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199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解决现有电压力锅可拆密封盖与锅盖连接密封不严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可拆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有冷却腔和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接头,所述上盖设有用于连接冷却腔接头的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与冷却腔接头通过密封套对接,所述密封套内设有径向密封唇和轴向密封唇,所述冷却腔接头插入所述密封套内,所述径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外侧面形成径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上端面形成轴向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压力锅具有烹饪快速,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但传统的电压力锅在烹饪结束后因锅内存在高压,不能即时开盖,这给使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为解决电压力锅不能快速开盖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水冷快速开盖的方案,具体是在锅盖的密封盖(密封盖用于与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上设置冷却腔,冷却腔与锅盖上的导管连接,以便通入冷却介质对电压力锅进行冷却。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电压力锅快速开盖的问题,但对于密封盖可拆卸的电压力锅而言,冷却腔与导管之间的连接结构既要保证密封性,也要便于密封盖的拆装,现有设计方案中的连接结构存在密封不严实,易漏水的问题;而对于密封盖不可拆卸的电压力锅而言,虽能提高冷却腔与导管连接的密封性,但给密封盖的清洗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盖可拆且能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可拆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有冷却腔和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接头,所述上盖设有用于连接冷却腔接头的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与冷却腔接头通过密封套对接,所述密封套内设有径向密封唇和轴向密封唇,所述冷却腔接头插入所述密封套内,所述径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外侧面形成径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上端面形成轴向密封。其中,所述轴向密封唇由密封套内壁径向延伸形成,所述冷却腔接头上端面抵紧所述轴向密封唇。其中,所述径向密封唇由密封套内壁径向延伸形成,所述冷却腔接头外侧面抵紧所述径向密封唇。其中,所述轴向密封唇与所述导管接头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轴向密封唇的径向宽度大于径向密封唇的径向宽度。其中,所述上盖包括内衬,所述密封盖位于内衬的下方,所述内衬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导管接头与密封套连接并安装到装配孔处。其中,所述密封套包括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所述锅盖还包括压板,所述上密封部与导管接头连接并通过所述压板固定到内衬上,所述下密封部伸入装配孔并与冷却腔接头连接。其中,所述上密封部内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导管接头末端设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嵌装到环形密封槽内使导管接头与密封套连接。其中,所述压板设有通孔和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开口,所述导管接头由开口装入通孔。其中,所述上盖设有进水导管接头和出水导管接头,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连通冷却腔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导管接头和进水接头对接,所述出水导管接头和出水接头对接,所述导管接头为进水导管接头和出水导管接头中至少一个,所述冷却腔接头对应为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中至少一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压力锅的锅盖包括上盖和可拆的密封盖,密封盖设置冷却腔和与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接头,上盖设置导管接头,导管接头与冷却腔接头通过密封套对接,内盖拆下来后重新安装到上盖上时也可以实现导管接头与冷却腔接头的密封连接,方便密封盖的拆装。由于密封套内设有径向密封唇和轴向密封唇,径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外侧面形成径向密封,轴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上端面形成轴向密封,通过径向密封唇和轴向密封唇实现双重可靠密封,即使密封套与冷却腔接头之间的配合精度较大也可以实现可靠密封,从而避免密封不严实导致漏水的情况。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锅盖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3,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图中未示出)和锅盖,锅盖包括上盖2和可拆的密封盖1,密封盖I设有冷却腔3和与该冷却腔3相连通的冷却腔接头4,上盖2设有用于连接冷却腔接头4的导管接头6,导管接头6与冷却腔接头4通过密封套5对接。冷却腔接头4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到密封盖I上,也可以是与冷却腔3壁一体成型。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盖I用于与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在实际应用中,现有技术的一种电压力锅,其锅体包括容置锅胆的外锅,锅盖包括塑胶上盖和金属锅盖,金属锅盖大多采用钢制成,也称钢盖,钢盖与外锅扣合,同时在钢盖上设置与锅胆密封的密封圈,该方案一般在圆形电压力锅中运用较多,通常称为圆煲。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包括塑胶上盖、锁圈和内盖,通过锁圈和锅胆的扣合实现电压力锅的锁合,并在内盖上设置与锅胆密封的密封圈,该方案一般在方形电压力锅中运用较多,通常称为方煲。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盖I可以是圆煲中的钢盖,也可以是方煲中的内盖,其具体结构已属公知,不再详述。参照图1,由于密封盖I设置了冷却腔3,冷却腔3通入冷却介质(如:冷水)后通过热交换来降低锅盖温度,锅盖温度降低且与内部蒸汽热交换,从而使锅内压力降低,达到快速开盖的目的。为实现冷却腔3中冷却介质的循环,保证冷却效果,密封盖I的冷却腔接头4 一般为进水接头41和出水接头42,对应的,上盖2上的导管接头6 —般为进水导管接头61和出水导管接头62。本实施例中,进水接头41与进水导管接头61、出水接头42与出水导管接均通过密封套5对接。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管接头6与冷却腔接头4通过密封套5对接,具体来说,冷却腔接头4与密封套5之间为插拔式连接,冷却腔接头4设在密封盖I上,导管接头6和密封套5设置在上盖2上,冷却腔接头4与密封套5之间的插拔式连接可以保证内盖拆下来后重新安装到上盖2上时也可以实现与导管接头6的密封连接。参照图1,具体实施时:上盖2包括内衬20,所述密封盖位于内衬的下方,在上盖2的内衬20上设置装配孔21,将导管接头6与密封套5连接并安装到装配孔21处,本实施例是在内衬20上设置一压板7,该压板7具有与导管接头6匹配的通孔71和与通孔71连通的开口 72,导管接头6呈L形,导管接头6的竖直段64由开口 72装入通孔71,导管接头6的横向段63用于插接软管(如输水软管)。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密封套5包括上密封部51和下密封部52,其中上密封部51内设有环形密封槽510,导管接头6竖直段64的末端设有环形翻边641,环形翻边641嵌装到环形密封槽510内使导管接头6与密封套5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环形翻边641的上、下表面以及外侧面都能得到有效密封,密封效果好且连接牢固。压板7与内衬20优选用螺钉方式连接固定,亦可采用卡接、粘接等固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可拆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有冷却腔和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接头,所述上盖设有用于连接冷却腔接头的导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接头与冷却腔接头通过密封套对接,所述密封套内设有径向密封唇和轴向密封唇,所述冷却腔接头插入所述密封套内,所述径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外侧面形成径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唇与冷却腔接头上端面形成轴向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刚灵王凌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