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6448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3 15:02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基于ARM Cortex-A8内核的嵌入式工控板并搭载有CoDeSysRTS软件环境的嵌入式Linux作为整个技术方案的实现平台;2)通过EtherCAT协议的以太网连接ARM控制器与各个关节电机的伺服驱动器;3)采用以太网与PC端的网卡相连,传输并在PC端显示当前机械手的运行状态;4)通过控制器的开放式直接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笛卡尔坐标的轨迹规划与速度控制;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算法将笛卡尔坐标转换为各个关节电机的转速转加速度,通过以太网读取机械手各个关节状态变量并通过实时的速度规划计算控制信息从而进行位置误差补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时性良好、稳定性较高、开放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机械手运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机械手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重复不断的劳动和工作,并且不知疲劳、不受工作环境的限制,能够胜任危险环境的工作,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它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顾人和机器的优点,具有人的适应性和智能。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及其在各种环境下完成任务的能力是重点研究方向。目前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在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和劳动强度极大的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机械手一般使用脉冲方式控制关节电机,存在抗干扰能力差、无自主纠错能力、应用范围受限的不足,并且不具备开放式编程的能力,通用性不强以及控制关机数量有限的不足。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连线过多导致的安装复杂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机械手控制存在的实时性较差、稳定性较低以及开放度较差的不足,以及针对高要求、高速度、高精度的运动控制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性良好、稳定性较高、开放性良好的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基于ARMCortex-A8内核的嵌入式工控板并搭载有CoDeSysRTS软件环境的嵌入式Linux作为整个技术方案的实现平台;2)通过EtherCAT协议的以太网连接ARM控制器与各个关节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实现对机械手各个关节的状态读取与控制;3)采用以太网与PC端的网卡相连,传输并在PC端显示当前机械手的运行状态;4)通过控制器的开放式直接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笛卡尔坐标的轨迹规划与速度控制;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算法将笛卡尔坐标转换为各个关节电机的转速转加速度,通过以太网读取机械手各个关节状态变量并通过实时的速度规划计算控制信息从而进行位置误差补偿。进一步,在步骤1)中,采用基于ARMCortex-A8内核的嵌入式工控板并搭载有CoDeSysRTS实时运系统的嵌入式Linux作为整个技术方案的平台。再进一步,在步骤3)中,系统已将EtherCAT的电机驱动标准的数据包封装成系统变量,通过修改MC_MOVEABSOLUTE模块命令电机到一个指定的绝对位置;所述的MC_MOVEAB-SOLUTE模块包含可以设置命令执行项Execute的输入端、指定电机运动的目标位置Position、设定电机的速度Velocity、电机的加速度Acceleration及电机的减速度Deceleration和电机转向Direction,所述模块输出端查看电机的工作状态,通过修改MC_MOVEVELOCITY模块使电机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其输入端同时也具有执行、速度、加减速设置项,输出端查看各种电机运行状态的参数;通过修改MC_POWER可以控制电机的启停,输入端有使能、电源平台开启项及驱动开始项,输出项也是电机各种预开启状态的参数;模块MC_READACT-UALPOSITION来返回电机转动的实际位置,输入为使能控制,输出返回电机的实际状态或电机的出错状态信息。在步骤4)中,所述的以太网与PC端网卡相连显示当前机械手运行状态,所述的以太网传输的数据报文包括机械手的所处的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工作状态、执行器的笛卡尔坐标及其姿态向量。所述数据报文格式包含数据帧头、数据长度、机械手的ID、功能号、数据流以及校验位,PC端监控器能够增删连接的机械手设备,并实时显示各个机械手状态,随时对某个机械手进行暂停、复位等操作。在步骤5)中,所述的开放式直接编程包括如下实现途径:a、用户能够在人机界面中直接编写C语言或者机器语言代码从而自主规划机械手的运动轨迹;b、向控制器中导入CAD轨迹图直接生成能够描述相应空间轨迹的机器语言。在步骤5)中,轨迹规划和速度控制过程如下:在X/Y坐标上存在pspe的轨迹,它与X的横坐标存在θ的夹角,对该轨迹进行时间分割插补后得到三个插补点p1、p2、p3,机械手从轨迹的第一个插补点p1(x1,y1)以速度v1(v1x,v1y)按照预先设定的轨迹运动到第二个插补点p2(x2,y2),在一个插补周期后,即在p2(x2,y2)点处进行实时位置反馈,此时发现由于Y轴负载的变化导致Y轴的速度比实际规划的速度要小,所以在一个插补周期后导致机械手未到指定的点p2上,而是在点p2·上,最后产生的位置误差是pΔ(xΔ,yΔ),同时通过计算得到实际的X轴和Y轴的速度对比实际的速度和规划的速度比较各自轴的速度快慢,假设实际速度与规划速度V1y有较大的差距,则将Y轴作为下次速度规划参考轴,这时的点p2(x2,y2)的速度v2(v2x,v2y):从而得出插补点p2的速度,结合插补周期T,得到新的插补点p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采用嵌入式ARM平台作为机械手的主控制器,满足机械手控制算法的复杂性,并且使得控制器体积小巧,便于安装。