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108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包括塑钢板桩和混凝土压顶,塑钢板桩通过两端相互匹配的连接头连接,混凝土压顶为预制成型,能够与板桩上端稳定扣合。可用于河流或湖泊护岸,该组合结构安全、稳定,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环保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耐久性长;还可用于江、河堤岸中抗渗流和堤身防渗问题,保护堤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建设工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江、河护岸一般采用木桩、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浇灌,施工时采用大面积开挖, 周边作业工作面大,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大,受气候影响,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木材、砂石、水泥、钢材,消耗大量煤炭,污染环境,损耗大量森林资源。使用期限短,后期维修费用大。特别是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土堤,容易造成大量泥土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包括塑钢板桩和混凝土压顶,塑钢板桩通过两端相互匹配的连接头连接,混凝土压顶为预制成型,能够与板桩上端稳定扣合。混凝土压顶宽度比板桩高度多 50-170mm,混凝土压顶长度至少与单个板桩宽度相同,可以依据板桩的不同形状预制成两个板桩或者两个以上板桩的宽度,多个混凝土压顶和多个连接好的板桩组合成这种护岸结构。混凝土压顶厚40-100mm,朝向板桩侧有凹槽,形状与板桩上端形状匹配,槽宽比板桩厚度多2-6 mm, 在两个板桩的连接头处凹槽宽度 比板桩厚度 多 4-8 mm,槽深2-5mm。混凝土压顶长度为一块塑钢板桩的宽度,塑钢板桩接头位于预制混凝土压顶中间。混凝土压顶两端边缘中间分别有内大外小的凹槽,两个压顶通过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块相互连接,连接块优先考虑预制成两端为对称的燕尾榫。混凝土压顶可预制成上部为一横板,下部为两个垂直于横板的竖板,上部横板厚40-80mm,竖板厚为30-50 mm。优选的一种方案是将混凝土压顶预制成近似“∏”形,两竖板内侧间距比塑钢板桩高度多2-6 mm,竖板长为150-250 mm,竖板下端边缘以上50mm处,避开连接头位置,预留直径12mm 固定孔,在板桩对应位置也相应穿孔,用不锈钢螺杆穿过,用螺丝、螺母固定,中间套镀锌管;另外一种优选方案是预制的混凝土压顶下部两竖板中间沿着板桩连接方向形成板桩上端形状相一致的槽,例如选择M型板桩,则槽的形状为M型;槽的宽度比板桩厚度多2-6mm, 在两个板桩的连接头处槽宽度 比板桩厚度 多4-8 mm ,竖板长为50-80 mm。混凝土压顶之间连接处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板桩的型号可以选择M型 或者其他合适的型号,则混凝土压顶的具体预制形状也相应的与板桩匹配,板桩通过两端的凹槽和T形接头连接。预制混凝土压顶的混凝土强度为C60 以上。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可用于河流或湖泊护岸,该组合结构安全、稳定,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环保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耐久性长,无需后期维护;2、可从源头上防止江、河堤岸中水土流失,减少河底淤泥;并可用于抗渗流,能增大渗流比,防止堤岸发生渗流引起管涌,保护堤坝,解决堤身防渗问题,满足渗流稳定性的要求;3、可以减少江、河生态破坏,满足周边环境及景观要求,具有坚固耐久,抗冲刷,抗磨性能强的优点;4、抗波浪冲击作用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部分混凝土压顶连接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部分连接的混凝土压顶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部分混凝土压顶和板桩组合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预制的连接块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混凝土压顶和板桩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部分混凝土压顶和板桩组合的透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部分混凝土压顶和板桩的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部分混凝土压顶和板桩组合的透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部分混凝土压顶和板桩的组合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际使用参考图1。图11为本技术的实际使用参考图2。具体实施方式板桩型号选择M型塑钢板桩,连接头通过两端的凹槽和T形接头进行连接,板桩高度180mm,板桩厚度6mm。实施例1:组合图中塑钢板桩突出一侧为迎水面,后侧为复土。先将塑钢板桩压入土中,上部复压预制混凝土板,朝向板桩侧有凹槽,预制混凝土压顶具体尺寸为:宽度为300mm,压顶板厚为60mm,凹槽宽为10mm,连接头处的凹槽宽12mm,槽深为3mm;混凝土压顶两端边缘中间分别有内大外小的凹槽,两个压顶通过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块相互连接,连接块预制成两端对称的燕尾榫,尺寸为:A为75 mm,a为50 mm,B为56 mm,b为36 mm,高度和压顶板厚相同,预制混凝土压顶长度为760 mm。实施例2:组合图中塑钢板桩突出一侧为迎水面,后侧为复土,先将塑钢板桩压入土中,上部复压“∏”形预制混凝土压顶。具体尺寸为:压顶上部横板厚为60mm,竖板厚为40mm,两竖板内侧间距为184mm,竖板长为200mm,竖板下端边缘以上50mm处,避开连接头位置,预留直径12mm孔,安装后穿直径10mm不锈钢螺杆,用螺丝、螺母固定,两板中间套镀锌管。预制混凝土压顶长度为1520 mm。在混凝土压顶横板内侧两端分别对称安装直径10mm吊钩,用于起吊预制混凝土压顶板。实施例3:组合图塑钢板桩突出一侧为迎水面,后侧为复土。先将塑钢板桩压入土中,上部复压混凝土压顶,压顶两竖板中间沿着板桩连接方向形成与板桩上端M形状相一致的槽,具体尺寸为:压顶上部横板厚60mm,竖板厚40mm,槽宽10mm,连接头处的槽宽 12mm,竖板长60 mm;预制混凝土压顶长度为1520mm。在混凝土压顶横板内侧两端分别对称安装直径10 mm吊钩,用于起吊预制混凝土压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钢板桩和混凝土压顶,塑钢板桩通过两端相互匹配的连接头连接,混凝土压顶为预制成型,能够与板桩上端稳定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钢板桩和混凝土压顶,塑钢板桩通过两端相互匹配的连接头连接,混凝土压顶为预制成型,能够与板桩上端稳定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宽度比板桩高度多 50-170mm,混凝土压顶长度至少与单个板桩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厚40-100mm,朝向板桩侧有凹槽,形状与板桩上端形状匹配,槽宽比板桩厚度多2-6 mm, 在两个板桩的连接头处凹槽宽度比板桩厚度 多 4-8 mm,槽深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两端边缘中间分别有内大外小的凹槽,两个压顶通过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块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矢舟姜祖良黄雪军戴春燕富方卫许稷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汇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秦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