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炳卿专利>正文

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560 阅读:6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它是在原有由连通油箱螺丝、下油嘴、出油阀芯、手柄构成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于出油阀芯一端固定联接锁卡,锁片与之做卡入配合,圆柱锁之簧体与锁片上的方孔做拨动配合,锁片凹槽内设有回位弹簧,锁壳体将上述零件封闭,只有钥匙孔暴露在壳体之外;锁片卡住出油阀芯不能旋转,阀芯油孔无法与连通油箱螺丝、下油嘴接通,油不会丢失。(*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属于机械类。随着公路交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代步工具,但总有一种不法不道德之徒乘无人之际拔下摩托车油箱下油管偷油,给车主造成损失及不愉快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防范摩托车丢油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本技术的任务是按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原有由连通油箱螺丝、下油咀、出油阀芯、手柄构成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于出油阀芯一端固定联接锁卡,锁片与之做卡入配合,圆柱锁之簧体与锁片上的方孔做拨动配合,锁片凹槽内设有回位弹簧,锁壳体将上述零件封闭,只有钥匙孔暴露在壳体之外本技术由于在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采用锁片卡住固定在出油阀芯上的锁卡,使出油阀芯不能旋转,阀芯油孔无法与连通油箱螺丝、下油咀接通,油不会丢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参照附图1、2,在原有由连通油箱螺丝11、下油咀12、出油阀芯1、手柄8构成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于出油阀芯1一端固定联接锁卡2,锁片3与之做卡入配合,圆柱锁6之簧体5与锁片3上的方孔4做拨动配合,锁片3凹槽内设有回位弹簧7,锁壳体13将上述零件封闭,只有钥匙孔10暴露在壳体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它是由连通油箱螺丝11、下油咀12、出油阀芯1、手柄8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由连通油箱螺丝11、下油咀12、出油阀芯1、手柄8构成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于出油阀芯1一端固定联接锁卡2,锁片3与之做卡入配合,圆柱锁6之簧体5与锁片3上的方孔4做拨动配合,锁片3凹槽内设有回位弹簧7,锁壳体13将上述零件封闭,只有钥匙孔10暴露在壳体之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它是在原有由连通油箱螺丝、下油嘴、出油阀芯、手柄构成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于出油阀芯一端固定联接锁卡,锁片与之做卡入配合,圆柱锁之簧体与锁片上的方孔做拨动配合,锁片凹槽内设有回位弹簧,锁壳体将上述零件封闭,只有钥匙孔暴露在壳体之外;锁片卡住出油阀芯不能旋转,阀芯油孔无法与连通油箱螺丝、下油嘴接通,油不会丢失。文档编号B62J35/00GK2340672SQ9824426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炳卿 申请人:陈炳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油箱下油门锁,它是由连通油箱螺丝11、下油咀12、出油阀芯1、手柄8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由连通油箱螺丝11、下油咀12、出油阀芯1、手柄8构成的摩托车油箱下油门结构基础上,于出油阀芯1一端固定联接锁卡2,锁片3与之做卡入配合,圆柱锁6之簧体5与锁片3上的方孔4做拨动配合,锁片3凹槽内设有回位弹簧7,锁壳体13将上述零件封闭,只有钥匙孔10暴露在壳体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卿
申请(专利权)人:陈炳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