控制器安装嵌入式Linux的操作系统并运行基于CoDeSys的软PLC运行平台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运行环境可以保证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实时性。采用EtherCAT协议的以太网作为控制数据主通路,可以实时更新分布式I/O口或轴的状态,支持多种拓扑,精确同步伺服轴进行协调运动且刷新周期短、效率更高。PC端监控器能够对机械手设备进行添加和删除,并且实时显示机械手的状态,控制机械手的启停和复位等操作,便于同时工作的多个机械手的统一管理调度。采用的实时速度规划可以针对插补位置点对实际位置进行反馈,如有位置误差,可以对下一个插补周期内的速度进行重新规划,在有限的插补周期内消除误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机械手的运行精度和机械轴的同步。附图说明图1是机械手控制网络结构框图。图2是机械手控制器软件系统框图。图3是机械手控制器硬件结构框图。图4是实时速度规划图。图5是电机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图5,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基于ARMCortex-A8内核的嵌入式工控板作为机械手的控制器;2)控制器中运行装载有软PLC运行环境的嵌入式Linux的操作系统作为技术方案的运行环境;3)通过EtherCAT协议的以太网连接ARM控制器与各个关节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实现对机械手各个关节的状态读取与控制;4)采用以太网与PC端的网卡相连,传输并在PC端显示当前机械手的运行状态;5)通过控制器的开放式直接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笛卡尔坐标的轨迹规划与速度控制的功能;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算法将笛卡尔坐标转换为各个关节电机的转速转加速度等状态量。为减少机械手末端的位姿误差,提高机械手精度,本专利技术通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太网读取机械手各个关节状态变量并通过实时的速度规划计算控制信息从而进行位置误差补偿。在步骤1)中,所述的ARMCortex-A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基于ARM Cortex‑A8内核的嵌入式工控板并搭载有CoDeSysRTS软件环境的嵌入式Linux作为整个技术方案的实现平台;2)通过EtherCAT协议的以太网连接ARM控制器与各个关节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实现对机械手各个关节的状态读取与控制;3)采用以太网与PC端的网卡相连,传输并在PC端显示当前机械手的运行状态;4)通过控制器的开放式直接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笛卡尔坐标的轨迹规划与速度控制;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算法将笛卡尔坐标转换为各个关节电机的转速转加速度,通过以太网读取机械手各个关节状态变量并通过实时的速度规划计算控制信息从而进行位置误差补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基于ARMCortex-A8内核的嵌入式工控板并搭载有CoDeSysRTS软件环境的嵌入式Linux作为整个技术方案的实现平台;2)通过EtherCAT协议的以太网连接ARM控制器与各个关节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实现对机械手各个关节的状态读取与控制;系统已将EtherCAT的电机驱动标准的数据包封装成系统变量,通过修改MC_MOVEABSOLUTE模块命令电机到一个指定的绝对位置;所述的MC_MOVEABSOLUTE模块包含可以设置命令执行项Execute的输入端、指定电机运动的目标位置Position、设定电机的速度Velocity、电机的加速度Acceleration及电机的减速度Deceleration和电机转向Direction,所述模块输出端查看电机的工作状态,通过修改MC_MOVEVELOCITY模块使电机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其输入端同时也具有执行、速度、加减速设置项,输出端查看各种电机运行状态的参数;通过修改MC_POWER可以控制电机的启停,输入端有使能、电源平台开启项及驱动开始项,输出项也是电机各种预开启状态的参数;模块MC_READACT-UALPOSITION来返回电机转动的实际位置,输入为使能控制,输出返回电机的实际状态或电机的出错状态信息;3)采用以太网与PC端的网卡相连,传输并在PC端显示当前机械手的运行状态;4)通过控制器的开放式直接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笛卡尔坐标的轨迹规划与速度控制;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算法将笛卡尔坐标转换为各个关节电机的转速和加速度,通过以太网读取机械手各个关节状态变量并通过实时的速度规划计算控制信息从而进行位置误差补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开放式机械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以太网与PC端网卡相连显示当前机械手运行状态,所述的以太网传输的数据报文包括机械手的所处的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辉金阔洋赖宏焕韩瑞祥楼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金火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