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8530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8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利用甲醇、盐酸羟胺和硫氰酸红霉素反应制备红霉素肟中反应产物过滤后的母液,往其中再加入硫氰酸红霉素、甲醇和盐酸羟胺,盐酸羟胺的加入量是硫氰酸红霉素摩尔量的0.1-10倍,甲醇的补加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1-0.5倍、硫氰酸红霉素的加入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5-1倍,然后加入碳酸氢铵条件pH至6-7,然后进行肟化反应,反应温度为0-60℃,反应时间24-72小时,再通过冷却、过滤得到红霉素肟盐湿品,然后再加碱游离得到红霉素肟,重复上述步骤,反应母液循环利用1-10次,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硫氰酸红霉素、盐酸羟胺,提高收率、减少废料排放,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
,尤其涉及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关键中间体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该工艺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技术介绍
据国内医药界权威人士预测,我国国内市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产、应用发展很快,其中罗红霉素市场容量在200吨-300吨、甲红霉素市场容量在100吨-200吨,阿奇霉素原料药的最大容量为800?1000吨,而目前国内这一市场的开发还不是十分充分,因此有理由相信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从近两三年我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情况显示,其制剂的销售金额和用药数量不断增长,市场前景良好。所有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扩产的充分理由,为了争取由上游制剂市场份额和产量的增长所带来的机遇,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最近几年上马或扩产罗红霉素、甲红霉素、阿齐霉素等原料药项目。因为现有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与国外有着较大差距的情况下,要促进红霉素系列产品的市场充分发展,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在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共同发展,因而改进合成工艺,降低工业成本,减少废料排放就可以使企业在此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该工艺的产业化至少可以节约该步成本约10-20%。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中存在不利于经济地大规模制备和生产废料排放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利用甲醇、盐酸羟胺和硫氰酸红霉素反应制备红霉素肟中反应产物过滤后的母液,往其中再加入硫氰酸红霉素、甲醇和盐酸羟胺,盐酸羟胺的加入量是硫氰酸红霉素摩尔量的0.1-10倍,甲醇的补加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1-0.5倍、硫氰酸红霉素的加入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5-1倍,然后加入碳酸氢铵条件pH至6-7,然后进行肟化反应,反应温度为0-60°C,反应时间24-72小时,再通过冷却、过滤得到红霉素肟盐湿品,然后再加碱游离得到红霉素肟,重复上述步骤,反应母液循环利用1-10次。所述的母液中含有甲醇或者乙醇、硫氰酸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肟盐、盐酸羟胺、羟胺、碳酸氢铵。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1.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减少了生产成本,2.操作方法简单,3.三废排放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通过循环投料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硫氰酸红霉素、盐酸羟胺,从而达到提高收率、减少废料排放,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操作向3000ml反应瓶中加入1200ml甲醇,开动搅拌,加入440g盐酸羟胺,控制温度至25?28°C,缓慢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值在6.4?6.7,加入硫氰酸红霉素1000g,内温升至28?32°C,搅拌反应8h后,升温至56?60°C,搅拌反应16h,控制PH值在pH6.4?6.7之间,完毕,降温至0°C。4h后过滤得湿品。母液留待后用。