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255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8:55
主传输线路(10)具备长条状的电介质基体(110)。在电介质基体(110)的内部,在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长条状的信号导体(40A、40B)。基准接地导体(20A)和辅助接地导体(30A)配置成在厚度方向上夹着信号导体(40A)。基准接地导体(20B)和辅助接地导体(30B)配置成在厚度方向上夹着信号导体(40B)。辅助接地导体(30A)具备长条导体(31A、32A)和桥接导体(33A),辅助接地导体(30B)具备长条导体(31B、32B)和桥接导体(33B)。桥接导体(33A、33B)的沿着长条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输线路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输高频信号的薄型的传输线路以及具备该传输线路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作为传输高频信号的高频传输线路,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那样的扁平电缆的使用正受到关注。扁平电缆是宽度比同轴电缆要宽的薄型电缆,因此,在终端壳体内仅存在较小的间隙的情况下特别有用。此外,由于扁平电缆将具有挠性的电介质基体作为基材,因此,具有柔软性,能容易地进行弯曲或压弯的走线。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扁平电缆具有三层板型的带状线结构来作为基本的结构。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那样的扁平电缆具备平板状的电介质基体,该电介质基体具有挠性且具有绝缘性。电介质基体呈以一条直线状延伸的长条形状。在电介质基体的与厚度方向正交的一个面上配设有基准接地导体。基准接地导体是覆盖基材片材的第2面的大致整个面的所谓实心导体图案。在基材片材的与一个面相对的另一个面上配设有辅助接地导体。辅助接地导体在与长边方向及厚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具备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形状的长条导体。两条长条导体通过具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的桥接导体相连接。桥接导体沿着长边方向空开规定间隔地进行配置。由此,辅助接地导体具有由规定的开口长度构成的开口部沿着长边方向排列形成的形状。在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中间以规定宽度形成有规定厚度的信号导体。信号导体呈在与辅助接地导体的长条导体部及基准接地导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信号导体形成在电介质基体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通过这样的结构,若俯视扁平电缆时(若从与一个面及另一个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信号导体配置成仅在辅助接地导体的桥接导体处与辅助接地导体重合,其它区域处于开口部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9626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当前,要求能平行地传输两种高频信号的传输线路。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扁平电缆的情况下,需要与平行地进行传输的高频信号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扁平电缆。因此,必须将这些扁平电缆平行排列地进行配置,从而需要空间。此外,在单纯地将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传输线路的结构排列配置于一个电介质基体的情况下,沿着传输方向的开口部的位置在相邻的传输线路间相一致。在此情况下,由在各自的传输线路中进行传输的高频信号所引起的电场和磁场的辐射较大的位置在相邻的传输线路上彼此相一致。因此,无法确保相邻的传输线路间的隔离性,在各自的传输线路中进行传输的高频信号彼此会发生串扰。尤其是,若使由扁平电缆构成的传输线路小型化,则相邻的传输线路间的间隔变窄,隔离性进一步下降,容易发生串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小型且薄型地形成一种能在充分确保多个高频信号间的隔离性的状态下传输这些高频信号的传输线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包括电介质基体、信号导体、基准接地导体、辅助接地导体、以及厚度方向连接导体。电介质基体呈平板状,并具有规定厚度。信号导体配置在电介质基体的内部,并具有沿着规定的传输方向延伸的形状。基准接地导体配置在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上。辅助接地导体配置在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上。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贯通基准接地导体和辅助接地导体,从而连接基准接地导体和辅助接地导体。辅助接地导体具备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该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在传输方向上延伸,并在与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进行配置。辅助接地导体具备桥接导体,该桥接导体在传输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连接第1长条导体和第2长条导体。在电介质基体上,由基准接地导体、辅助接地导体和信号导体的组所构成的独立传输部沿着与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个。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桥接导体的沿着传输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在该结构中,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电场及磁场的辐射的极大点的、沿着传输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因此,在各个独立传输部中传输的高频信号彼此不易进行电磁场耦合。由此,能充分确保相邻的独立传输部之间的隔离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优选为以下的结构。某一独立传输部的桥接导体的沿着传输方向的位置处于与该独立传输部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在传输方向上相邻的桥接导体的配置位置彼此的大致中央。在该结构中,相邻的独立传输部彼此最难进行电磁场耦合。由此,能更充分地确保相邻的独立传输部之间的隔离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优选为以下的结构。厚度方向导体至少形成在相邻的独立传输部各自的彼此相对的长条导体与基准接地导体沿厚度方向重合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在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信号导体之间形成有厚度方向导体,因此,能抑制电介质基体内的沿着与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电磁场耦合。此外,优选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基准接地导体形成为一体。在该结构中,省略了使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基准接地导体分离的导体非形成部,因此,能使传输线路的宽度变窄。或者,即使不扩大传输线路的宽度,也能将信号导体的宽度设计得较宽,从而提高传输特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基准接地导体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分离。