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642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设在煲体上的上盖、以及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煲体包括外壳与嵌入外壳内的隔热罩,上盖包括面盖、及设置于面盖下侧的内衬,所述内锅设有底壁、及连接于底壁的侧壁,所述煲体内设置有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所述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底壁的下侧,所述底部加热装置是一电磁加热线圈盘,所述内锅的底壁设置有与电磁加热线圈盘配合加热内锅的电磁加热导磁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对内锅进行加热,并且底部加热装置采用电磁加热方式,实现了内锅表面快速均匀加热,内锅内快速升温,大幅度提高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电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陶瓷电饭煲大多采用电热盘贴合陶锅底部加热,由于陶锅吸热缓慢,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米饭烹饪时间长,也容易造成底部烧焦或粘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效率高、受热升温均匀、烹饪效果好的电烹饪器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设在煲体上的上盖、以及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煲体包括外壳与嵌入外壳内的隔热罩,上盖包括面盖、及设置于面盖下侧的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设有底壁、及连接于底壁的侧壁,所述煲体内设置有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所述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底壁的下侧,所述底部加热装置是一电磁加热线圈盘,所述内锅的底壁设置有与电磁加热线圈盘配合加热内锅的电磁加热导磁膜。本技术通过设置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对内锅进行加热,并且底部加热装置采用电磁加热方式,实现了内锅表面快速均匀加热,内锅内快速升温,大幅度提高烹饪效果。进一步,所述内锅为陶瓷制品,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烧结于内锅的底壁。陶瓷制品的内锅加热时温度上升较慢,能让食物均匀且充分受热,煮出来也比较有光泽;保温又可以闷烧。电磁加热导磁膜还可以通过粘结等方式贴合设置在内锅的底壁上。进一步,所述内锅在底壁的外侧设有向下的凸缘,所述凸缘支撑内锅,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覆盖贴合于所述凸缘内侧底壁下表面,通过设置凸缘来使电磁加热导磁膜与电磁加热线圈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使得电磁加热效果好。进一步,所述内锅的侧壁为弧形,所述侧加热装置设置于前述凸缘的外侧。进一步,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与电磁加热线圈盘之间的距离尺寸范围在8-12mm。进一步,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盘包括线盘支架与固定于线盘支架上的励磁线圈,电磁加热线圈盘上设置有防护盖,防护盖的外侧围设有侧加热支架,所述侧加热装置固定于侧加热支架上。侧加热支架的设置在内锅与底部加热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加热空间,便于底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能很好地作用在内锅底部,提高加热效率。进一步,所述内锅侧壁的外侧面沿竖直方向剖面图为圆弧状,侧加热支架设有环形的竖直壁及自竖直壁向外倾斜延伸的并与内锅侧壁的外侧面贴近的倾斜壁,所述侧加热装置固定于竖直壁外侧。侧加热支架能很好得将内锅侧壁包覆,侧加热装置通过侧加热支架将热量均匀传递到内锅上,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充分的利用了热源提高了效率。进一步,所述内锅在底壁的外侧设有向下的凸缘,所述凸缘支撑于防护盖上。进一步,所述内锅上盖设有内锅盖,所述上盖与内锅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于内锅的锅口,并处于内锅盖外侧。内锅盖的设置使内锅内的食物受热更加充分,而且内锅内产生的蒸汽不会全部直接作用在上盖上。进一步,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测量煲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密封件上,并延伸至密封件与内锅盖之间,测量到的温度能够更加直接反映煲体的温度,测温更加精准。为了更精确,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延伸至内锅盖上蒸汽孔处,也可以是靠近蒸汽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共同作用加热内锅,实现内锅表面快速均匀加热,内锅内快速升温,大幅度提高烹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锅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加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参照图1-3,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5、盖设在煲体5上的上盖6、以及放置在煲体5内的内锅1,煲体5包括外壳与嵌入外壳内的隔热罩,上盖6包括面盖、及设置于面盖下侧的内衬,所述内锅1设有底壁11、及连接于底壁11的侧壁12,所述煲体5内设置有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2,所述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1底壁11的下侧,所述底部加热装置是一电磁加热线圈盘3,所述内锅1的底壁11设置有与电磁加热线圈盘3配合加热内锅的电磁加热导磁膜4。