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侍亮星专利>正文

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18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和设在插秧机本体前部的秧苗放置盘组;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秧苗放置盘组的后侧与每个秧苗放置盘组对应的抓苗机构;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抓苗机构下方的栽植机构;用于拉动机械手臂旋转的变位机构;用于升降抓苗部件的起降机构;该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待插株式苗放置于各个秧苗放置盘中;秧苗抓取步骤;秧苗释放到秧苗待插斗内;通过间歇控制机构带动左、右栽植臂先后抓取秧苗待插斗内的纯钵体株式苗并将纯钵体株式苗植入田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种植水稻株苗行,而且使相邻株苗行的株苗形成间隔,有助于提高水稻的颗粒饱满度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特别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
技术介绍
科学研究表明,在水稻种植领域,稻田中相邻植株行之间的植株间隔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水稻的颗粒饱满度和产量,但现有的水稻插秧机只能种植相同行距的株式苗,不能直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颗粒饱满度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该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不仅能够快速种植水稻株苗行,而且使相邻株苗行的株苗形成间隔,有助于提高水稻的颗粒饱满度和产量。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其特点在于,包括:插秧机本体和至少两个设在插秧机本体前部的秧苗放置盘组,所述的秧苗放置盘组沿插秧机本体横向均匀分布,每个秧苗放置盘组包括两个秧苗放置盘,同组中的两个秧苗放置盘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的秧苗放置盘组之间的间隔相等;至少两个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秧苗放置盘组的后侧与每个秧苗放置盘组一一对应的抓苗机构,包括横向地设在秧苗放置盘组中间的安装架、通过竖置转轴分设在安装架两端的左、右机械臂变位架和尾端分别通过横置转轴与左、右机械臂变位架连接的左、右机械臂,以及分设在左、右机械手臂前端的左、右抓苗部件和与左、右抓苗部件连接以控制左、右抓苗部件开、合来抓取并释放株式苗的左、右抓苗控制装置;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抓苗机构下方且与抓苗机构对应的栽植机构,包括安装基座、设在安装基座两侧的左、右栽植臂和位于左、右栽植臂和左、右抓苗部件之间的左、右秧苗待插斗,还包括与左、右栽植臂连接用于控制左、右栽植臂先后运动的间歇控制机构;用于拉动机械手臂向插秧机本体内、外侧旋转的变位机构,变位机构使机械手臂处于插秧机本体外侧的极限位置时,抓苗部件与秧苗放置盘相对;变位机构使机械手臂位于插秧机本体内侧的极限位置时,抓苗部件处于秧苗待插斗的正上方;所述的变位机构一端与机械臂变位架连接,变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插秧机本体连接;用于带动机械手臂上下旋转来升降抓苗部件的起降机构,起降机构使机械手臂下降到下极限位置时,抓苗部件抓取株式苗;所述的起降机构的一端与机械手臂的上面连接,起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插秧机本体连接。本技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歇控制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基座上位于左、右栽植臂之间的转动轴,所述的左、右栽植臂分别与转动轴的两端连接且左、右栽植臂之间成30° -60°的夹角,所述的转动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本技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机械臂变位架包括相交的第一变位架和第二变位架,第一变位架和第二变位架相接处通过所述的竖置转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臂通过所述的横置转轴与第一变位架转动连接,所述的变位机构与第二变位架远离竖置转轴的那一端连接。本技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变位机构包括一端与第二变位架连接的变位拉索,变位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牵引变位拉索带动机械臂变位架转动的变位控制机构;所述的变位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机械臂变位架回复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变位架的下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架。本技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变位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杠杆,所述的控制杠杆连接有拐臂轴传动机构。