在该结构中,能抑制经由基准接地导体的串扰。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相邻的第1长条导体和第2长条导体形成一体。在该结构中,省略了使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长条导体分离的导体非形成部,因此,能使传输线路的宽度变窄。或者,即使不扩大传输线路的宽度,也能将信号导体的宽度设计得较宽,从而提高传输特性。此外,优选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厚度方向导体仅形成在一体化的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与基准接地导体沿厚度方向重合的位置。在该结构中,能使相邻的独立传输部中的未彼此相对的长条导体的宽度变窄。由此,无需改变传输线路的宽度就能扩大被第1、第2长条导体和桥接导体包围的开口部的面积。因此,能扩大信号导体的宽度,能降低传输损耗。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也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传输线路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线路作为主传输线路部,还具备引出传输线路,该引出传输线路与该主传输线路部的两端相连接,并在每个独立传输部上进行设置。与主传输线路部的一端相连接的多个引出传输线路具备第1、第2引出传输线路。第1引出传输线路沿着主传输线路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具有与主传输线路部相同的导体的结构。第2引出传输线路具备直线部及弯曲部,其中,所述直线部沿着主传输线路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具有与主传输线路部相同的导体的结构,所述弯曲部具有在与该直线部不同的方向上发生弯曲的形状。在该结构中,与主传输线路部的一端相连接的多个引出传输线路部中的一个具有用于走线的自由度,因此,在将传输线路连接到安装电路基板上时容易连接。此外,优选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第2引出传输线路的弯曲部具有辅助接地导体、信号导体、基准接地导体彼此不相连接地沿厚度方向配置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不在弯曲部配置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能提高弯曲部的伸缩性。此外,优选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空开间隔而分离的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基准接地导体通过第1连接导体部而局部相连接。此外,优选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每个独立传输部的分离的辅助接地导体通过第2连结导体部而局部相连接在这些结构中,能使在独立传输部之间形成的空隙所引起的不需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高频化,能降低传输损耗。此外,优选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路中,第1连结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传输线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介质基体,该电介质基体具有规定的厚度,并呈平板状;信号导体,该信号导体配置在该电介质基体的内部,并具有沿着规定的传输方向延伸的形状;基准接地导体,该基准接地导体配置于所述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辅助接地导体,该辅助接地导体配置于所述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以及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该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贯通所述基准接地导体和所述辅助接地导体,从而连接所述基准接地导体和所述辅助接地导体,所述辅助接地导体包括: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该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在所述传输方向上延伸,并在与所述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进行配置;以及桥接导体,该桥接导体在所述传输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连接所述第1长条导体和所述第2长条导体,在所述电介质基体上,由所述基准接地导体、所述辅助接地导体和所述信号导体的组所构成的独立传输部沿着与所述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独立传输部的所述桥接导体的沿着所述传输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1.23 JP 2013-010009;2013.07.10 JP 2013-145031.一种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介质基体,该电介质基体具有规定的厚度,并呈平板状;信号导体,该信号导体配置在该电介质基体的内部,并具有沿着规定的传输方向延伸的形状;基准接地导体,该基准接地导体配置于所述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辅助接地导体,该辅助接地导体配置于所述电介质基体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以及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该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贯通所述基准接地导体和所述辅助接地导体,从而连接所述基准接地导体和所述辅助接地导体,所述辅助接地导体包括: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该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在所述传输方向上延伸,并在与所述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进行配置;以及多个桥接导体,该多个桥接导体在所述传输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连接所述第1长条导体和所述第2长条导体,在所述电介质基体上,由所述基准接地导体、所述辅助接地导体和所述信号导体的组所构成的独立传输部沿着与所述传输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独立传输部的所述桥接导体的沿着所述传输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某一独立传输部的所述桥接导体的沿着传输方向的位置处于与该独立传输部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在所述传输方向上相邻的桥接导体的配置位置彼此的大致中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方向连接导体至少形成在所述相邻的独立传输部各自的彼此相对的长条导体与所述基准接地导体沿着厚度方向重合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所述基准接地导体形成一体。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所述基准接地导体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分离。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独立传输部的相邻的第1长条导体与第2长条导体形成一体。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方向连接导体仅形成在一体化的第1长条导体及第2长条导体与所述基准接地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用水邦明池本伸郎多胡茂杨竹珺佐佐木纯松田文绘田村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