔体穿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的顶部分布有外螺纹,且通过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摩擦快速响应平衡系统,包括有上端盖(1)、缸体(2)、活塞轴套(4)、下端盖(6)、下端盖轴套(7)、钢丝绳(8)、活塞杆(11),其中活塞杆(11)插入缸体(2)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活塞轴套(4)套装在活塞杆(11)上端部的外侧,活塞轴套(4)的外侧与缸体(2)的内侧壁接触,缸体(2)的上下端部分别装设有上端盖(1)及下端盖(6),下端盖轴套(7)套装在下端盖(6)的内侧壁,活塞杆(11)的一端置于缸体(2)所设的中空腔体内,活塞杆(11)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轴套(7)伸出缸体(2)所设的中空腔体外,活塞杆(11)的中空腔体穿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的顶部分布有外螺纹,且通过螺母(13)固定在活塞杆(11)上部所设的凹槽内,钢丝绳(8)的下部穿过活塞杆(11)的中空腔体,露置在活塞杆(11)外,用来提升负载,上述下端盖轴套(7)在与下端盖(6)的接触面设有环形导气槽,并且下端盖轴套(7)均匀布有下端盖节流孔F,下端盖(6)设有第一气道A,下端盖节流孔F通过第一气道A与第一接头(9)连接,下端盖(6)与活塞杆(1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王哲李克天陈新陈新度李明泽朱涛周春强王晗王素娟吴佩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