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盘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996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盘及烹饪器具,该电加热盘包括:相组装的基盘、远红外发热膜和支撑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位于所述基盘与所述支撑盘之间;其中,所述基盘的外表面为凸曲面,所述支撑盘的内表面为凹曲面。该技术方案,一方面,将支撑盘的内表面设计成凹曲面,使照射在凹曲面上的红外光能够被反射回基盘,使得该部分红外光能够被重新利用,另一方面,将基盘的外表面设计成凸曲面,该凸曲面能够将基盘内表面折射过来的红外光聚集到锅体上,使远红外发热膜产生的红外光能够最大限度的被锅体利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红外光的利用率、进而也使该电加热盘符合了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盘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国内外烹饪器具产品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技术,但这些方案的电-热转换能效比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国家节能环保要求。而采用纳米远红外线电热膜电热盘,其热效率可以达到96%以上,可以提高热能效率、实现产品节能的目的。但纳米远红外线电热盘的红外光线的利用率低,一方面,纳米远红外电热膜发出的红外光经耐高温微晶玻璃载体绝缘材料上表面后光线发散,无法全部作用到锅体上,另一方面,纳米远红外电热膜发出的红外光部分被耐高温陶瓷支撑件的平面板吸收,此外,纳米远红外电热膜发出的红外光作用到锅体上后,部分红外光依旧被锅体反射,从而不能充分利用纳米远红外电热膜发出的红外光。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纳米远红外电热膜发出的红外光的电加热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纳米远红外电热膜发出的红外光的电加热盘。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加热盘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盘,包括相组装的基盘、远红外发热膜和支撑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位于所述基盘与所述支撑盘之间;其中,所述基盘的外表面为凸曲面,所述支撑盘的内 表面为凹曲面。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盘,包括基盘,远红外发热膜和支撑盘。具体地,远红外发热膜复合在基盘的下表面,支撑盘位于基盘的下方,并与远红外发热膜紧密贴合。其中,远红外发热膜能够发出一种用于加热的红外光,且支撑盘靠近红外发热膜的一面为凹曲面,该凹曲面能够将照射至其上的红外光反射回基盘,此外,基盘未复合远红外发热膜的一面为凸曲面,该凸曲面能够将基盘内表面折射过来的红外光聚集到锅体上。该技术方案,一方面,将支撑盘的内表面设计成凹曲面,使照射在凹曲面上的红外光能够被反射回基盘,使得该部分红外光能够被重新利用,另一方面,将基盘的外表面设计成凸曲面,该凸曲面能够将基盘内表面折射过来的红外光聚集到锅体上,使远红外发热膜产生的红外光能够最大限度的被锅体利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红外光的能源利用率,进而也使该电加热盘符合了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加热盘还包括:支架,扣装在所述基盘的外周边处,用于定位所述基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和所述支撑盘;其中,所述基盘的内表面为平面。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盘,还包括支架,该支架套设在基盘和支撑盘的外侧壁上,并与基盘的上表面和支撑盘的下表面扣装在一起。具体地,基盘为易破碎件,不易与支撑盘之间的牢靠地安装与固定,通过设置支架,使得基盘和支撑盘方便、快捷的固定成了整体,一方面,提高了电加热盘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电加热盘的生产效率,从而将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进而提高了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支架自上至下依次布置,且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复合在所述基盘的下表面上;其中,所述支撑盘的上表面为其内表面、所述基盘的下表面为其内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限位舌;环形的侧壁, 位于所述限位舌的上方、且其下端边与所述限位舌的外端边相连接;和翻边,位于所述侧壁的上方、且其外端边与所述侧壁的上端边相连接;其中,所述基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和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翻边和所述限位舌之间,且所述翻边的下表面抵触所述基盘的上表面,所述限位舌的上表面抵触所述支撑盘的下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远红外发热膜的下表面上具有电极柱,所述支撑盘对应开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柱的下端自上至下穿过所述电极孔而伸出;其中,所述电极柱和所述电极孔均包括两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舌、所述侧壁和所述翻边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侧壁上还开设有卡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盘上表面的中部还具有定位凸台,所述基盘和所述远红外发热膜的中部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台自下至上插装于所述定位孔内、且其上表面与所述基盘的上表面共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盘的上表面还镀有釉或银箔的反光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盘为微晶玻璃,所述支撑盘为陶瓷盘,所述支架为不锈钢支架。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盘;其中,所述烹饪器包括电饭煲、电磁炉、电烤箱和电压力锅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了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的全部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图2提供的电加热盘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根据图4提供的电加热盘的支撑盘的光路反射图;图6是根据图4提供的电加热盘的基盘的光路折射图;图7是图5和图6组合后的光路图。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基盘,11电极柱,2支撑盘,3远红外发热膜,4支架,41翻边,42限位舌,43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盘,包括:相组装的基盘1、远红外发热膜3和支撑盘2,远红外发热膜3位于基盘1与支撑盘2之间;其中,基盘的外表面为凸曲面,支撑盘2的内表面为凹曲面。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盘,包括基盘1,远红外发热膜3和支撑盘2。具体地,远红外发热膜3复合在基盘1的下表面,支撑盘2位于基盘1的下方,并与远红外发热膜3紧密贴合。其中,远红外发热膜3能够发出一种用于加热的红外光,且支撑盘2靠近红外发热膜的一面为凹曲面,该凹曲面能够将照射至其上的红外光反射回基盘1,此外,基盘1未复合远红 外发热膜3的一面为凸曲面,该凸曲面能够将基盘1内表面折射过来的红外光聚集到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加热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相组装的基盘、远红外发热膜和支撑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位于所述基盘与所述支撑盘之间;其中,所述基盘的外表面为凸曲面,所述支撑盘的内表面为凹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相组装的基盘、远红外发热膜和支撑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位于所述基盘与所述支撑盘之间;
其中,所述基盘的外表面为凸曲面,所述支撑盘的内表面为凹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扣装在所述基盘的外周边处,用于定位所述基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和所述支撑盘;
其中,所述基盘的内表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支架自上至下依次布置,且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复合在所述基盘的下表面上;
其中,所述支撑盘的上表面为其内表面、所述基盘的下表面为其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限位舌;
环形的侧壁,位于所述限位舌的上方、且其下端边与所述限位舌的外端边相连接;和
翻边,位于所述侧壁的上方、且其外端边与所述侧壁的上端边相连接;
其中,所述基盘、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和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翻边和所述限位舌之间,且所述翻边的下表面抵触所述基盘的上表面,所述限位舌的上表面抵触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亮房振尹善章王新元张贵林潘典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