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用于土木工程,其中,所述剪力墙包括相互混合的至少一组钢板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钢板之间及包裹于钢板外周,通过夹在混凝土层之中的钢板组合加固整体剪力墙的支撑,通过与钢板交错的混凝土层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制造所述组合剪力墙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物高度日渐增加,作为建筑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剪力墙,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形式,不仅厚度会太大影响使用,而且经济性较差,安全性较低。现有技术中,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有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支撑-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等。其中,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两侧为钢板内部为混凝土结构;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钢板可以对内部混凝土提供较好约束,使混凝土成为约束混凝土,进而提高其延性、寿命和承载力。但由于外侧钢板没有混凝土约束,钢板容易发生局部失稳而破坏。而且,外侧钢板需要另外涂刷防腐油漆和防火涂料,并进行日常维护,方可保证组合剪力墙的防腐性能和防火性能。另一种是内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两侧为混凝土内部是钢板结构。内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的混凝土由于缺少钢板约束,混凝土延性并未得到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稳固、防腐防火性能佳、加工成型简单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用于土木工程,其中,所述剪力墙包括相互混合的至少一组钢板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钢板之间及包裹于钢板外周,通过夹在混凝土层之中的钢板组合加固整体剪力墙的支撑,通过与钢板交错的混凝土层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强度。优选地,所述钢板之间贯穿有若干根平行分布的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将钢板固定到位并保持一定间距。优选地,所述钢板的两侧设置有加强分布筋,其内嵌于钢板与混凝土之间,所述加强分布筋包括相互纵横交错绑扎的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优选地,所述剪力墙进一步包括角钢卡件,其安装于对拉螺杆的末端,并将对拉螺杆扣接于加强分布筋上,使得对拉螺杆由钢板穿出,并与加强分布筋相互锁定。通过角钢卡件将对拉螺杆和加强分布筋紧密地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角钢卡件为直角弯折片,其一侧面与对拉螺杆相平行,另一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对拉螺杆从角钢卡件的限位孔中穿出,并架设于加强分布筋上,通过角钢卡件将对拉螺杆的末端固定于加强分布筋上。优选地,所述剪力墙进一步包括固定螺母,其装配于钢板与对拉螺杆交接处的一侧面或两侧面,以将钢板与对拉螺杆相互锁定,和/或装配于角钢卡件与加强分布筋交接处的一侧面或两侧面,以将角钢卡件和加强分布筋相互锁定。优选地,所述钢板为两个,所述混凝土层包括中部混凝土层和外测混凝土层,其中,中部混凝土层填充于两钢板之间,外侧混凝土层位于钢板外侧。通过钢板提高中层混凝土层的承载力和延性,通过外侧混凝土层对钢板形成了防腐和防火的防护。优选地,所述相邻剪力墙之间,相邻钢板通过焊接或螺栓相互拼接,相邻加强分布筋之间通过搭接或焊接相互组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包括:步骤1)按设定尺寸切割钢板、对拉螺杆和钢筋;步骤2)将钢板按设定间距固定到位,若干根对拉螺杆横向贯穿固定两钢板之间,使得钢板各区域之间保持等间距,加强整个剪力墙的强度;步骤3)制作加强分布筋,其安装于两钢板的外部,所述加强筋包括相互纵横交错的绑扎的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通过角钢卡件将对拉螺杆安装于加强筋上,成型剪力墙单体框架;步骤4)组装剪力墙框架,将剪力墙单体框架吊装起来,所述相邻剪力墙单体框架之间,相邻钢板通过焊接或螺栓相互拼接,相邻加强分布筋之间通过搭接或焊接相互组装,从而将两剪力墙单体框架吊装到位,并组合拼接在一起形成剪力墙框架;步骤5)在剪力墙框架中浇筑混凝土,在钢板之间形成成型中部混凝土层,在钢板外侧成型外侧混凝土层,成型组合剪力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双钢板内侧夹有混凝土,双钢板外侧也包裹混凝土,一方面利用钢板对中部混凝土提供约束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另一方面利用内外侧混凝土对钢板提供约束防止其屈曲,同时外侧混凝土也可对钢板形成防腐和防火保护。另外,通过贯穿两钢板中部的对拉螺杆将钢板拉紧并使其保持等间距,提高了整体剪力墙的强度和延性;通过双钢板、外侧混凝土层和对拉螺杆对中部混凝土层形成三向约束,提高中部混凝土层的承载力和延性,外侧混凝土层、中部混凝土层、对拉螺杆对双钢板形成了平面外约束,阻止了钢板的失稳破坏,外侧混凝土层对钢板形成了防腐和防火的防护。通过固定螺母将对拉螺杆、角钢卡件以机械的方式与钢板和加强分布筋相连接,省去了工程制造中的大量焊接工序,大大节约了建造的时间。可在工厂中生产出剪力墙单体,运输至施工现场,将剪力墙单体框架吊装至合适位置,仅需要将各组剪力墙单体的钢板和钢筋相互拼接在一起,即可快速地实现剪力墙框体的建筑,最后,在钢板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外侧混凝土层。这种建筑成型方式,突破了传统建筑领域的局限,不仅结构稳固可靠性高,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现场焊接、绑扎钢筋的工作量,显著挺高了加工的效率,也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水平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对拉螺杆端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的不同楼层的双钢板焊接连接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的不同楼层的双钢板螺栓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6所示,在建筑行业中,为了实现剪力墙的快速成型并组合安装,解决建筑物建造的工序繁琐,耗时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用于土木工程,其中,所述剪力墙包括相互混合的至少一组钢板1和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填充于钢板1之间及包裹于钢板1外周,通过夹在混凝土层2之中的钢板1组合加固整体剪力墙的支撑,通过与钢板交错的混凝土层2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强度。在剪力墙中,钢板1和混凝土层2交错混合,使得整体剪力墙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其中,为了加强钢板1的强度,所述钢板1的两侧设置有加强分布筋3,其内嵌于钢板1与混凝土层2之间。所述加强分布筋3包括相互纵横交错绑扎的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由若干条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用于土木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包括相互混合的至少一组钢板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钢板之间及包裹于钢板外周,通过夹在混凝土层之中的钢板组合加固整体剪力墙的支撑,通过与钢板交错的混凝土层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用于土木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包括相
互混合的至少一组钢板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填充于钢板之间及包裹于钢板外周,
通过夹在混凝土层之中的钢板组合加固整体剪力墙的支撑,通过与钢板交错的混凝土层
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之间贯穿
有若干根平行分布的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将钢板固定到位并保持一定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两侧设
置有加强分布筋,其内嵌于混凝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分布筋包
括相互纵横交错绑扎的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进一步
包括角钢卡件,其安装于对拉螺杆的末端,并将对拉螺杆扣接于加强分布筋上,使得对
拉螺杆由钢板穿出,并与加强分布筋相互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卡件为直
角弯折片,其一侧面与对拉螺杆相平行,另一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对拉螺杆从角钢卡
件的限位孔中穿出,并架设于加强分布筋上,通过角钢卡件将对拉螺杆的末端固定于加
强分布筋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进一步
包括固定螺母,其装配于钢板与对拉螺杆交接处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功,周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