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及其轨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308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笼和轨道板,其中钢筋笼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后张预应力钢筋,每组后张预应力钢筋所在位置还设有一排承轨槽,每排承轨槽包括若干根交错连接的承槽钢筋和构造筋,承槽钢筋与后张预应力钢筋相互平行,构造筋分为上下两层且两层之间沿竖直方向连接有若干加强筋;其中轨道板包括混凝土板体以及位于其内的钢筋笼。该钢筋笼取消了横向预应力钢筋,只需要采用纵向预应力钢筋进行绑扎,简化了制作工序,承轨槽及端部通过构造筋和加强筋进行强度加强,应用该钢筋笼制造的轨道板,有效改善了轨道板的刚度,增加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轨道板轻型化,使其施工工艺更为简洁、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工程轨道板制造工艺,特别是一种轨道板用钢筋笼及其轨道板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板广泛应用于铁路工程,在生产轨道板时,需要绑扎钢筋笼置入底模上合模,便于混凝土的浇灌,钢筋笼捆扎的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到轨道板的生产质量。现有的钢筋笼,其绑扎顺序为划线→备料→摆放、绑扎钢筋→绑扎垫块,一般采用横向预应力钢筋和纵向预应力钢筋交错捆绑成型,再增加加强筋加固其强度,这种结构的钢筋笼由于同时需要使用横向预应力钢筋和纵向预应力钢筋,造成其工序复杂,固定连接困难,绑扎效率较低,其制成的轨道板重量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钢筋笼同时需要使用横向预应力钢筋和纵向预应力钢筋交错捆扎,导致的工序复杂、连接困难、重量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板制造用钢筋笼,该钢筋笼取消了横向预应力钢筋,只需要采用纵向预应力钢筋进行绑扎,简化了制作工序,承轨槽及端部通过构造筋和加强筋进行强度加强,应用该钢筋笼制造的轨道板,有效改善了轨道板的刚度,增加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轨道板轻型化,使其施工工艺更为简洁、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筋笼,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后张预应力钢筋,每组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所在位置还设有一排承轨槽,每排所述承轨槽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若干根交错连接的承槽钢筋和构造筋,所述承槽钢筋与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相互平行,垂直连接在所述承槽钢筋上的所述构造筋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所述构造筋之间沿竖直方向连接有若干加强筋。该钢筋笼取消了横向预应力钢筋,采用了若干根纵向预应力钢筋进行绑扎,简化了制作工序,承轨槽及端部通过构造筋和加强筋进行强度加强,能够有效增强承载力,使承轨槽均匀受力。优选地,两组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对称设置,其相对于钢筋笼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每个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均设有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裹层。该包裹层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裹层,一般来讲,选用的聚乙烯密度范围为其密度不低于0.948g/cm3。优选地,所述构造筋或/和加强筋的两端部为弯折端。构造筋或/和加强筋中部分或全部的两端设置为弯折端,便于彼此相互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轨道板,包括混凝土板体,还包括如上述的钢筋笼,所述混凝土板体端部设有若干纵向锚穴孔,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两端锚固与所述混凝土板体端部对应的所述纵向锚穴孔内。该轨道板采用上述钢筋笼来进行制造,能够有效改善轨道板的刚度,增加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轨道板轻型化,使其施工工艺更为简洁、方便。优选地,所述钢筋笼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混凝土板体纵向中心线重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钢筋笼取消了横向预应力钢筋,只需要采用纵向预应力钢筋进行绑扎,简化了制作工序,承轨槽及端部通过构造筋和加强筋进行强度加强,使承轨槽均匀受力,能够有效增强承载力;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板,采用该钢筋笼来进行制造,有效改善了轨道板的刚度,增加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轨道板轻型化,使其施工工艺更为简洁、方便;3、由于钢筋笼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板体中,在混凝土板体使用过程中,当收到纵向冲击力时,能够有效分散应力,防止轨道板端部开裂,从而有效增加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使用的构造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使用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利用钢筋笼来制造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混凝土板体和钢筋笼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方向的透视图。图中标记:1、混凝土板体,2、纵向中心线,3、纵向预应力钢筋,4、纵向锚穴孔,5、承轨槽,6、承槽钢筋,7、构造筋,8、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钢筋笼,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后张预应力钢筋,每组后张预应力钢筋均位于水平方向,且所在位置还设有一排承轨槽5,每排承轨槽5包括若干根交错连接的承槽钢筋6和构造筋7,该承槽钢筋6和构造筋7也均位于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连接,其中承槽钢筋6与后张预应力钢筋相互平行,构造筋7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构造筋7之间沿竖直方向连接有若干加强筋8。两组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对称设置,其相对于钢筋笼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如图3、4所示,构造筋7和加强筋8均包括若干种不同形状、长短也不一,且部分两端均为弯折,均为了方便连接。如钢筋笼内承轨部位各设有承轨槽5,两排承轨槽5关于钢筋笼纵向中心对称设置。槽内所增加的加强筋8,能够增强及承载力,并使承轨槽5均匀受力。另外,每个后张预应力钢筋均设有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裹层。该包裹层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裹层,一般来讲,选用的聚乙烯密度范围为其密度不低于0.948g/cm3。由于该钢筋笼取消了横向预应力钢筋,采用了若干根纵向预应力钢筋3进行绑扎,简化了制作工序,承轨槽5及端部通过构造筋7和加强筋8进行强度加强,能够有效增强承载力,使承轨槽5均匀受力。实施例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轨道板,如图5-7所示,包括混凝土板体1,还包括如实施例1中的钢筋笼,其中混凝土板体1端部设有若干纵向锚穴孔4,后张预应力钢筋两端锚固与混凝土板体1端部对应的纵向锚穴孔4内。钢筋笼的纵向中心线与混凝土板体1纵向中心线重合。即轨道板安装钢轨的方向设为纵向,轨道板的混凝土板体1的纵向中心线是指沿轨道板板面纵向方向的中心线,该中心线与轨道线路中心重合。轨道板上与钢轨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因此板体横向中心线是指沿板面横向方向的中心线,该中心线与轨道线路中心垂直。钢筋笼两端设有端部加强筋8,在钢筋笼两端均匀分布,使轨道板板体在使用过程中,当受到纵向冲击力时,能更有效地分散其应力,防止轨道板端部开裂,从而增加轨道使用寿命。该轨道板采用上述钢筋笼来进行制造,能够有效改善轨道板的刚度,增加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轨道板轻型化,使其施工工艺更为简洁、方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后张预应力钢筋(3),每组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3)所在位置还设有一排承轨槽(5),每排所述承轨槽(5)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若干根交错连接的承槽钢筋(6)和构造筋(7),所述承槽钢筋(6)与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3)相互平行,垂直连接在所述承槽钢筋(6)上的所述构造筋(7)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所述构造筋(7)之间沿竖直方向连接有若干加强筋(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后张预应力
钢筋(3),每组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3)所在位置还设有一排承轨槽(5),每排所述
承轨槽(5)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若干根交错连接的承槽钢筋(6)和构造筋(7),所述
承槽钢筋(6)与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3)相互平行,垂直连接在所述承槽钢筋(6)上
的所述构造筋(7)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所述构造筋(7)之间沿竖直方向连接有
若干加强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
(3)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新立陈兵何锐陈幼林刘延龙周宏倪昔君翟勇陈清申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