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茶叶翻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间距设置的一组承重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之间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上架设有翻炒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加热单元分别连接控制单元。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方案优选的承重单元、加热单元、控制单元,三者有机的结合使得翻炒机具有了加热快、受热均匀、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与农业公司及茶作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施工作业机械
的日常作业装置,尤其是一种茶叶翻炒机。
技术介绍
炒茶是茶叶上市的基本工序,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C,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C。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上述可知炒茶的重要性,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性茶种栽区已出现多个地区,遍布祖国的东西南北,原先人工炒翻已不能满足日益过的茶叶储存,加之近年来从事茶叶翻炒的人越来越少,加之经济膨胀,人工成本急剧上升,有的茶叶翻炒机太贵不适用中小企业。总之作为现有的翻炒方式,传统的翻炒方式存在:1、人工成本高,消耗体力过多,存在安全隐患;2、茶叶翻炒机体型过大,价格高,操作繁琐,对中小企业来说望尘莫及;3、加热速度慢,受热不均匀,调控功能少,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茶叶翻炒方式人工成本高,消耗体力过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茶叶翻炒方式茶叶翻炒机体型过大,价格高,操作繁琐,对中小企业来说望尘莫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茶叶翻炒方式,加热速度慢,受热不均匀,调控功能少,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翻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间距设置的一组承重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之间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上架设有翻炒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加热单元分别连接控制单元。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茶叶翻炒机,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内置电机的基座,该基座上部间距设置有一组同轴滚齿,该滚齿的轴端安装有正皮带轮;所述电机具有的转轴上安装有副皮带轮;所述正皮带轮和副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茶叶翻炒机,所述翻炒单元包括翻炒筒,该翻炒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滚齿啮合的一组齿圈;所述翻炒筒沿其内壁设置有多个径向向内的挡片;所述翻炒筒两端呈锥形。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茶叶翻炒机,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置于承重单元之间的弧形加热板和用于固定弧形加热板的一组设置机架上的固定臂;所述弧形加热板与翻炒筒间隙设置。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茶叶翻炒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功率调节器一和功率调节器二 ;所述功率调节器一与电机连接;所述功率调节器二与弧形加热板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的和优点如下:本技术的一种茶叶翻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间距设置的一组承重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之间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上架设有翻炒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加热单元分别连接控制单元。综上所述本技术本方案优选的承重单元、加热单元、控制单元,三者有机的结合使得翻炒机具有了加热快、受热均匀、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与农业公司及茶作坊。优选的基座前后设置同轴滚齿通过轴端皮带轮与电机传动连接,使其减少电机的使用降低整机成本,传动稳定,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茶叶翻炒机,所述翻炒单元包括翻炒筒,该翻炒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滚齿啮合的一组齿圈;所述翻炒筒沿其内壁设置有多个径向向内的挡片;所述翻炒筒两端呈锥形。优选的翻炒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滚齿啮合的一组齿圈及翻炒筒沿其内壁设置有多个径向向内的挡片和翻炒筒两端呈锥形,使其达到了滚齿转动带动翻炒筒转动的效果,挡片进一步的可以翻炒茶叶,锥形设置防止再翻炒过程中茶叶外漏。优选的弧形加热板与翻炒筒间隙设置及功率调节器一和功率调节器二,使得加热面积更大,更均匀,并且实现了温度的可调节和转速的可调节,功能多元化,可以适用多种场合,是中小企业和小茶坊的必备利器,也可用于小型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机架;2、承重单元;3、加热单元;4、翻炒单元;5、控制单元;2_1、电机;2_2、基座;2_3、滚齿;2_4、正皮带轮;2_5、副皮带轮;2_6、皮带;3_1、弧形加热板;3_2、固定臂;4-1、翻炒筒;4-2、齿圈;4-3、挡片;5-1、功率调节器一 ;5_2、功率调节器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特别说明书的是本技术若涉及到模块处理及与模块处理连接或作用的部件均采用现有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实现本技术功能的模块或和器件的组合;所涉及的只是利用该模块的整体部件的功能结果而不直接或间接涉及实现该功能结果的过程或步骤方法。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翻炒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间距设置的一组承重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之间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承重单元上架设有翻炒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加热单元分别连接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唐苑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