本技术通过设置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对内锅1进行加热,并且底部加热装置采用电磁加热方式,实现了内锅1表面快速均匀加热,内锅内快速升温,大幅度提高烹饪效果。本实施例所述内锅1为陶瓷制品,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4烧结于内锅1的底壁。陶瓷制品的内锅1加热时温度上升较慢,能让食物均匀且充分受热,煮出来也比较有光泽;保温又可以闷烧。电磁加热导磁膜4还可以通过粘结等方式贴合设置在内锅1的底壁11上。本实施例所述内锅1在底壁11的外侧设有向下的凸缘13,所述凸缘13支撑内锅1,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4覆盖贴合于所述凸缘13内侧底壁11下表面,通过设置凸缘13来使电磁加热导磁膜4与电磁加热线圈盘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使得电磁加热效果好。所述内锅1的侧壁12为弧形,所述侧加热装置2设置于前述凸缘13的外侧。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4与电磁加热线圈盘3之间的距离尺寸范围在8-12mm。本实施例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盘3包括线盘支架与固定于线盘支架上的励磁线圈,电磁加热线圈盘上设置有防护盖31,所述内锅1在底壁11的外侧的凸缘13支撑于防护盖31上,防护盖31的外侧围设有侧加热支架7,所述侧加热装置2固定于侧加热支架7上。侧加热支架7的设置在内锅1与底部加热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加热空间,便于底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能很好地作用在内锅1底部,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所述内锅1侧壁12的外侧面沿竖直方向剖面图为圆弧状,侧加热支架7设有环形的竖直壁71及自竖直壁71向外倾斜延伸的并与内锅1侧壁12的外侧面贴近的倾斜壁72,所述侧加热装置2固定于竖直壁71外侧。侧加热支架7能很好得将内锅1侧壁12包覆,侧加热装置2通过侧加热支架7将热量均匀传递到内锅1上,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充分的利用了热源提高了效率。本实施例所述内锅1上盖设有内锅盖8,所述上盖6与内锅8之间设置有密封件61,所述密封件61密封于内锅1的锅口,并处于内锅盖8外侧。内锅盖8的设置使内锅1内的食物受热更加充分,而且内锅1内产生的蒸汽不会全部直接作用在上盖6上。所述上盖6上安装有测量煲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密封件61上,并延伸至密封件61与内锅盖8之间,测量到的温度能够更加直接反映煲体的温度,测温更加精准。为了更精确,可以将温度传感器9延伸至内锅盖8上蒸汽孔处,也可以是靠近蒸汽孔设置。本技术工作时,电磁加热线圈盘3加热电磁加热导磁膜4,电磁加热导磁膜4在内锅1底壁11快速发热传递到内锅,侧加热装置2同时发热,实现了内锅1侧壁12快速加热又采用侧加热支架7的辐射加热使内锅1均匀快速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设在煲体上的上盖、以及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煲体包括外壳与嵌入外壳内的隔热罩,上盖包括面盖、及设置于面盖下侧的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设有底壁、及连接于底壁的侧壁,所述煲体内设置有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所述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底壁的下侧,所述底部加热装置是一电磁加热线圈盘,所述内锅的底壁设置有与电磁加热线圈盘配合加热内锅的电磁加热导磁膜。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设在煲体上的上盖、以及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煲体包括外壳与嵌入外壳内的隔热罩,上盖包括面盖、及设置于面盖下侧的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设有底壁、及连接于底壁的侧壁,所述煲体内设置有底部加热装置和侧加热装置,所述底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底壁的下侧,所述底部加热装置是一电磁加热线圈盘,所述内锅的底壁设置有与电磁加热线圈盘配合加热内锅的电磁加热导磁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为陶瓷制品,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烧结于内锅的底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在底壁的外侧设有向下的凸缘,所述凸缘支撑内锅,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覆盖贴合于所述凸缘内侧底壁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侧壁为弧形,所述侧加热装置设置于前述凸缘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导磁膜与电磁加热线圈盘之间的距离尺寸范围在8-12mm。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