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俊学专利>正文

自行车充气.锁车两用随车充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51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自行车随车气筒是一种改进了的固定于自行车梁上的随车充气装置,有一物多用的功能,它既可作自身车胎充气,又可充当车锁用于锁车防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根据气筒输气管,具有一定的长度、强度和柔韧性较好的特点,设计了为实现充气、锁车等功能所必须的输气管和气筒固定联接装置系统,从而克服了现有自行车随车充气装置所存在的功能单一、容易丢失、充气时费力不便等缺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了的固定于自行车车架竖梁上的随车充气装置。现有的随车充气筒,由于其随车固定方式系将充气筒底端的出气孔和气筒手柄顶端的洞孔,扣入车架竖梁或斜梁上下两端的顶尖之中,借助于筒身和气筒手柄间弹簧的张力撑紧于两顶尖之间,因此气筒极易失窃。使用该气筒充气时,须先将输气胶管分别与气筒车胎气门联接,然后两手分别用力握紧筒身和手柄用力往复充气,因此费力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随车气筒实现(1)防止气筒失窃。(2)充气时省力方便。(3)除用于车胎充气外,亦可用于锁车防窃。本技术的要点是(参见附图1)具有一个长度小于自行车竖梁〔J〕,可平行安装于自行车竖梁前方的活塞式往复手动充气筒〔A〕。该气筒的下端是一个既可安装固定输气软管〔D〕,又可与固定于车架斜梁〔I〕下端的气筒底座固定卡〔C〕,经联接铆钉〔K〕进行纵向铰接的气筒底座〔H〕。该充气筒的手柄〔G〕,是一个可根据需要分别变换为与筒身成T型和在同一轴向的可变角度充气筒手柄。该充气筒的输气软管〔D〕其一端固定安装于气筒底座〔H〕之上,另一端则安装着带有锁具部件——锁杆的气嘴联接头〔E〕(详见附图4-2)。该充气筒的随车固定方法是由筒身固定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竖梁之上用于自行车车胎充气、锁车防窃的两用随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a、充气筒(A)是由筒身固定联接装置中的筒身固定卡〔B〕、竖梁卡〔B′〕和气筒底座固定卡〔C〕将气筒〔A〕固定于车架竖梁〔J〕的前方和车架斜梁〔I〕的下端之间;b、充气筒〔A〕的输气软管〔D〕其一端固定在充气筒底座〔H〕之上,另一端装有带有锁具部件的气嘴联接头〔E〕;c、充气筒的手柄〔G〕是可按需要分别变换为与气筒筒身轴线成T型或与筒身成一条轴线的可变角度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竖梁之上用于自行车车胎充气、锁车防窃的两用随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a.充气筒(A)是由筒身固定联接装置中的筒身固定卡[B]、竖梁卡[B′]和气筒底座固定卡[C]将气筒[A]固定于车架竖梁[J]的前方和车架斜梁[I]的下端之间;b.充气筒[A]的输气软管[D]其一端固定在充气筒底座[H]之上,另一端装有带有锁具部件的气嘴联接头[E];c.充气筒的手柄[G]是可按需要分别变换为与气筒筒身轴线成T型或与筒身成一条轴线的可变角度手柄。2.按权利要求1中a所述的筒身固定卡〔B〕,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卡是由其内孔直径等于充气筒筒身〔A〕外壁直径的两个半圆形铰联构件经铰联铆钉〔9〕铆联后组合而成,此两铰联构件中,其一设有定位孔〔1〕、〔2〕和弧度半径等于自气筒底座联接铆钉〔K〕至卡紧于车架竖梁〔J〕后的竖梁卡〔B′〕上的导销固定孔〔B〕间距离的弧形导槽〔7〕,该两个半圆形的铰联构件在紧固罗丝〔10〕的作用下可将筒身〔A〕卡紧。3.按权利要求1中a所述竖梁卡〔B′〕,其特征在于该竖梁卡是由其内孔直径等于车架竖梁外壁直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学
申请(专利权)人:董俊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