在5000ml反应瓶中加入1500ml甲醇和上步过虑得到的红霉素肟盐湿品,搅拌下滴加入20% NaOH至溶解,测PH值在10.5?11.0滴加水3200ml,搅拌结晶I小时,温度18?22°C,过滤、烘干,得红霉素肟800g,含量97.3%。实施例2操作在3000ml反应瓶中加入上例肟化反应过虑后的母液,补加甲醇至1200ml体积,开动搅拌,加入132g盐酸羟胺,控制温度至25?28°C,缓慢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值在6.4?6.7,加入硫氰酸红霉素1000g,,内温升至28?32°C,搅拌反应8h后,升温至56?60°C,搅拌反应16h,控制PH值在pH6.4?6.7之间,完毕,降温至(TC。4h后过滤得湿品,母液留待后用。在5000ml反应瓶中加入1500ml甲醇和上步过滤得到的红霉素肟盐湿品,搅拌下滴加入20% NaOH至溶解,测PH值在10.5?11.0滴加水3200ml,搅拌结晶I小时,温度18?22°C,过滤、烘干,得红霉素肟840g,含量97.0%,实施例3操作在3000ml反应瓶中加入上步肟化反应过虑后的母液,补加甲醇至1200ml体积,开动搅拌,加入132g盐酸羟胺,控制温度至25?28°C,缓慢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值在6.4?6.7,加入硫氰酸红霉素1000g,,内温升至28?32°C,搅拌反应8h后,升温至56?60°C,搅拌反应16h,控制PH值在pH6.4?6.7之间,完毕,降温至(TC。4h后过滤得湿品,母液留待后用。在5000ml反应瓶中加入1500ml甲醇和上步过滤得到的红霉素肟盐湿品,搅拌下滴加入20% NaOH至溶解,测PH值在10.5?11.0滴加水3200ml,搅拌结晶I小时,温度18?22°C,过滤、烘干,得红霉素肟838g,含量97.1 %,实施例4操作在3000ml反应瓶中加入上步肟化反应过滤后的母液,补加甲醇至1200ml体积,开动搅拌,加入132g盐酸羟胺,控制温度至25?28°C,缓慢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值在6.4?6.7,加入硫氰酸红霉素1000g,,内温升至28?32°C,搅拌反应8h后,升温至56?60°C,搅拌反应16h,控制PH值在pH6.4?6.7之间,完毕,降温至(TC。4h后过滤得湿品,母液留待后用。在5000ml反应瓶中加入1500ml甲醇和上步过滤得到的红霉素肟盐湿品,搅拌下滴加入20% NaOH至溶解,测PH值在10.5?11.0滴加水3200L,搅拌结晶I小时,温度18?220C,过滤、烘干,得红霉素肟832g,含量96.9.%。实施例5操作在3000ml反应瓶中加入上步肟化反应过滤后的母液,补加甲醇至1200ml体积,,开动搅拌,加入132g盐酸羟胺,控制温度至25?28°C,缓慢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值在6.4?6.7,加入硫氰酸红霉素1000g,,内温升至28?32 °C,搅拌反应8h后,升温至56?600C,搅拌反应16h,控制PH值在pH6.4?6.7之间,完毕,降温至0°C,4h后过滤得湿品,母液留待后用。在5000ml反应瓶中加入1500ml甲醇和上步过滤得到的红霉素肟盐湿品,搅拌下滴加入20% NaOH至溶解,测PH值在10.5?11.0滴加水3200L,搅拌结晶I小时,温度18?220C,过滤、烘干,得红霉素肟836g,含量96.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利用甲醇、盐酸羟胺和硫氰酸红霉素反应制备红霉素肟中反应产物过滤后的母液,往其中再加入硫氰酸红霉素、甲醇和盐酸羟胺,盐酸羟胺的加入量是硫氰酸红霉素摩尔量的0.1-10倍,甲醇的补加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1-0.5倍、硫氰酸红霉素的加入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5-1倍,然后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至6-7,然后进行肟化反应,反应温度为0-60°C,反应时间24-72小时,再通过冷却、过滤得到红霉素肟盐湿品,然后再加碱游离得到红霉素肟,重复上述步骤,反应母液循环利用1-10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液中含有甲醇、硫氰酸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肟盐、盐酸羟胺、羟胺、碳酸氢铵。【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霉素肟的制备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甲醇、盐酸羟胺和硫氰酸红霉素反应制备红霉素肟中反应产物过滤后的母液,往其中再加入硫氰酸红霉素、甲醇和盐酸羟胺,盐酸羟胺的加入量是硫氰酸红霉素摩尔量的0.1‑10倍,甲醇的补加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1‑0.5倍、硫氰酸红霉素的加入量是母液体积量的0.5‑1倍,然后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至6‑7,然后进行肟化反应,反应温度为0‑60℃,反应时间24‑72小时,再通过冷却、过滤得到红霉素肟盐湿品,然后再加碱游离得到红霉素肟,重复上述步骤,反应母液循环利用1‑10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克慧曹胜华邱家军王宇驰张春然张静霞徐明琴叶家林李少华赵俊杜伟宏李喆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