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封盖的轮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28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车轮的轮式车辆。车架支撑车轮。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覆盖车轮或车架。第一封盖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这些开口优选地为槽。各个开口被布置为形成三角形。第二封盖包括分别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对应的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被插入相关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中,以使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相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封盖的轮式车辆,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覆盖车辆车架 的封盖的轮式车辆。
技术介绍
例如摩托车、小型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之类的轮式车辆通常包括支撑 车轮的车架、发动机、车座和其他部件。通常,小型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包括覆盖车架的多个封盖。 一些封盖直接安装到车架上,而其他封盖耦合 到一起并通过直接安装到车架的封盖而间接安装到车架。例如,日本专利 No. 3406159和日本专利公布No. 04-331686及No. 10-67365公开了这样的封盖到车架或另一封盖的耦合结构。在日本专利公布No. 10-67365所公开的耦合结构中,封盖被耦合到另 一封盖。前一封盖包括配合件,而后一封盖包括槽,各个配合件插入槽 中。因为配合件相对较小和易碎,如果前一封盖承受使配合件绕每个配合 件的轴线转动的力,则配合件可能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式车辆,其包 括能够忍受上述力而不会断裂的多个封盖耦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车轮的轮式车辆。车架布置来支 撑车轮。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布置来覆盖车轮或车架。第一封盖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各个开口被布置为形成三角形。第二封盖包 括分别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对应的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 第三突起。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被插入相关联的第一开口、第 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中,以使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相耦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车架布置来支 撑车轮。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布置来覆盖车轮或车架。第一封盖包括第一 槽、第二槽和第三槽。第一槽和第二槽沿着基本上直的线布置。第三槽被 布置成与该基本上直的线隔开。第二封盖包括分别与第一槽、第二槽和第 三槽相对应的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 三突起被插入相关联的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中,以使第二封盖与第-一 封盖彼此相耦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轮式车辆的第--封盖和第二封盖彼此耦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封 盖上形成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使得所述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界 定出三角形;在所述第二封盖上形成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以 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每个所述槽具有纵向轴线,每 个所述槽具有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彼此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槽的所 述第二端比其所述第一端更窄;将所述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中 的每一个插入相关联的槽的所述第二端中;以及移动所述第二封盖使得所述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中的每一个向着所述第一端移动。从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 他特征、元件、步骤、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构造的轻便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图示了图1的轻便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其中以虚线示出 此部分的车架;图3图示了轻便摩托车的中间封盖的侧视图;图4图示了从左后侧观察的图3中间封盖的立体图,其中还示出了一个侧封盖的一部分;图5图示了轻便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以示出用于中间封盖和护腿板的耦合结构以及用于中间封盖和侧封盖的另一个耦合结构,以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前一耦合结构;图6图示了用于中间封盖和护腿板的耦合结构的展开视图;图7图示了沿着图5的线7-7所取的剖视图;图8图示了沿着图5的线8-8所取的剖视图;图9图示了示出耦合结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10图示了安装到车辆左侧的侧封盖的侧视图;图11图示了图IO的侧封盖的俯视图;图12图示了侧封盖的放大俯视图,以示出其用于与中间封盖耦合的 耦合结构的突起;图13局部图示了中间封盖和侧封盖的侧视图,以示出用于中间封盖和侧封盖的耦合结构,以虚线示出了该结构的突起和槽; 图14图示了沿着图5和13的线14-14所取的剖视图; 图15图示了图13的一个槽的示意图; 图16图示了沿着图13的线16-16所取的剖视图;禾口 图17图示了中间封盖和侧封盖的侧视图,以具体地示出在用于中间封盖和侧封盖的耦合结构中的槽内移动的突起。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2,说明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构造的轻便摩托车30的 整体结构。轻便摩托车30只是举例说明一种轮式车辆。下述固定结构可 以用于其他类型的轮式车辆,例如摩托车和小型摩托车。考虑到这里的说明,这样的应用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很清楚。如整个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向前"和"前"意味着位于或向着 轻便摩托车30最前端这一侧,而术语"向后"和"后"意味着位于或向 着与前侧相反的一侧,除非相反地指明或从上下文的使用很清楚的。另 外,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水平地"意味着所指的部分、构件或部件在轻便摩托车30直立时大体平行于地面延伸。术语"垂直地"则意 味着该部分、构件或部件大体与水平延伸的那些垂直地延伸。轻便摩托车30包括界定出轻便摩托车30基本结构的车架32 (图 2)。车架32优选地包括一对第一垂直车架部分34、第一水平车架部分 36、第二垂直车架部分38、第二水平车架部分40、第三垂直车架部分 42、头管44、 一对车座轨46、 一对脚踏板底座和多根横梁。第二垂直车架部分38、第二水平车架部分40和第三垂直车架部分42 优选地在轻便摩托车30的纵向中心平面LCP (图4)上延伸,当轻便摩托 车30直立在地面上时纵向中心平面LCP垂直并从前向后延伸。各个第一 垂直车架部分34、车座轨46和脚踏板底座彼此横向隔开,以在车辆的纵 向平面两侧上基本对称延伸。就是说,图示优选实施例中的轻便摩托车30 相对于纵向中心平面LCP基本上对称。横梁将各个第一垂直车架部分 34、车座轨46和脚踏板底座与车架32的其他部分耦合。车架32的这些部 件优选地彼此焊接,或者通过例如螺栓螺母的合适紧固件接合起来。第一垂直车架部分34经由一对摆动臂来可摆动地支撑发动机单元50 和后轮52。发动机单元50优选地包括内燃机和变速器来向轻便摩托车30 提供动力。发动机单元50右手侧上的后端优选地容纳后轮52的轮轴。优 选地,悬架54在轻便摩托车30左手侧上在发动机单元50和车座轨46之 间延伸。图示的第一水平车架部分36在右手侧上从第一垂直车架部分34的顶 端部分向着第二垂直车架部分38的底端向前延伸。第一水平车架部分36 和第二垂直车架部分38 —起界定出轻便摩托车30的主车架部分。头管44优选地焊接到第二垂直车架部分38的顶部。头管44容纳在底 部包括一对前叉56的转向轴。前轮58置于前叉56之间。车把60在转向 轴的顶部基本水平延伸。驾驶员通过转动车把60来使轻便摩托车30转 向。车把60优选地包括控制发动机动力的油门调节设备、以及通过制动 设备来使前轮58和后轮52停止旋转的制动器手柄。车座轨46支撑用于驾驶员的车座62。车座62优选地是前后二人座式 的,使得两个驾驶员可以同时驾驶轻便摩托车30。第二水平车架部分40从第一垂直车架部分34经由一根横梁向前延 伸。就是说,第二水平车架部分40位于第一水平车架部分36之下。第三 垂直车架部分42从第二水平车架部分40的前端向上延伸并与第二垂直车 架部分38耦合。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包括:    车轮;    布置来支撑所述车轮的车架;和    布置来覆盖所述车轮和所述车架中至少一个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    所述第一封盖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被布置成界定出三角形;    所述第二封盖包括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被分别布置在与所述第一封盖的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被插入各个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中,以使所述第二封盖与所述第一封盖相耦合;    其中所述第三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所述相应的第三突起比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更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野敏彦松本义治大石光二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