本技术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抓苗部件包括抓苗夹,抓苗夹包括外半夹和内半夹,所述的抓苗控制装置包括一端穿过内半夹与外半夹连接的抓苗夹开合拉索,抓苗夹开合拉索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机构,所述的抓苗控制装置还包括内半夹与外半夹之间的回复弹簧,回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内半夹与外半夹;所述的起降机构包括起降控制拉线,起降控制拉线的一端与机械手臂前部上面连接,起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连接插秧机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通过插秧机本体、左右栽植机构、秧苗放置盘、抓苗机构、起降机构和变位机构一体连接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本技术通过设置变位机构和由间歇控制机构带动的间歇控制机构,不仅能够快速地将秧苗放置盘上的株式苗种植在稻田里,使种植苗每两列为一组,每相邻两组种植苗之间形成宽窄行,产生了更大的列间距,而且同组种植苗中相邻行之间形成带有行间隔的拐植行,大大增加了行间距,这样能够增强株式苗的有效光照,有助于提高水稻的颗粒饱满度和产量,平均颗粒饱满度能够增加25%,亩产量能够增加30%,大大增加农业收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技术,而不构成其权力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4和至少两个设在插秧机本体4前部的秧苗放置盘组I,所述的秧苗放置盘组沿插秧机本体4横向均匀分布,每个秧苗放置盘组包括两个秧苗放置盘11,同组中的两个秧苗放置盘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的秧苗放置盘组之间的间隔相等;至少两个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秧苗放置盘组的后侧与每个秧苗放置盘组一一对应的抓苗机构,包括横向地设在秧苗放置盘组中间的安装架19、通过竖置转轴分设在安装架两端的左、右机械臂变位架6和尾端分别通过横置转轴与左、右机械臂变位架6连接的左、右机械臂5,以及分设在左、右机械手臂5前端的左、右抓苗部件2和与左、右抓苗部件2连接以控制左、右抓苗部件开、合来抓取并释放株式苗的左、右抓苗控制装置;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抓苗机构下方且与抓苗机构对应的栽植机构,包括安装基座92、设在安装基座两侧的左、右栽植臂9和位于左、右栽植臂和左、右抓苗部件之间的左、右秧苗待插斗93,还包括与左、右栽植臂连接用于控制左、右栽植臂9先后运动的间歇控制机构;用于拉动机械手臂5向插秧机本体内、外侧旋转的变位机构14,变位机构使机械手臂5处于插秧机本体4外侧的极限位置时,抓苗部件2与秧苗放置盘11相对;变位机构使机械手臂5位于插秧机本体内侧的极限位置时,抓苗部件2处于秧苗待插斗93的正上方;所述的变位机构一端与机械臂变位架6连接,变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插秧机本体4连接;用于带动机械手臂上下旋转来升降抓苗部件的起降机构7,起降机构7使机械手臂下降到下极限位置时用于抓苗部件2抓取株式苗;所述的起降机构的一端与机械手臂的上面连接,起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插秧机本体连接。所述的歇控制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基座上位于左、右栽植臂之间的转动轴91,所述的左、右栽植臂9分别与转动轴91的两端连接且左、右栽植臂之间成30° -60°的夹角,所述的转动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机械臂变位架6包括相交的第一变位架61和第二变位架62,第一变位架61和第二变位架62相接处通过所述的竖置转轴与安装架19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臂5通过所述的横置转轴与第一变位架61转动连接,所述的变位机构与第二变位架62远离竖置转轴的那一端连接。所述的变位机构包括一端与第二变位架连接的变位拉索141,变位拉索141的另一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钵体株式苗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秧机本体和至少两个设在插秧机本体前部的秧苗放置盘组,所述的秧苗放置盘组沿插秧机本体横向均匀分布,每个秧苗放置盘组包括两个秧苗放置盘,同组中的两个秧苗放置盘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的秧苗放置盘组之间的间隔相等;至少两个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秧苗放置盘组的后侧与每个秧苗放置盘组一一对应的抓苗机构,包括横向地设在秧苗放置盘组中间的安装架、通过竖置转轴分设在安装架两端的左、右机械臂变位架和尾端分别通过横置转轴与左、右机械臂变位架连接的左、右机械臂,以及分设在左、右机械手臂前端的左、右抓苗部件和与左、右抓苗部件连接以控制左、右抓苗部件开、合来抓取并释放株式苗的左、右抓苗控制装置;设在插秧机本体上、位于抓苗机构下方且与抓苗机构对应的栽植机构,包括安装基座、设在安装基座两侧的左、右栽植臂和位于左、右栽植臂和左、右抓苗部件之间的左、右秧苗待插斗,还包括与左、右栽植臂连接用于控制左、右栽植臂先后运动的间歇控制机构;用于拉动机械手臂向插秧机本体内、外侧旋转的变位机构,所述的变位机构一端与机械臂变位架连接,变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插秧机本体连接;用于带动机械手臂上下旋转来升降抓苗部件的起降机构,所述的起降机构的一端与机械手臂的上面连接,起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插秧机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亮星
申请(专利权)人:侍亮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